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这张照片应该是摄影者站在小东门(内治门)附近拍摄的。大东门(抚近门)北墙的城墙,至少到小东门之间的一段已经全部坍塌了,碎砖遍地,远处大东门门楼无踪,孤独伫立,唯有瓮城保存完整。昔日缓缓流过的护城河变成了宽阔的东顺城街,车马行人往来其间,街道两侧竖立起一根根电线杆。城墙内,沿旧城墙边房屋成排,错落有致。摄于20世纪30年代。  相似文献   

2.
<正>东北角楼,原址位于今东顺城街北段和北顺城路东段的交汇处。角楼庄严矗立,城墙高大巍峨,绿树环绕,碧空如洗,护城河绕墙流过,角楼倒影于水中,波光潋滟,漾出悠远沧桑。据史料记载,护城河宽14丈5尺,周长10里204步。目光沿城墙延伸,依稀可见小东门(内治门)。护城河与城墙之间盖起的房子为陪都增添了些许市井的气氛。摄于1884年。  相似文献   

3.
<正>奉天古城曾有八门八关,小西边门就是八关之一。八门是清太宗皇太极改扩建奉天城时所建,而八关则是康熙朝修建。1625年后金汗王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城时,基本维持明代沈阳城的格局,1626年皇太极即汗位后,开始大兴土木改扩建城池。于内城四面城墙分设八座城门,分别为抚近门即大东门,内治门即小东门;德胜门即大南门,天佑门即小南门;怀远门即大西门,外攘门即小西门;福胜门即大北门,地载门即小北门。  相似文献   

4.
<正>《盛京城阙图》清人绘,绢本设色彩色工笔,纵120.7厘米,横123.4厘米。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盛京城阙图》绘制于清康熙八年(1669)之前,展现了盛京城整体布局:城垣、八门、四角楼、钟鼓楼、努尔哈赤住所汗宫、宫殿、11座王府、六部衙门、都察院、理藩院以及寺院庙宇等建筑。图左边上城门为外攘门(小西门)、下为怀远门(大西门);图右边上为内治门(小东门)、下为抚近门(大东门);图上边左城门为地载门(小北  相似文献   

5.
<正>小北门西一段城墙里侧部分已经坍塌,残破的城门楼孑然形立,崇寿寺塔隐约可见。"九门"位于小北门城墙以东,大北门城墙以西。"九门"原是明代沈阳卫城的北门—安定门,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改称镇边门,清康熙时期维修沈阳城时。将此门封砌在墙体之中。1957年4月,镇边门被发现;1963年"镇边门"匾额在"九门"出土,高68厘米、  相似文献   

6.
西阳 《北京档案》2014,(2):54-55
正《北京档案》2014年第一期封二以"老北京正阳门东车站"为题,整版刊登了一组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的照片。该组照片共有四幅,最上一幅标为"正阳门东火车站旧影";正中两幅:左侧标为"车站穹顶",右侧标为"车站钟楼";下右一幅:标为"正阳门鸟瞰车站"。除最上一幅为老照片外,其他三幅均为当代照片。这四幅照片对一般人来说,恐怕看不出什么问题,但在摄影行家的眼中,便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问题。原来,这四幅照片都是从西偏北的位置上,即前门城楼或箭楼附近的位置上,向东偏南的方向拍摄的。而且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在最上边这幅画面中,钟楼是在画面的右侧,或曰南侧;而在最下边这幅画面中,钟楼却跳到了画面的左侧,或曰北侧。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7.
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在扬州蜀岗古代城址城壕整治工作中,为搞清南宋宝祐城东城门附近面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扬州唐城考古工作队,在推定为宝祐城东城门处(该处尚未拆迁)的北侧布设探沟4条、东侧城壕内布设探方1个进行发掘,面积约320平方米。在探沟内揭露出存厚1.5-2.3、宽约35米,至少有过三次修筑的南宋时期夯土墙体,其下为汉代堆积层。这一发掘结果与宋宝祐城相关修城文献记载有一致处。在东主城墙以东探方内揭露出由木桩和柱洞组成的平面呈"〕〔"形遗迹,中间平行部分为南北方向,间距约5.3、南北长约5.7米,与主城墙的距离为18米。这是目前蜀岗上城址主城壕里清理出的第一个壕桥遗存。从发掘结果看,宝祐城东城门应位于发掘区以南的现代建筑物之下。  相似文献   

8.
长春老城门     
冯斌 《兰台内外》2005,(6):77-77
长春县志记载中“同治四年马贼窜扰由商民捐建筑板为墙”,说的就是清朝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吉林梨树马振隆(绰号马傻子)为首的数千名马匪先后两次围攻长春,地方官府为之震动:长春厅理事通判常喜号召商铺民户,招募民间资金,修筑木板城墙,挖掘护城壕,修筑城墙高一丈二尺,东起伊通河沿岸,西至民康路,南起解放大路,北至长春大街,全城周围二十余里,占地面积约八平方公里。修筑城门六座,分别是东门崇德门、南门全安门、西门聚宝门、北门永兴门、西南门永安门、  相似文献   

9.
"门"字来于水门(watergate),是个泊来词,源于重大的政治丑闻,"门"字是一个特殊词,在它的外延意义上专门指违背道德法律,引发重大后果的行为,词性上属贬义。近年来,"门"字在新闻媒体中被滥用。媒体到处安"门",不  相似文献   

10.
<正>奉天四平街就是今天的沈阳中街,它是沈阳最早的商业中心,也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商业一条街。沈阳在明代筑有砖城,城内辟有十字大街。后金迁都沈阳后,将城内的"十"字街改为"井"字街,"四门"改为"八门","井"字上划中心为沈阳故宫所在地,故宫北面钟楼、鼓楼之间的地段,也就是下划中心,被命名为四平街,取"四季平安"之意。因其位于古城中央,人们一直称其为中街。后来,这里陆续出现了一些商号,到清康熙朝,逐渐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区。清末,经盛京将军赵尔巽奏准,在四平街上修筑了石子马路,商号陆续进行门市整修。这时的四平街已是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的商业繁华地。街道两旁,丝房百货店、茶店、点心铺、钱号、珠宝、钟表、玩具等店铺林立,招牌广告琳琅满目。顾客川流不息。  相似文献   

11.
<正>西汉时沈阳已具有城市轮廓,称为"侯城",唐改称"沈洲"。1296年,元在沈洲置沈阳路,筑有夯土围成的方城。1386年,明朝降沈阳路为沈阳中卫。1388年,沈阳中卫城指挥使闵忠奏请朝廷,请求在元代土城的旧址上改建砖城。改建后的沈阳中卫城周围九里三十步,城墙高二丈五尺。城墙内壁为石基土墙,外壁由大青砖砌筑而成,并辟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分别设于四面城墙  相似文献   

12.
正定古城位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北部的滹沱河北岸,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座,城内高密度分布的隋唐以降的文物古迹保存状况相对较好,大体具备分析其平面格局的条件。本文在梳理正定城址变迁历史的基础上,运用古今重叠型城址的研究方法,点、线、面相结合,由近及远,依次复原了清光绪时期、明末清初、唐宝应至明正统、唐初至唐宝应等四个阶段正定城的城市范围与平面格局,厘清了初唐以来正定城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重要变化。唐初至唐宝应年间的镇州城呈四门十字街的格局,十字街将全城分为四个坊,各坊内均有"十字区划"法的残留。宝应年间李宝臣之拓城,系在旧城的四面重筑城墙,从而使旧城成为新城的子城。明代正统年间的拓城对整座城池的形态改动较大,城墙呈现"地陷东南"的外部形态。  相似文献   

13.
吴蕴慧 《兰台世界》2012,(22):63-64
古城墙是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重要标志。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在江南平原上筑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土城阖闾大城,从那时起,苏州就有了城墙。历时2500多年,苏州古城墙屡遭战火破坏,但都在不久后修复重建。然而,近代以来,城墙的防御作用不仅大为削弱,而且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严重障碍。因此,上世纪5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拆城"运动。苏州城墙正是在这样  相似文献   

14.
看西安人演自己的故事--方言栏目剧《狼人虎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楼长,鼓楼方,端对城墙:古阿房,夜未央,闲打打浪。大老碗,咥泡馍,关中豪爽:美成马,嘹的太,古韵秦腔。西北狼,秦川牛,生性坚刚;西安人,西安魂,八面威扬。”  相似文献   

15.
共城三题     
共城遗址是位于河南辉县市区的一处重要遗址,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先后发现了东周时期城墙、夯土基址、冶铁遗址和大量墓葬等,其内涵之齐备和丰富在东周时期的一般城址中较为少见。1994年对共城遗址南城墙的发掘表明,城墙修筑于战国中晚期,具有夯土为表、填土为里的复合式结构。本文认为,共城城墙应是先修筑了外侧的夯土城墙,相隔一段时间之后再修筑内侧的夯土城墙,并用填土将两道城墙连为一体。城墙的独特结构可能是基于筑城效率、军事防御和洪水预防等多方面考虑的创造性发明,在我国古代筑城史中是至今所见最早的一例。南城墙中还发现了坑道遗迹,应是《墨子·备城门》中记载的"轒輼"之类攻城方法留下的遗迹,为研究战国时期激烈的城市攻防战提供了难得的实例,此类遗迹在东周时期还是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6.
不知您注意没有.北京内九门城楼牌匾上的“门”字.个个都没钩儿。“门”字为何没钩儿,您猜,这是怎么当子事?  相似文献   

17.
在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上,有一座法国罗曼式建筑,由于此建筑屋顶镶嵌着钟表,故以"钟楼"闻名遐迩."钟楼"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本文旨在揭示"钟楼"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氹仔各处张灯结彩,灯笼做成了金元宝和银元宝的样子,直白的情绪,土气中带着喜庆。在西式老教堂里,高高的钟楼上也挂上了喜庆的大红灯笼  相似文献   

19.
关于LOGO 当我们把"国"字的"城墙"拉宽,把"家"字放进去,组成北京晚报<国家>特刊Logo的时候,我们心里至少有两点忧虑:一是这样改造使用汉字是否违规;二是读者能否看懂.谢天谢地,这一创意并未接到来自文字官方机构的批评,也未收到来自读者和网友的质疑.  相似文献   

20.
《北京档案》2013,(7):2
东城区是北京城中心的行政区,区域内的河流主要有紫禁城内的金水河和过去的一条御河(玉河)。御河从万宁桥东起,先往东南流,再折向南,走皇城的东城墙内,出崇文门以西的城墙汇入南护城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