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中生有式创造性阅读”批判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陈爱娟老师在《如何引导初中生开展创造性阅读》(见《中学语文教学》2004.4)中对自己的课例“孔乙己告状”(见《中学语文教学》2003.12)作了理论阐释和辩护,她认为:“‘创造’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无中生有’,包括一些较‘离谱’的活动,二是‘有上生新’,即在原基础上做修改补充,变成一样充满个性色彩的新东西。”她把自己的课归于“无中生有”一类,从而批驳了蒋红森老师对她的课例的“离谱”的批评。  相似文献   

2.
本刊2003年第12期刊发的课例《孔乙己告状》,我认为不是创造性阅读课例,而是一堂读写结合的写作课例。由于陈老师自己对这个课例的实质把握不准,以致蒋红森老师认为这堂课的“创造”缺乏本依据,偏离原作,是一堂比较“离谱”的创造性阅读课。  相似文献   

3.
4.
接受美学是读者中心论范式。由于中西语言和文化存在着各种层次的差异,译者在古诗词英译过程中所做出的创造性处理——即创造性叛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实现的是对原文更高层次的忠实,目的是使译语读者知之,乐之,好之。  相似文献   

5.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知其人”即了解作者生平,“论其世”即熟悉写作的时代背景。一篇文章反映的是作者特定的思想和特定的社会现实。既然文章是特定个人写作的,足特定时代的反映,那么了解生平背景,可以既看到它的正确、积极的一面,又可以看到它不足、消极的一面,从而更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主旨,更全面地把握文章的内涵,更客观地评价文章的价  相似文献   

6.
一、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M.H.艾布拉姆斯(M.H.Abrams)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个要素的著名观点,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艺术家、世界(自然、生活)、欣赏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围绕着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文学作品的接受史上曾出现了三种有影响的解读理论和解读实践:以作者的创作为理解作品的根本依据的作者中心论,  相似文献   

7.
让“教”与“学”融为一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到现在,还有老师碰见我便说:"那年你那堂<孔乙己>上得真精彩!"有的老师干脆把我那堂课称作我的"成名作".而我自己在很长时间里,也把那堂公开课视为我教学历程中的"精彩瞬间".  相似文献   

8.
接受美学将学评论家的视线引向了学三环节中的读,重新认识了读在学意义的再实现中的主体作用,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从接受的角度看,译翻译的只是他头脑中的本,即是译和本对话、达到视域融合的结果。译对本未定因素和空白的具体化,是语符—意象化中译再创造的根源。另一方面,译不同于普通读,他必须向译读传达原的意义,此时译语本的隐含读作用于译语言符号的选择。意象—语符化过程实际上是译创造性运用译语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阅读是语文新课标“创造性”基本理念在课堂上的具体体现,是时下流行于语文课堂中的一种“时尚”的教学活动,它以多元解读、个性化阅读为特征,营造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似一朵朵五彩斑斓的花儿,使传统的阅读教学变得摇曳多姿。但是,透过其时尚的现象,我们应该看到其本质。当下,一种被冠以“创造性阅读”名义的“无中生有”式阅读活动正大面积铺开,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原理与后现代课程观相结合,为语文创造性阅读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而要使接受美学与后现代课程观理论在创造性阅读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宽,就要把握二者的基本规律,在语文教学中施行教育民主。  相似文献   

11.
接受美学与语文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接受美学强调文学欣赏和接受活动中读者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双向的交流活动,朗读同样必须关注接受者——受众的具体的期待和需求,这就是朗读中强调的对象感培养。朗读作品不仅要靠优美的声音、恰当的技巧去包装,更要与受众产生内心的交流与呼应。从朗读前的准备到朗读的过程,朗读者始终要把接受者“放在眼里”,“藏在心里”。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用声传情、以情动人的感染效果。  相似文献   

13.
起源于文学批评的接受美学理论为翻译研究中译者作用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翻译活动的两个步骤,即语符一意象化和意象一语符化过程,决定了译者的活动必然同时具有忠实性和创造性的特征。译者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积极再创造是必然的;而译者的翻译创作又必须遵循忠实原文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4.
林柯 《文教资料》2011,(22):35-37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具有不确定性,读者在对文本的诠释过程中起主体性作用。在此,接受美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接受角度看,译者翻译的只是他头脑中的文本,即是译者和文本对话、达到视域融合的结果。译者对文本未定因素和空白的具体化,是语符—意象化中译者再创造的根源。另外,译者不同于普通读者,他必须向译文读者传达原文的意义,此时译语文本的隐含读者作用于译者语言符号的选择。意象—语符化过程实际上是译者创造性运用译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也谈“创造性阅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继创造教育在中国大地成为时髦的口号以来,不知从何时起,语文教育界又流行起了一个新的时髦名词,叫做"创造性阅读",并且形成了当今阅读教学的一股风,似乎阅读教学如果不与"创造"联系起来就有"落后""保守"之嫌.  相似文献   

16.
去年,<中学语文教学>"课例研讨"栏目发了几篇讨论"创造性阅读"的文章,引起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7.
接受美学作为一种读者中心论范式的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一方面要照顾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引导读者阅读和鉴赏;另一方面还要超越读者,拓展读者的期待视野。“林译小说”之所以会风靡一时,正因为其迎合了读者的这样一种审美心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其颇受欢迎的原因,既能给人以新的启示,同时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8.
19.
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内蕴往往具有丰富性,多义性,这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自由解读空间,也决定了对它的解读必然是多元的,另一方面,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具有两个极点,一个是作者,一个是读者,作品不帅作者单方面完成的,而是作者的创作和读者的再创作共同完成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20.
强化主体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现代接受美学“走向读者”“空白论”等重要的理论支点,为中学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实践现代教育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方法论启示。基于此,我们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和理论思考。“走向学生”,确立主体意识接受美学与其他各美学流派相比最显著的特征是把读者提升到突出重要的地位,确立了读者主体性原则。接受美学的奠基者前西德的姚斯认为:“在这个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形之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