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前223年的冬天,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进兵亚细亚。当他到达亚细亚的弗尼吉亚城时,听说城里有个著名的预言:几百年前,弗尼吉亚的戈迪亚斯王在其牛车上系了一个复杂的绳结,并宣告谁能解开它,谁就会成为亚细亚王。  相似文献   

2.
两千多年前,弗尼吉亚的戈迪亚斯王在其牛车上系了一个复杂的绳结,并宣告谁能解开它,谁就会成为亚细亚王.自此以后,每年都有很多人来看并试图打开戈迪亚绳结,可总是连绳头都找不到,不知道从何人手.直到公元前223年,马其顿亚历山大进兵亚细亚,  相似文献   

3.
神秘之结     
公元前223年冬天,马其顿亚 历山大大帝进兵亚细亚。他听说 城里有个著名的预言:几百年前, 弗尼吉亚的戈迪亚斯王在其牛车 上系了一个复杂的绳结,并宣告 谁能解开它,谁就会成为亚细亚 王。自此以后,每年都有很多人来 看戈迪亚斯打的结。可总是连绳 头都找不到,大多数人只是看看 而已,从没有一个人静下心来想 方设法解开这个难解之结。亚历 山大对这个预言非常感兴趣,命 人带他去看这个神秘之结。 亚历山大仔细观察着这个结, 许久许久,始终连绳头都找不着。 于是,亚历山大拔出剑来,对准绳 结…  相似文献   

4.
挑战"神谕"     
公元前333年冬天,马其顿将军亚历山大率领军队进入亚洲的一个城市扎营避寒.他听说城里有一个著名的神谕:谁能够解开城中那复杂的"哥顿神结",谁就会成为亚细亚王.  相似文献   

5.
神秘之结     
《中学教育》2006,(4):61-61
传说公元前233年冬天,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进兵亚细亚。当他到达亚细亚的弗尼吉亚城时,听到了城里有个名的预言:  相似文献   

6.
解开绳结     
数百年前,弗吉尼亚的戈笛亚斯王在其牛车上系了一个复杂的绳结,并宣告谁能解开它,谁就会成为亚细亚王。这是亚细亚的弗吉尼亚城一直留下来的著名预言。当这个语言开始问世时,每年就有很多的人来看戈笛亚斯打的结。各国的武士和王子都来试解这个结,可连绳头都找不到,他们有时甚至不知道从何处开始着手,而其他的人也只是看看而已,从没有一个人想方设法解开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7.
公元前333年冬天,马其顿将军亚历山大率领军队进入亚洲的一个城市扎营避寒。他听说城里有一个著名的神谕:谁能够解开城中那复杂的“哥顿神结”,谁就会成为亚细亚王。来历山大满怀信心,  相似文献   

8.
据传,在一个严冬,马其顿将军亚历山大率领军队进入亚洲的一个城市扎营避寒。他听说城里有一个著名的神谕:谁能够解开城中那复杂的“戈尔迪难结”,谁就会成为亚细亚王。   亚历山大满怀信心,驱马前去解结,可是,他尝试了两个星期,却无法找到解结的两端。他茫无头绪,却不甘罢休。思来想去,突然顿悟:“我何不自己制定一个解结的规则呢 ?”于是,亚历山大扬眉剑出鞘,他将“戈尔迪难结”砍开两半,“结”终被解开。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一种挑战能力。在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存在着种种类似的“神谕”…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333年冬天,亚历山大率军攻入戈底乌斯城。城中的神庙内,有一个著名的“戈底乌斯绳结”,十分难解。据当地流传的神谕(yu)说:谁能解开这个绳结,谁就能成为亚细亚之王。亚历山大来了,他费了很大劲同样没有把它解开。最后,他对自己说:“我为什么要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1月27日晚央视3套的"联合对抗"节目中,当红花旦主持人王良在给挑战者刘文涛读题时,有这样一题:"李白诗句'陈王昔时宴平乐'中的'陈王'指的是谁?"大凡有一些古文学素养的人都知道,"陈王"指的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曹子建,在此毋庸赘言.可"平乐"之"乐"字是否如王良所读之"yuè"音呢?我们不妨推敲一下.  相似文献   

11.
“大东合邦”、“亚细亚一体”、“大亚细亚主义”是近代日本侵华理论的一种重要形态,它与武力犯华论相反相成,形成了日本侵略中国的软硬两种理论形态,其实质都是并吞中国。其中,樽井藤吉的“大东合邦论”主张以日本为盟主在东亚建立“大东国”,其用心就是要中国成为日本的附属国。而小寺谦吉的长达1200多页的《大亚细亚主义论》则集大亚细亚理论之大成,其核心是要中国放弃主权,任由日本来“改造”中国,最终是日本独霸中国和亚洲。“大亚细亚主义”实际上等于“大日本主义”。  相似文献   

12.
<亚细亚的孤儿>是台湾著名作家吴浊流的代表作.小说揭示出了作者身为台湾人的"孤儿意识"的同时,又如实叙写台湾人的"寻根"之路,以达到对大陆故土及大陆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亚细亚生产方式如何理解,历来存在各种争论.造成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解偏差的原因,主要有理论自身的局限性、苏联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等.正确理解亚细亚生产方式,则要把它看作是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尽管亚细亚生产方式并不适合中国历史实际情况,但仍对中国特色的社会形态理论建设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笔者发现当前中小学在教案管理上存在如下问题表征: 现象1:学校管理者认为,教案要检查,否则一些教师会"偷懒",但限于时间、精力,在具体操作管理中大多只能查一查篇数,看看是否是手写,字数是否达标准,是否按统一格式等等在形式与数量方面达到要求,然后通报一下谁没上交,谁篇数不够,谁不规范,就了事.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东方的专制制度,还是经济的停滞不前,都是在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地分析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对中国社会的作用,特别是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这是打开认识中国古代与近代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大门的一把钥匙,也是开启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模式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16.
公元前333年冬天,马其顿将军亚历山大率领军队进入亚洲的一个城市扎营避寒。他听说城里有一个著名的神谕:谁能解开城中那复杂的“哥顿神结”,谁就会成为亚细亚王。亚历山大满怀信心,驱马前去解结。可他尝试了两个星期,都无法找到解结的方法。他思来想去,突然顿悟:“我何不自己制定一个解结的规则呢?”于是,亚历山大将“哥顿神结”砍成两半,“结”终于被解开了。在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也存在着许多这样的“哥顿神结”:先定好答案的总体框架,让学生老老实实地照着葫芦画瓢。学生稍有越轨,便来一个全盘否定,批你个一无是处。…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的"主任本色"与"管理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主任的沦陷源于"管理的缺位"与"服务的越位".班主任毕竟是个"主任",他不但是管理班级学生的"孩儿王",更是协调学科教师的主任.正是通过对学科教师的协调,才可能调动教师群体力量去教育班级学生;正是通过对班级学生的管理,才可能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化视野下的“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化视野下看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史学界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讨论,不难发现郭沫若、吕振羽和侯外庐对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深化并使之中国化的过程,而"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中国化和中国社会革命实践之间又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中国化使学术界形成了社会历史发展"一元多线"的认识,这是以后打破社会历史发展"一线论"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奖励》2005,(6):17-17
如果我们把亚细亚大陆的中央部行,即东经73度32分-96度21分,北纬34度22分-49度33分,总面积166.36万平方公里的地方.统称为太阳的土地,相信谁都不会反对。  相似文献   

20.
三战椰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椰子战斗的经验,今天,就让我来介绍一下自己"三战椰王"的经历吧. 初次交战 这天,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椰子.因为它太大了,被我称为椰王.一回到家,我就赶紧找来筷子一阵猛戳.窟窿,谁知道戳了半天,椰王竟然丝毫未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