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良鑫 《山西档案》2023,(4):110-116
乡村档案文化建设不仅关乎乡村文化记忆的传承与传统文化的保护,还在增强乡村文化认同感、乡村档案资源开发挖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数字人文的视角,首先从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生成逻辑入手,剖析了其建设的必然性与技术基础,随后分析了数字人文技术应用于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价值与意义,最后提出了建立数字仓储实现档案资源利用整合、融合数字理念调整档案文化建设观念、面向记忆传承重塑档案文化建设价值取向、构建协同联动治理机制革新档案治理模式等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省各地乡村档案文化建设逐渐兴起。"乡村记忆馆"、"和美乡风馆"等乡村记忆示范基地纷纷涌现。这些新事物让基层和群众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从笼统模糊渐渐变得真实清晰。本文以温州市龙湾区海滨街道蟾钟村乡村记忆示范基地创建为例,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2015年9月,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榜头镇溪尾村、荔城区西天尾镇后黄村、城厢区常太镇东青村、涵江区三江口镇后郭村被确定为福建省“乡村记忆档案”示范项目建设村。莆田市档案局精心部署、认真筹划,组织实施“乡村记忆档案”示范项目建设。3年内,圆满完成4个村的档案收集、整理、保管、信息化建设及一村一志编纂工作,同时,“乡村记忆档案展览馆”建设、专题宣传片拍摄等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等工作也陆续完成。2018年10月,全省“乡村记忆档案”示范项目总结会在莆田市召开。2019年5月,“乡村记忆档案”示范项目被市委、市政府列入莆田市重点品牌工作之一,莆田市在推进“乡村记忆档案”示范项目建设方面逐步实现常态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省档案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下发了《云南省村委会(社区)档案收集范围指南》,进一步加强我省行政村和城市社区档案资源建设工作指导。村委会(社区)档案是村委会(社区)及村(居)民各项建设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社会记忆最基础的一部分,是重要的民生档案。加强村委会(社区)档案资源建设,对于保障村委会(社区)档案的完整,维护村(居)民利益和社会稳定,推进村委会(社区)的民主管理有重要的作用。《指南》从档案  相似文献   

5.
乡村档案留存乡村发展记忆,做好乡村档案工作有助于促进乡村发展振兴。文章在介绍爱尔兰香农镇照片档案数字化项目背景、目标、内容及效果等基础上,分析该项目的特色,即其具有多方面明确系列政策保障、乡村发展主题鲜明、紧密协同合作、大力挖掘本土档案资源主动构建乡村记忆共享平台等特色。借鉴其经验并结合我国乡村档案工作发展目标、任务和要求等,可以从加强开展乡村档案工作促进乡村振兴、完善乡村档案工作管理体制机制、加大乡村档案资源建设力度、大力推进乡村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乡村档案工作建设,进而助力我国乡村发展振兴。  相似文献   

6.
《中国档案》2012,(7):40
江西省档案局、民政局、农工部把南城县确立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我们精心部署,以创建活动为契机,推动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实现了新的发展。在组织领导上做到"三级联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将其纳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列入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相关涉农部门、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督查、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强化档案部门工作主体的前提下,明确了农业、民政、水务、林业等涉农部门档案工作的职责和任务,要求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共  相似文献   

7.
2007年以来,云南省曲靖市档案局把“档案公示制”纳入县(市)区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在全市乡村全面推行。通过县、乡和村档案馆(室)三级联动,把中央到地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档案和文件,如计划生育与人口管理政策、农业科技、林业、养殖业、社会救济、新农村建设、土地山林证、乡规民约等制成目录,分批分次定期以宣传栏、橱窗、展板、墙报栏、电子屏幕等形式在乡(镇)、村(社区)委会办公地、集贸市场、村民小组等人员集中醒目的地方进行公示。经全市档案部门的共同努力.截至2007年底.  相似文献   

8.
《浙江档案》2012,(5):4
4月18日,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一行来到绍兴县视察基层档案文化建设和新农村档案工作。他参观了绍兴县钱清镇梅东村"乡村史苑"基层档案文化记忆园,了解了绍兴县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及梅东村档案工作情况,对绍兴  相似文献   

9.
一是念好“村”字经,抓好乡村档案建设.从全市目前档案工作的现状看,乡村、社区档案管理状况堪忧,档案工作基础比较薄弱,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2015年,我们将采取阵地建设专项资金补助的办法,在全市选取40个左右档案工作基础比较薄弱的村(社区)作为乡村档案建设试点,采用档案宣传入村法,深入开展机关干部“三联”活动,组建“宣讲团”,进社区、进农村,广泛宣传档案工作.采用档案业务指导入村法,组建“服务队”,深入试点村全程指导村级档案室的建立.旨在通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把它们建设成示范村.采取现场考核验收的办法,成熟一个补助一个,给予每个示范村1-2万元的资金补助,以此全面带动全市基层档案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相似文献   

10.
9月23日,寿光市档案局工作人员在洛城街道屯西社区收集资料,拉开了寿光市"城乡记忆工程"的序幕。今年年初,国家档案局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市)"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1.
开展乡村记忆示范基地建设,是浙江省档案部门近年来服务农村文化发展、助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一项创新举措。近期,临安市档案局积极开展乡村记忆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在市板桥镇上田村成功创建乡村记忆示范基地,该基地成为浙江省第二批乡村记忆示范基地。本文以上田村记忆示范基地建设为例,谈些思考与体会,以期为当下乡村记忆示范基地建设提供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和各区县馆际、馆社、馆室"三联动"的档案服务民生框架格局已初具规模。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上海市区县档案局(馆)长会议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各级档案局(馆)已为1.63万市民提供民生档案远程利用服务。上海市档案局(馆)长朱纪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局(馆)巡视员仓大放主持会议。近年来,按照"就地查询、跨馆出证、馆社联动、全市通办"的目标,上海市档案局(馆)统筹规划,依托"城市数字记忆工程"建设,通过政务外网,为民生档案服务进社区搭建了平台。上海市各区县档案局(馆)  相似文献   

13.
"社会记忆"即社会共有的记忆,是人类社会历史和传统的继承和连续。作为历史承载物的档案,与社会记忆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集中表现为"社会记忆工程"档案文献资源。它包含档案文献遗产与社会记忆、城市档案与城市记忆、家庭档案与平民记忆、乡村档案与乡村记忆等方面。本文从主体、客体、协作三方面剖析了"社会记忆工程"档案文献资源的不足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4.
自我省把档案文化建设作为档案事业发展重大战略以来,湖州市各级档案部门高度重视,结合本地区档案工作特点,以推进“城市记忆工程”和“乡村记忆工程”为平台,在档案文化阵地建设、档案文化精品开发、档案文化品牌创建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15.
数字人文是数字技术与人文研究之间动态对话的结果,是跨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为乡村档案记忆资源的开发与传承提供了新启示.通过阐述数字人文在乡村档案记忆资源开发中的价值呈现,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机制:资源建设机制、数据关联机制与记忆活化机制,最后从协作与融合、数字项目驱动、构建"记忆场"三个方面探讨数字人文视角下乡村档案记忆资源的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历下区档案局(馆)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依法治档.紧紧围绕"服务"这个主题,狠抓开放,创新,结合开放现行文件工作和创建文明社区示范区活动,让"红头"文件、馆藏档案、档案工作走进社区,服务千家万户,使档案工作在社区建设中呈现勃勃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7.
社会记忆的构建存在"档案空缺",需要将社区档案纳入社会记忆的构建体系.对于国家而言,社区档案可以填补"档案空缺",对于社区民众而言,社区档案可以存贮、保护和传播以往的经验和知识,为民众提供根源感、身份感和集体记忆,增强基于共同记忆的文化认同.市场经济时期,社区档案应创新性地探索实施"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公益补充"的参与路径,共同建构社会记忆,促进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8.
石门县是湖南省典型的山区县、省定贫困县,也是农业大县.全县总面积3973平方公里,人口67.9万.近年来,石门县积极探索山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新路子,以"四个突出"推进档案工作"四个提升",全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取得长足发展,有效服务了"现代石门、活力石门、生态石门"建设大局.目前,全县25个乡镇(区、场、处)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达到省一级13个、省二级12个,336个村(居、社区)中达省一级8个、省二级86个、市级标准238个.全县乡镇、村级建档率达100%,全县100%乡镇、80%村(居、社区)档案实现数字化管理.2012年9月顺利通过了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验收,成为全省首个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  相似文献   

19.
<正>一、大历史观与乡村记忆档案工作的关系"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这是习近平同志长期学习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大历史观。档案是历史的承载、历史的见证,而档案工作在延续历史文脉、传承历史文明、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与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历史观一脉相承。而乡村记忆档案是基层乡村组织在生产生活和乡村治理等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和地方特色的各种形式、载体的原始记录。其  相似文献   

20.
乡村记忆档案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是记录各种乡愁的记忆载体。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一些乡村的村容村貌、村庄院落、风俗古迹和传统文化渐渐远去,有的面临消失。建立乡村记忆档案,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保存乡村历史,留住乡村记忆,将乡村记忆完整地记录下来已迫在眉睫。下面,就建立乡村记忆档案,谈一点个人的浅显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