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方乐舞的发源地在唐代长安。早在隋统一中国后 ,就定了 9部乐 ;盛唐继承了隋的 9部乐 ,并加入唐太宗李世民灭高昌时掳回的乐队 ,便成了 10部乐 :燕乐、清商、西凉、天竺、高丽、龟兹、安国、疏勒、康国和高昌乐。除燕乐属唐人自创 ,清商乐是汉魏南朝的旧乐外 ,其余的从名称就能推知来自外邦。由此可以看出 ,唐朝在继承和发展秦汉乐舞的基础上 ,吸收了西域乐舞 ,使之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唐乐舞。唐乐舞管理机构及乐舞形式据史载 :唐代 ,每当朝廷举行盛大宴会 ,如为皇帝祝寿 ,招待外国使臣等 ,都要演奏十部乐。它是集音乐、歌唱和舞蹈于一体的…  相似文献   

2.
据陕西媒体报道,著名诗人余光中2012年5月第一次来到陕西白鹿原,受聘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客座教授一职,并第一次为2500位古城学子开堂授课,传授写诗的技巧,引得90后们沉醉在诗的意境中不能自已。能来西安,余光中觉得欣慰至极,"我第一次来到西安,这座城市我还没看清楚。是西安把古长安藏起来了,不让我见"。余光中感慨道:"中国的读书人,没有一个不知道长安的意义,我早就透过中国古典文学诗词了解长安了。我对这里的历史充满敬畏感,这里满足了我对中国文化内心的憧憬。"他还说:"长安是天下读书人的一个情结,只要想到长安,就会想到朝廷、庙  相似文献   

3.
叶文 《华章》2012,(19)
《胡旋舞》是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盛行于长安等地的健舞,传自西域康国等地.向达先生依据日本学者石田干之助的考证,认为《胡旋舞》是在开元、天宝年问传入中国的.但从《胡旋舞》与《康国乐》的关系来看,《胡旋舞》传入中国的时间至迟应在北周武帝时.虽然有人依据发现于陕西紫阳县铸有乐舞人物的铜带版,认为《胡旋舞》在北魏时即已传入中国,但从其舞蹈动作的特征来看,无法看出“急转如风”的《胡旋舞》舞蹈特点,其结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1997年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陕西赛区颁奖大会在西安市长安一中举行1997年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陕西赛区颁奖大会于1997年12月11日在西安市长安一中举行。陕西省教委、科协、化学会、十地市有关领导、专家学者、获奖学生、优秀指导教师等400多人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5.
甲骨文是殷人占卜时刻下的记事之辞,其中蕴含着有关乐舞文艺的丰富内容,涉及乐舞的本质、功能等问题。在以"帝"崇拜为核心的文化背景中,殷人一方面将乐舞视作祭祀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本质上属于一种宗教祭祀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娱神;另一方面又对乐舞抱有实用功利的态度,希望通过娱神,发挥它在祈求降雨、征伐胜利以及拔除疾病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这体现出"轴心时代"以前的我国乐舞文艺观念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实用功利的倾向,并对后世文艺观念产生了或突破或继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春望》写于肃宗至德二载(公元757)三月。两年前,即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长安沦陷,杜甫携家逃难,住在鄜州(今陕西鄜县),七月肃宗即住灵武(今陕西灵武县),他前往投奔,途中为叛军所俘,带到长安,幸因官职卑小,未被囚禁。当时长安被叛军占领着,诗人身陷贼营,他看到长安被焚掠一空,满目荒凉,即景生情,就写下了这首伤时恨别,忧国思家的千古名篇。  相似文献   

7.
一   崤函古道是我国古代沟通长安、洛阳两大都城东西干道的一段,该道西起陕西潼关,东至河南新安与宜阳,向被称为"两京锁钥".因其沿线主要穿行于崤山之中,所经之途,山势高峻,谷深委曲,又有号称天险的函谷关,故而被称为"崤函古道".……  相似文献   

8.
经教育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陕西教育学院已于2012年4月正式改建为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并更名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5月23日上午,学院在长安校区隆重举行挂牌庆典,近千名嘉宾和学院师生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相似文献   

9.
多方向、多民族、多层次的文化交流融合使汉代乐舞不同于周代、春秋战国时期的宫廷乐舞的审美特征,呈现出以"荆歌楚舞"为表现形式,其中一个主要的审美特征,那就是以现实化、世俗化、感性化的审美基调表现一种阳刚、矫健、豪迈而张扬的雄壮之美。  相似文献   

10.
回鹘作为一个与唐朝有着复杂关系的政权在文献中多有记载,但在陕西考古资料中实物为数不多,那些被冠以"回鹘"之名的器物,例如回鹘髻、回鹘装、回鹘钱币以及回鹘人墓志等,应该从"回鹘"名称出现的时段进行分析。作为一个外来群体,虽然回鹘人在长安的生活与其他域外人士有着大致相同的共性,但也凭借平定安史之乱有功有着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照金地处陕西耀县西南部 ,界于淳 (化 )旬 (邑 )之间。这里险峰突兀 ,山峦逶迤 ,沟壑交错 ,密林烟海 ,为历代割据称雄之地。据《耀州志·香山志》记载 :前秦大将姚苌曾屯兵于此 ,自称“大将军万年秦王” ,年号“白雀”。因宋雍熙年间在此建有胜果院白雀寺 ,故而得号 ① 。前秦建元二十年 (公元 384年 )与苻坚战于赵氏坞 (今铜川市北关 ) ,乘胜入主长安 ,是为后秦 ② ;明万历十二年 ( 1 5 84年 ) ,千余回民聚义北部地区的文正山。四处出击官军 ③ ;民国革命时期 ,陕西同盟会领袖井勿幕等人在照金一带建立“陕西第一牧场” ,积蓄革命力量 ④ …  相似文献   

12.
张新生,男,1948年出生,著名书法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长安书学院院长,陕西英才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书法创作部主任,西安终南书画院名誉院长,曾荣获文化部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创作奖。其  相似文献   

13.
盛唐诗人岑参曾两次出使西域,写下了大量西域诗.其中有的记述了长安通西域丝绸之路的交通路线、描写了西域的气候;有的生动地描写了西域少数民族的乐舞;有的真实地记述了西域战争,这些诗有"史"的认识价值和意义,具有"诗史"性质,在文学史上、尤其是西部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岑参的西域诗及其诗史价值我们应予以客观评价和高...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12月21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冯晓霞教授应邀在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长安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神禾大讲堂做了题为"质量:幼儿园教育的生命"的学术讲座。副校长文明教授主持本次讲座,代表该校向冯教授颁发了《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学术顾问聘书。冯晓霞教授在历时三个多小时的讲座中,解读了我国新一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扩总量、调结构、建机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野调查,讨论了山东曲阜孔庙祭孔乐舞传统在近代的发明与延续过程.直到1957年,还是沿用清乾隆八年颁定的祭祀乐舞.1980年代复兴的祭孔乐舞已经转向观赏性.尽管2004年恢复的公祭采用了明代祭祀的传统元素,却完全是当代人制作的产品,应称之为"新"祭孔乐舞;家祭中的传统符号比公祭多.现代人发明祭孔传统的本质特征是重复、人为性和与过去建立连续性.  相似文献   

16.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肃宗朝担任过左拾遗,官职虽小、却算得上天子的近臣。至德二载(公元七五七年)九月,长安收复后,他即于十一月由鄜州(今陕西富县)携眷重返长安,一家人仍住在城南的下杜。 这次杜甫回到长安,在宫廷中过了约八个月的平静生活。这期间,由于环境所决  相似文献   

17.
书画欣赏     
胡树群,生于1944年,陕西旬邑人。陕西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陕西书画院名誉院长、陕西长安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书画师。长期从事文化、教育组织领导工作。书法以行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注重节奏、崇尚和谐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审美追求,它往往通过“以乐舞为喻”的象喻批评范式来呈现。华夏民族诗乐舞合一的艺术传统,是“以乐舞为喻”批评范式的学理依据。春秋以讫魏晋礼乐崩坏所带来的诗乐舞分殊,则为“以乐舞为喻”批评范式提供了必要的逻辑前提。《文心雕龙》作为古代文学理论象喻批评的典范之作,对于“以乐舞为喻”批评范式的运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刘勰取譬乐舞以论文,打破了艺术门类之间固有的藩篱,实现了不同知识域的经验互通与话语共享,大大拓展了文学批评的言说空间。  相似文献   

19.
"敬天长"、"依地德"出自《吕氏春秋·仲夏季·古乐篇》中《葛天氏之乐》,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乐舞种类的部分乐舞,其中蕴涵着远古先民关于人与自然生态平衡的理念:人是天地间自然界之产物;用"敬"、"依"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民康物阜,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些理念至今仍能向现代人类发出警示:保护生存环境应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20.
由西安音乐学院主办的“敦煌乐舞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0月11-12日举行。来自德国、法国、比利时、日本以及国内各地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会。30位学者进行了发言,展示了近年来敦煌乐舞研究的新成果,其中对敦煌乐谱的深入研究,体现了新方法与新思路。对敦煌乐器的研究涉及鼓、琵琶、葫芦琴等乐器。对敦煌舞蹈的研究涉及印度舞蹈、龟兹舞蹈以及中国石窟的舞蹈等方面的问题。有的学者结合舞蹈创作与教学,深入探讨了舞蹈训练、男子伎乐形象塑造等问题。还有的学者从神经心理学及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以敦煌乐舞进行精神治疗的问题。敦煌研究院赵声良、卢秀文、沙武田、杨森、陈雪静等五名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会,其中四名学者发言,涉及敦煌乐舞图像与乐舞史研究、敦煌乐舞与服饰、敦煌壁画舞蹈与长安风气、敦煌壁画琵琶图像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