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诗人何其芳的早期爱情诗作,往往是在为他逝去的爱情吟唱挽歌。本文选取了其中的一首《雨天》,并结合何其芳真实的爱情体验进行解读,在理解诗人爱情感伤情绪的基础上,对诗人早期的创作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舒婷《致橡树》的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婷的《致橡树》以否定的爱情观与所追求的爱情理想的抒写构成了二元对立的艺术结构,在被否定的爱情观与向往的爱情境界的比照中,突出一种坚贞的爱情,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爱情的追求;全诗主要由橡树和木棉两组意象组成,共同表达出了诗人独立平等的爱情和人格理想;并且诗人借爱情为载体,表达诗人向男性社会话语权的一种挑战,体现诗人要求女性人格独立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威廉·巴特勒·叶芝的《丽达与天鹅》是诗人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结合叶芝生平分析解读《丽达与天鹅》,诗中的对立模糊是诗人坎坷的爱情经历与肉体灵魂的冲突,将梦幻的理想和感知的现实紧密联系起来,性爱融合于想象之中,在充满想象的诗句中诗人使自身的爱情得到了升华,使肉体与灵魂得到了一定的慰藉。  相似文献   

4.
《长恨歌》展现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宠爱杨玉环,纵情声色,致使国家动乱,从而引发的爱情悲剧故事。其主题思想可归结为爱情主题说、讽喻主题说和二重主题说。诗中婉转动人的故事,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展现了李、杨爱情悲剧的全过程。《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和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人心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和诗人心中深深爱情的情愫,诗人将故事诗化并且层层剥开,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5.
海涅既是一位著名的政治诗人,又是一位卓越的爱情歌手,其成名作《诗歌集》是一部以写爱情诗为主的诗歌集。《诗歌集》以诗人不幸的爱情生活为基础,展示了诗人“维特式”的情感历程,即所谓的“梦起、梦酣、梦疑、梦醒、梦碎、梦嘲”的爱情过程。这种“维特式”的爱情描写情真意切,清新自然,优美和谐,成就了海涅一代诗名。  相似文献   

6.
《长恨歌》是一首内容特殊的,经过诗人理想化、艺术化的爱情颂诗,是一场与政治紧密相连又被其毁灭的爱情悲剧,是毫无讽谕性质的爱的绝唱。 1.《长恨歌》描写的是一场特殊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7.
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了大量与爱情生活有关的《无题》诗,生动地描写了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和缠绵炽烈的爱情追求。他的《无题》诗虽因无题而变得难于理解,但读者只要用心去体会、品味,仍会被那些美丽动人的诗句所感动。  相似文献   

8.
敦煌出土的说唱文学作品《欢喜国王缘》是在佛教名义之下唱出的一首生死不渝的爱情之歌。本文与白居易的《长恨歌》从故事题材、结构、写法、造成爱情悲剧之原因等方面进行比较,如出一辙。从中可见优秀作家与诗人都会向民间文学学习并从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9.
女冠诗人鱼玄机好用宋玉《高唐赋》(并序)、《神女赋》(并序)与《登徒子好色赋》(并序)的典故语汇入诗。这从表层看,是因为宋玉三赋中的典故语汇便于诗人抒写情爱内容;但从深层看,在爱情追求、爱情遭遇与自主意识等方面,鱼玄机与三赋中的女性形象确实存在着相同之处,且三赋在当时影响甚大。正是这种同心式的人生挫折感与精神气质上的契合,才使鱼玄机喜欢借三赋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相似文献   

10.
席慕容和舒婷作为当代女诗人中的佼佼者,其代表作《一棵开花的树》、《神女峰》传达出对爱情的不同态度,《一棵开花的树》表现的是一种被动、依附式的爱情,而《神女峰》则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烈观的批判,对永恒无望的等待的否定.  相似文献   

11.
维吾尔族诗人阿不都热依木.纳扎尔的《纳扎尔爱情诗集》自觉地按照悲剧的审美规律为世人谱写了一组凄美动人的爱情乐章。《诗集》中爱得热烈、爱得痴迷的恋人们在遭受种种阻挠后,只能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爱情。《诗集》表达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强烈控诉,从爱情的被毁灭中激起人们对爱情的珍惜、热爱和追求,以巨大的愤怒去憎恶和仇恨扼杀爱情的丑恶势力,从而为埋葬丑恶事物而斗争。  相似文献   

12.
北村是中国唯一公开皈依基督教的作家,他在90年代创作了一系列的诗人形象。这些诗人身上明显带有作者本人的影子。通过对((玛卓的爱情》和(《鸟》中的诗人形象分析比较可以发现,小说人物所遭遇到的困惑和挣扎也是作者面对现实的狐疑和思索。在北村的理念中,爱情和艺术都是脆弱的,人类必须通过皈依宗教才能获得对自我的救赎。  相似文献   

13.
龚馨雅 《现代语文》2009,(11):116-117
《腐尸》是诗人波德莱尔献给他的爱人让娜·迪瓦尔的一首情诗。诗歌以差度极大的意象进行对照,表现了诗人想从对美的追求和爱情的陶醉中排除内心的忧郁,最终陷入无限的惆怅和虚空中。诗歌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引发了现代人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致橡树》是我国当代"朦胧诗派"代表女诗人舒婷的一首别具意蕴的爱情诗。以《爱情与自由》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也是一首感情炽热的爱情诗。本文通过对这两首诗的比较解读,更深刻地理解诗的主题,深深体味两位不同时代、不同性别的诗人对爱情的不同诠释的内蕴。  相似文献   

15.
浅析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人之恋》是作曲家舒曼最著名和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它运用丰富的作曲技法,描绘了一位诗人的爱情经历和失恋后的悲伤心情,其中也包含着作曲家自己的真情实感。整部作品偏重于抒发情感,其中有对爱情的真诚渴望和如泣如歌的倾诉,也有对爱情的失望以及痛苦无奈。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的爱情诗集《瓶》,自一九二六年四月在《创造月刊》发表后,不同的意见长期存在。我们认为,谈《瓶》的思想,纠缠在是反封建还是个人哀怨,多少有点隔靴搔痒;而谈《瓶》的艺术则不能不深入诗人审美的深层心理,只有深化对五四精神内涵的认识,重视《瓶》的美感特点,才能比较正确地理解《瓶》。 诱发郭沫若创作《瓶》的契机,是1925年正月十四,诗人收到一封署名“余抱节”、邀他游览西湖观赏梅花的信,以及扑空的杭州之行。这场恶作剧,给他带来了自传体散文《孤山的梅花》和爱情诗集《瓶》的创作收获。有趣的是,这封来信并无桃色意味,而是诗人自己从字迹秀丽和文句柔和,“自然而然”地推断“余抱节”就是信中所提的“余猗筠小姐”,进而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17.
《瓶》是郭沫若唯一的爱情诗集,由四十二首组成,在当时文坛上属于空前的抒情长诗,它是诗人在获得世界艺术的现代意识,萌生和锻冶了艺术更新的野性力量后技巧最高的一本诗集。《瓶》幽婉缠绵、真率炽烈、精巧曲折,当时曾“陶醉过一些人”。用当代入的眼光来观照这首爱情长诗,仍可感到它的艺术磁力和张力,会惊叹诗人抒写爱情的精湛技巧。由于种种原因,《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引起研究者足够的注意。近年来,对《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英国剧作家兼诗人马洛的牧歌情诗《多情牧童致爱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美的田园抒情诗之一。诗人通过牧羊人对爱人的爱慕和山川景色的赞美肯定了现实生活的珍贵和美好,表达了此时期人文主义者理想的爱情境界。透过诗中纯朴的爱情和优美的田园风景可以发现,诗人所要力图构建的是现实世界的伊甸园。  相似文献   

19.
舒婷的《致橡树》与王昌龄的《闺怨》同为写女性如何对待爱情的诗歌,若按照审美范畴划分,应属于悲剧美,只是《闺怨》的悲剧性较明显,而《致橡树》的悲剧性特征却是隐性的。《致橡树》中的男女平等只能作为诗人的理想而存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成为诗的悲剧性根源。同样是悲剧,二者之间的呈现方式有所不同:《致橡树》率真直诉,《闺怨》凄婉幽怨。本文将从审美思维、审美风格、审美追求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并从中窥见现代诗与古典诗某些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王艳 《文教资料》2012,(7):103-104
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是德国浪漫派作曲家舒曼根据诗人沙米索的组诗《妇人之恋》谱曲而成的,是舒曼艺术歌曲中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中,舒曼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入木三分的刻画,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一位女性"恋爱—结婚—生子—亡夫"的情感经历。本文对舒曼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音乐创作特点进行分析,期望能够给后来研究和演唱这部作品的学者们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