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培养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当从理论层面明确审美教育目标和创新教学方法,幼儿园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美育教学,运用多种教育方法来有效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当前培养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存在的问题是:兴趣培养不足、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机制不够多元。教师应不断探索和调整教学策略,助力幼儿加强审美和创造力。幼儿审美与创造力发展的实践策略主要包括:设置多维艺术环境激发幼儿兴趣,利用多层次审美素材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深挖美术活动的审美源泉,开拓美术活动中的审美视野,在全面、科学的美术教育指导下,帮助幼儿提高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
彭婕 《知识文库》2024,(7):155-158
<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游戏化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在生活化、游戏化的情境中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体验和发现,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幼儿园玩色活动作为幼儿园美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重视儿童色彩感的培养,可以提高儿童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提升儿童的艺术创造力,增强儿童的审美情趣。但当前幼儿园玩色活动中仍存在教师照搬教材、活动采用传统枯燥方式等问题,限制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急切需要进一步改进。因此,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理念与玩色活动相互融合,以幼儿为中心,让幼儿在游戏化的玩色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实现身心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幼儿的思维发展处于具体形象阶段,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并且总是通过具体事物或具体情境来了解和认识周围世界,进而建立起与周围世界的各种联系.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与幼儿教育的有机融合,会整体优化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情境式呈现就是在基于幼儿创造力启蒙的教育活动中运用情境教育理论的一种策略,本文就情境式呈现的原理与操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幼儿美术教学形式的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教育应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应打破以往“照葫芦画瓢”单向注入式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科学、合理、有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感受美、欣赏美、想象美、创造美、表现美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兴趣、情感、智能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创造力是幼儿能力的最高表现,它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已得到普遍认同。许多专家从心理和教学的角度作了系统的研究和论述,在宏观上给予我们理论上的指导。笔者在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对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细化,并加强具体教学环节与创造力培养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语言文学活动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一、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幼儿的价值取向文学教育内容的多样性、丰富性,为儿童的审美心理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客体和探究刺激,有利于促进幼儿教育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创造等心理功能的发展。许多教师在组织文…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结合中国实际,创造出了"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求而教育"的理论。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就是将"生活教育"理论做指导,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以幼儿发展为本位的美术教育,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创造;就是将幼儿的兴趣、能力、心理需要及生活能力为中心,以各种美术表现手法为基本手段,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体现陶行知思想生活化的特征,实现其生活化的价值。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生活化,主要是通过"主题的生活化"、"各活动环节的生活化"、"环境创设的生活化"等策略,引导幼儿运用多种美术手段表现周围的生活世界。所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术教育历来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为幼儿提供发现美、认识美、展现美和创造美的机会。美术教育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不可替代性就体现在它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上,而绘画是孩子表达自己想象的最直接的手段。过去传统绘画教学是一种模仿性的教学,随着幼儿园整体课程的改革,幼儿教育者都意识到这种教学法对儿童美术发展而言是"倒行逆施",作为幼儿教师,教孩子绘画重要的是激发幼儿绘画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指出:"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幼儿智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条件,是幼儿求知的动力,是学习中最好的老师,特别对于促进农村小班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钰绫 《考试周刊》2012,(75):188-18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阐述了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是“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其内容和要求是“提供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情境教育理念强调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情境.利用暗示、移情的原理,通过角色的转换,强化儿童的主体意识,促使儿童主动地投入其中,主动地活动,让他们在主体与环境相统一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情境教育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通过生活、故事、游戏等多种方式创设情境,从而实现儿童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的协调发展。具体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幼儿的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通过学习和探索,我们广大幼儿教师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感受、体验和情趣,越来越注重生活化、人文化;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内容和形式更是丰富多彩,不再是照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