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英语开放式教学的学习适应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开放式教学学习适应性结构因素包括学习观念、自主学习技能、学习环境、学习心理、教学模式等五个方面;学生对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学习适应性水平一般;女生的适应性稍好于男生,但差异不显著;年级间差异显著,大一学生比大二学生更适应开放式教学;学生在学习适应性各结构层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针对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心理品质是关系幼师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学校要通过引导幼师生进行正确的心理自我维护,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活动,营造和谐的心理成长空间等途径实现幼师生、教师与学校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35):174-175
学前教育专业数码钢琴课采用"一包一表"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以教师为主导、幼师生为主体的互动学习过程中建构钢琴知识与技能,搭建各种展示自我平台,构建注重学习过程的三维学习评价体系,激发幼师生的钢琴学习兴趣,全面提高钢琴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笔者从学习适应性的四个方面分析了大一新生对网络视听说自主学习的适应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学习观落后;对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不适应;缺乏适应现代教学的学习技能;对自主学习表现出心理上的不适应。并且提出了解决适应性问题的方案:转变英语学习观念、优化学习环境以及改革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5.
寄宿制已经成为目前农村小学的一种主导型办学模式。以河北坝上地区为例,对农村寄宿制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寄宿制小学儿童的心理健康、自我意识、人际冲突解决策略和学习适应性等状况良好,但社会焦虑水平偏高,心理发展状况年级差异与个体问题突出。寄宿导致的儿童微观环境系统的改变是这些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改善微观环境系统是完善寄宿制办学模式、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受到了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关注,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表现,尤其是大学新生,因其环境、学习、人际等方面的极大变化,产生了众多适应性问题。为培养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对大学生适应性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选取幼专生这一群体,分析其适应性问题的表现及相应对策,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主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苏南地区581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她们职业适应性的现状,分析各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差异性,探究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职业心理特征,以达到提升其职业能力的目的。结果表明:(1)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适应性位于一般水平,且各因子间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年龄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人际适应性、学习及技能适应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3)不同学历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职业选择适应性、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人际适应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4)不同婚姻状况、工作年限、薪酬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职业选择适应性、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学习及技能适应性、人际适应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由于年龄、心理、生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成人具有与儿童和青少年学生不同的学习特征。成人学习问题,也早已成为成人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随着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职业岗位及其技术含量的变迁日益加快,这对成人的知识技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成人不断学习以适应职业岗位变迁的需要。在西方特别是北美,关于成人学习理论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出现了众多的成人学习理论流派,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研究者开始关注协作问题解决学习(Collaborative Problem-solving Learning,CPCL)在教育教学与研究领域中的实践与应用。本研究立足于幼师生,以微课在协作问题解决学习中的支撑作用为切入点,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给出了幼师生的微课支持的协作问题解决学习策略的设计路径及设计方案;通过教学实施及反馈,对该学习策略进行修正,以期为下一步幼师生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前教育专业课融合的案例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数学素养是一个人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想方法所形成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幼师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和吸纳新信息,实现终身学习。因而培养幼师生的数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调查、分析幼师生的数学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幼师生数学素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由于学习者自身素质、师生时空隔离、学习支持服务不能满足学习需要等原因,造成了远程教育学习者学习观落后、学习技能较差、自学习能力不强等一系列学习适应性方面的问题。通过转变学生学习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技能、提供强有力的学习支持服务等教育对策可以帮助远程教育学习者克服学习适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为目标,并构建技能、认识、情感、行为等领域,选取一些与体育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如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的相关知识技能.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增强自身素质的同时学习相关知识,体验通过自身努力后获得成功喜悦.新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  相似文献   

13.
季大明 《成才之路》2013,(36):12-12
着眼于目前世界各方面的发展,不难发现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一种新型的适应性人才。何谓适应性人才,即具备学习的能力而并非只是一种技能,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迅速地融入其中进行工作的新型人才。因此,作为一个教育者应当思考如何去培养这种人才,因为学习的能力远远比学习到的东西重要。目前,新型人才的意识已然深入人心,师生都明白这一道理。  相似文献   

14.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对师生心理产生实际影响的学习生活环境。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心理环境是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影响课堂心理环境的因素主要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教师的领导作风;教学的“情”与“趣”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对完成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师生间存在理念型心理契约。通过访谈发现,高校师生间的理念型心理契约经过入校前阶段、择校与录取阶段、早期社会化与教学阶段和后期经历阶段四个过程,高校师生间的理念型心理契约包括学习知识与技能、提升能力与素质和实现自我价值三个维度。高校师生间的理念型心理契约研究对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师生互动的环境,它能在课堂教学中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心理环境的良好与否,直接对教学效率产生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师生互动环境,它由教师教的心理环境和学生学的心理环境两方面构成。课堂心理环境表现为融洽或冷漠、活跃或沉闷、和谐或紧张等形式,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对提高教学效率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生物教学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课堂心理环境既是指课堂教学中影响师生心理互动的环境,如师生关系、课堂气氛、学习心理品质等,也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主要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情感体验,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益。在不同的课堂心理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体验、学习注意力有很大差异,学习中的智力活动和操作  相似文献   

19.
祝梦希 《教师》2012,(16):122-123
幼儿文学课程是幼师生语文课程学习中的必修课,它不仅仅是一门文学课,更是幼师生的专业课程。通过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幼师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并具备基础的文学鉴赏、创作能力,从而为幼师生毕业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专业基础。因此强化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定位,以课程学习培养幼师生的职业技能,就具有了重要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编制大学新生适应性问卷,对H大学2013级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生活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和心理适应性的差异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新生生活适应水平最好,学习适应水平、人际关系适应水平次之,心理适应水平最低;不同性别在四个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不同专业类别在"学习适应性"和"生活适应性"上有显著差异,"是否独生子女"在生活适应性上有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地新生在"生活适应性"和"人际关系适应性"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