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京剧"四大名旦"是对梅、程、荀、尚四位旦角名伶的特定称谓。它是1930年代初由上海捧荀慧生的"白党"策划并通过《戏剧月刊》"现代四大名旦"征文评选而产生的,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沪上色彩。尽管程、荀、尚三伶在"四大名旦"中的排序颇有争议,但这一名号负载着丰富的符号意义,被广泛认可和接纳,成为中国京剧旦角艺术的最高范本。本文从"四大名旦"术语生成史的角度考察其背后所蕴藏着的丰富讯息和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2.
时至今日,在我的影集里还珍藏着一张39年前采访梅兰芳先生时的留影。每当看到这张合影,总会浮想联翩。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闻名世界的文化古都,文人荟萃,艺术团体众多,而京剧又是诸多剧种中最有代表性的戏剧。当时,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均健在,梅先生又是京剧界的一位代表性人物,而且誉满中  相似文献   

3.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芷苓,在师承梅兰芳、荀慧生的基础上,通过多年舞台实践,继承发扬京剧的传统艺术,并吸收电影话剧的表演手法,形成了独有的表演体系和艺术风格.她塑造的尤三姐、王熙凤、武则天、赵一曼等人物形象,至今留给人们极为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本溪市档案馆日前将京剧大师梅兰芳关门弟子毕谷云艺术档案征集进馆,并列为该馆名人档案特藏。这些档案来源多样,种类不同,内容丰富,从剧本、戏票、剧照、磁带、光盘直至演出海报、报道和有关书籍画册,涵盖文字、图片、声像等多种载体,全面地反映了毕谷云表演艺术和工作、生活情况,是研究毕谷云艺术生涯和表演风格难得的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5.
大师在一般人眼里,应该是要讲些派头的,可梅兰芳大师从默默无闻,到后来成名,不仅不讲派头,而且为人非常谦恭. 时间回到上世纪20年代后期,"四大名旦"的局面形成:程砚秋唱腔如徇徇书生,戏迷多为知识界人;尚小云"铁嗓钢喉",追看他戏的以北京南城商贾最盛;荀慧生台风烂漫,生活气息浓郁,市民阶层如醉如痴.唯有梅兰芳,成派早早,反倒少了流派痕迹,使各阶层观众无不喜欢,都能从他的表演中找到合自己口味的某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嘉庆以前宫廷尚未发现皮黄戏,道光时期演出中只有零星的两出皮黄剧目。嘉、道时期"乱弹"和"侉戏"都不含括皮黄。咸丰末年从民间招进的艺人中有近六成以上属皮黄,极大丰富了宫廷皮黄剧目,皮黄戏通过"花唱"演出形式征服了清宫帝后。同治时期,民籍演员虽然被裁撤,但延续了咸丰朝的发展势头,档案出现"西皮""二簧"等称谓,"乱弹"亦专指皮黄。光绪朝大量皮黄名角和戏班进宫,使得皮黄戏成为宫廷演剧的主流,宣统时期皮黄剧目则完全占领了演出地盘,进入全盛时期。宫廷与民间的皮黄戏演出,共同促进了京剧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品梅记》是梅兰芳1919年访日首演后由以研究中国文化著称的"京都学派"学者们集体撰文的一本评论中国戏曲和梅兰芳的"论文集"。梅兰芳访日首演改变了"京都学派"对京剧的固有看法,促使他们从关注文本向关注演出转变。但是,我们通过细读《品梅记》原文,可以知晓"京都学派"中内藤湖南、狩野直喜、滨田耕作、铃木虎雄、青木正儿等人对京剧艺术和梅兰芳的认知与评价是各不相同的。在今天大力提倡文化走出去的历史语境中,重读《品梅记》对于理解20世纪早期京剧东传日本、中国文化如何走向海外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国年间马连良在北京称得上是与梅兰芳、程砚秋齐名的艺术大师一马连良,字温如,吲族人,1901年生于北京,从小家境清贫,其父马两闶以开茶馆维持生计:马连良从小天资聪颖,冈家境贫困,8岁时即投身梨同,先打杂,9岁时又到喜连成戏班学戏,其问马连良多次远下关东演出。喜连成戏班解体后,马连良又进富连成戏班继续学艺,师承萧长华等京华名伶,经十余年苦练,终成为马派创始人.  相似文献   

9.
<正>(上接第10期第38页)说到蔡锷与筱凤仙的关系,董坤维先生特意给笔者讲了蔡淑莲给他们兄妹讲过的一段往事:"一次,我父亲蔡锷带我母亲潘蕙英去京城戏楼看戏,父亲指着一个观众席上衣着朴素,面容佼好的女子给我母亲看说:‘你看那个女子就是筱凤仙。’母亲仔细打量了那个女子,只见她衣着佩饰都很朴素,人也安安静静的,毫无奢华张扬之感,我母亲就觉得筱凤仙这个人还是不错的。"蔡锷后来能"顺利"离开北京几经辗转来到云南与唐继尧共襄护国盛举,前期是得到了筱凤仙的帮  相似文献   

10.
梅兰芳     
梅兰芳(1894-1961),江苏泰州人。生于北京。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八岁学艺,先后师事吴菱仙、王瑶卿等名家,习正工青衣。十一岁登台,显露艺术才华,后常与著名京剧艺术家同台演出,艺术日臻成熟,成为梅派艺术创始人。大胆尝试了《孽海波澜》等一批时装新戏,以及《嫦娥奔月》等古装新戏,对京剧艺术的革新起了推动的作用。所演出的一些传统剧目如《宇宙锋》、《贵妃醉酒》等,脍炙人口,常盛不衰。曾率团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朝鲜等国演出,事誉中外。九·一八事变后迁居上海。抗战时期蓄须明志,拒绝为敌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京剧院院长等职。著有《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等。  相似文献   

11.
昆曲、京剧和京昆三者的表演存在着彼此继承的关系。对于三者之间同异之处的梳理要从京昆剧目与京昆剧目中的昆曲曲牌、京剧中遗留的昆曲曲牌入手,目的在于找到京剧对昆曲真正的承继关系,这不仅是一种梳理,也关系到如何阐释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戏曲表演体系问题。本文从昆曲、京剧、京昆三者的范围、关系与区别入手,尤其是特别明确"京昆"的概念,即进入京剧中演出的昆曲,它不同于昆曲,同时也未完全京剧化。在此基础上,从全面系统地梳理京昆剧目与京昆剧目中的昆曲曲牌、京剧中遗留的昆曲曲牌入手,论述昆曲对京剧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贞 《北京档案》2020,(4):5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北京的各种剧团数量多、规模小,人员也复杂。经过几年国计民生的安定发展和人民文化需求的变化,到1955年公私合营后,一些私人剧团(戏班子)的生存越来越困难,老观众流失,新观众的观剧意愿有了很大改变,许多剧目也不再适应时代需要,一些戏目不能再演,演出剧目总体减少。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北京文化部门的主导下,开启了戏班子的合并工作,也为"中国京剧第一团"的诞生提供了历史契机。北京市档案馆馆藏的一组档案,记录了马连良剧团和北京市京剧二团合并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13.
《文化遗产》2008,(4):24-34
浙江昆剧团新编历史剧目《十五贯》是1950年代最重要的戏剧作品,通过原始材料的重读,可以确定目前流行的改编本于1955年冬成型、1956年元旦首次公演。但这并非《十五贯》唯一的改编本,国风昆苏剧团1953年前后就已经开始改编并且演出该剧目,通过对现存三个《十五贯》早期剧本的对比可看到通行本《十五贯》的改编得失。而《十五贯》改编的深远意义,也需要从超越剧目甚至昆曲这个剧种的立场解读,《十五贯》的成功为大量以"清官"为正面主人公的传统剧目赢得了重登舞台的机会,为传统剧戏曲在当代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2018海峡两岸六一晚会延续2017年以"向上吧,少年!"为主题,从少年强、少年智、少年孝、少年富、少年行五个 面来展示当代少年向上的正能量. 晚会现场邀请世界武术锦标赛女子南拳冠军、莆田人林凡与小朋友一同演出《武术少年》、献给正在崛起的少年中国; 来自福清城关小学的街舞小子王冠梧桐7岁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他的立志故事以情景歌舞短剧的方式得以呈现,并且在六 一的舞台上再破纪录、再创辉煌;晚会还邀请了梅派第四代传人巴特尔演绎经典剧目《贵妃醉酒》,并为孩子们讲述3岁登 台,5岁被梅葆玖钦点为梅派接班人的巴特尔,是如何传承经典并发扬光大;同时晚会还充分发挥福建地域优势,继续将 "海峡牌"做大、做强,邀请台湾校园小主持以及独轮车姐妹花双人舞节目来福建,跨越海峡两岸少年儿童共同庆祝节曰.  相似文献   

15.
洪洞英山杂剧图是一幅线刻七人杂剧图,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左家沟乡英山的舜帝庙里,对研究北宋前期的杂剧形态具有重要的价值。英山杂剧图内容为二杂剧色作场表演,两侧为乐部教坊鼓色、笛色、歌板色、杖鼓色、筚篥色。教坊鼓色、筚篥色,头部均戴诨裹,推断应为杂剧演员,真正的身份很可能是杂剧行当中的副净、副末,在其搬演的剧目中无需演出时,兼职司乐。笛色头戴东坡巾,也可能是兼职司乐的杂剧演员,在正杂剧的演出中有可能是职司引戏或者末泥的行当。本文以静态的画面作为基点,复原英山杂剧演出的动态过程,认为英山杂剧图表现的应是正杂剧演出之前的"艳段",情节简短,所需演出脚色少,副净、副末等主要脚色行当尚未开始演出任务,又因"路岐"剧组的规模有限,故而在"艳段"中兼职司乐伴奏。这个简短的艳段演出完毕,再行搬演正杂剧。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呼图壁县档案馆将"新疆首届乡村艺术暨呼图壁首届新疆曲子文化节"相关资料接收进馆,主要有新疆曲子在呼图壁的传承与发展史、在当地演出过的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剧本、著名曲子唱段和曲牌、曲子艺术研讨论文及大量光盘、照片等。新疆曲子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呼图壁县已传承一百多年,并融入了当地群  相似文献   

17.
王岩 《兰台世界》2017,(8):115-118
据《乾隆添减底账》记录,乾隆三十一至三十五年间有四次于上元佳节前后上演侉戏,其演出所用黑炭数量与唱曲所用炭煤总量相当,说明二者所演剧目数量相差不大,能够连演十四日也说明侉戏在当时的宫中已经存在一批帝后认可的常演剧目。另外,宫中冬季取暖烧水以红罗炭为佳,黑炭次之,煤又次之。侉戏演出全用黑炭而唱曲则主要用煤,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侉戏在乾隆中期宫内受关注的程度已经超越昆曲。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三五年三月,苏联邀请梅兰芳赴苏演出。在迎接梅剧团的专轮上,有一位二十二岁的《大公报》记者同行。船在海参崴停泊后,这位年轻的记者冒着北国的严寒,穿过广漠的西伯利亚,来到当时举世瞩目的红色首都莫斯科。在那里,他荣幸地见到了高尔基和罗曼·罗兰,访问过普希金、托尔斯泰的故乡,寻踪着其他俄国文学巨匠的遗迹,勤勉地从事着俄国文学和苏联文学  相似文献   

19.
新书架     
勉之 《文化遗产》2008,(1):132-132
《当代戏曲发展学》作者:吴乾浩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9月内容简介:该书总结了近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戏曲发展的历史,分析了当代戏曲的发展机遇与面临的危机,当代戏曲发展的雅俗文野冲突、芸术的借鉴与创新变异、多元性态与审美特征的统一,当代戏曲文学体制的发展趋势、传统剧目的神变与形变、新编古代戏的审美内涵、戏曲现代戏与时代的同步发展以及戏曲演出市场机制的探讨等内容。《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作者:刘锡诚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07年5月内容简介:本书对百年来民间文艺学流派所作的大致梳理与述略,旨在表达一个观点:在百年民间文学学术发展史上,理论、观念、方法,甚至流派(学派),是多元而不是一元的。这种多元的格局,似乎从来也没有统一过。这,一方面说明了民间文艺学作为学科的不成熟性,另一方面又显示了民间文艺学的边缘性和跨学科性。对流派及其起伏消长进行探索性的耙梳,使我们有机会回首往事,启示未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2005.苏州)(上、下册)》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1月内容简介:这是2005年文化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在苏州市联合举办的“中国非...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六四年六月五日,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开幕,至七月底大会结束。在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首都各报都以相当多的篇幅报道和评论了这次演出,其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分别发了十万至二十万字的稿件。首都各报用这样多的篇幅宣传,是因为这是京剧的大革命,是我国文学艺术战线上的一件大事。从首都各报宣传的情况来看,大体上是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体现这一文化革命的大事。对演出的大小三十五个剧目,每个剧目都写了评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做到了“每剧必评”。从宣传的效果看,这样做的必要性和好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