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初三电学的第一堂课“简单电现象”中的第一节“摩擦起电,两种电荷”,要讲授人们认识电的历史,要做物体摩擦后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及异种电荷的相互作用、验电器等实验,讲述生活和生产中的静电现象等,从授课老师的板书看,几乎都抓住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相似文献   

2.
初中物理电磁现象中有一些抽象而易混淆的知识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 ,往往难以把握 .如果能把相关的知识集中起来“对比”学习 ,那么就能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一、“电”和“磁”的对比1 “带电体”和“磁体”特性的对比 :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磁 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说明 :由于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所以说磁体具有吸铁性 .2 “电荷”和“磁极”相互作用规律的对比 :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磁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说明 :“电荷”和“磁极”的相互作用规律相似 ,只是要注意“…  相似文献   

3.
1.电磁波发现的概况 在很早以前人类对电磁现象就有了初步的认识.公元前人们就已经知道用毛皮摩擦过的琥珀会吸引头发、丝线等;天然的磁石会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我国东汉时代的王充在《论衡·乱龙篇》中有“顿牟缀芥,磁石引针”的记载,顿牟就是琥珀。它能吸引轻小的芥籽.在18世纪。发现电荷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18世纪末发现电荷能够流动,这就是电、流.但长期没有发现电和磁之间的联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新编高二物理(乙种本)第一章的引言指出;“人类很早就认识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例如战国末期就发现了磁铁矿吸铁的现象……”那么,我国最早发现磁现象在什么时期?世界上有关磁现象的最早记载是在我国春秋时期,较《鬼谷子》有关磁铁吸引铁的记载要早一百多年。这可见书于《管子》,其中写道;“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上有慈(磁)石者。其下有铜  相似文献   

5.
于文高 《新高考》2007,(12):15-17
自1821年奥斯特发现了“电生磁”现象后,许多科学家几乎同时在寻找“磁生电”的途径,包括安培、科拉顿、亨利、法拉第在内的许多著名科学家都做了艰苦的探索,但大多数人都与“磁生电”现象失之交臂,直至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19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也是整个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奠定了电力工业最重要的基础,而且在奥斯特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的紧密联系.这以后,法拉第又设想用电磁感应原理制造出永久性的稳定电源.他做了一个圆铜片,装上轴,夹在马蹄形磁铁的两…  相似文献   

6.
惠州电力局在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的系统工程中,谱写了光彩夺目的篇章。1998年被全国总工会评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透视他们的先进事迹,给我们几点启示。一、站在战略高度电力是独家经营,在一些职工中出现了以电谋私的现象。惠州电力局的领导站在战略的高度,在全局开展职工职业道德建设。首先,领导率先垂范,在诸如工程发包、住房、子女就业等敏感问题上约法三章,严格执行;其次,转变全体干部职工的认识,从我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做起,牢固树立用户第一的思想,深入开展“人民电业为人民”、…  相似文献   

7.
董亚荣 《课外阅读》2011,(10):225-225
“动电可生磁,动磁可生电。”距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后,在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开了磁生电的神秘面纱,开启了人类文明的电气化时代。动磁可生电,有电必有电动势,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它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也等于单位正电荷从电源负极通过电源内部移到电源正极非静电力所做的功),既有感生电动势也有动生电动势,这是同一现象中的两类情况,何为“感”何为“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电磁感应现象中去学习了解吧!  相似文献   

8.
一、练习内容“电”和“磁”单元包括第六册第3——9课。内容多,难度大,要求较高,其练习的主要内容是: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电有两种:一种是正电(用“+”表示),一种是负电(用“-”表示)。用毛皮摩擦后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带正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相互排斥,异种电相互吸引。 2.放电现象:当带有较多异种电荷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近时,它们之间会产生电火花和爆裂声,这种  相似文献   

9.
李璐 《高中生》2015,(3):52-53
如今电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好莱坞的电影中这样,在现实中更是如此。若停电一天,便会觉得时间静止、空间逆转,不知生活该如何继续。电的发现和应用极大地节省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人类的力量长上了翅膀,使人类的信息触角不断延伸。初识“电”是源于物理课上,课本里提到多种由于电荷的存在或移动而产生的现象,比如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0.
在教《摩擦起电》一课时,我先充分地让学生动手做塑料尺、笔杆等与头发(或别的物体)摩擦后的吸引小纸屑的实验,从而理解“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这一性质,接着教师讲解“正电”、“负电”和“同种电互相排斥,异种电互相吸引”的概念,并做相应的实验,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有两点做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电磁学是研究物质电磁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电磁运动是比机械运动更高级、更复杂的运动,电磁理论是近代量子理论和现代技术的重要基础,也是探索微观世界的重要理论。因此,有必要对电磁学内容做一些分析。一、电磁学的发展历程人类很早就认识了磁现象和电现象,我国在战国末期就发现了磁铁矿吸引铁的现象,在东汉初期就有带电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的记载。但是,人类对电磁现象的系统研究,却是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开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2.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经过30余年的探索,终于1820年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从而推翻了人们长期关于电现象与磁现象是彼此孤立、相互无关的传统观念。自此,不少人开始从事于它的逆转化问题的研究。182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曾在日记中写到:“电可转化为磁,磁也能转变为电!”1831年他终于实现了“把磁转化为电”的诺言,并称之为“电磁感应”。  相似文献   

13.
一 教育科研中的随机现象 §1.1 随机现象及其统计规模性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两类截然不同的现象。有许多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如“同性的电互相排斥”,这种现象称为必然事件。反之,那种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不会发生的现象称为不可能事件,如“同性的电互相吸引”就是必然不会发生的。我们称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为决定性现象,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许多自然科学分支都是研究决定性现象的。  相似文献   

14.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涉及推断物体带电情况的试题,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给出“吸引”或“排斥”现象,判断物体的带电情况;另一类是给出验电器箔片的张角变化,判断物体的带电情况。前者需用到的知识是: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后者需用到的知识是:电的中和和接触起电。 例1 图1所示是两个泡沫塑料小球靠近时产生的现象,试分析两个  相似文献   

15.
自从人类发现了电现象与磁现象的相互联系后,人们相继发明了电动机、发电机两大机械.两大机械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显著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设置了“电与磁”内容,分别安排了“磁场对通  相似文献   

16.
根据近30年现代宇宙学发展提出的一些崭新观点和发展的新现象,如“霍金蒸发”、“引力波探测”、“虚时间概念”、“大吸引体”和“神秘的暗物质”等,阐述了现代宇宙学的发展对传统物理学的挑战,使物理学面临新的发展与突破。  相似文献   

17.
电和磁     
电和磁一、填空1.物体经过摩擦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做()。带电的物体有吸引()物体的性质。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固体、液体、气体的互相摩擦都可以(),带电体不是带()电。就是带()电。3.电有两种。一种是正电(用“”表示);另一种是...  相似文献   

18.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涉及推断物体带电情况的试题.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给出“吸引”或“排斥”现象.判断物体的带电情况:另一类是给出验电器箔片的张角变化.判断物体的带电情况.前需用到的知识是: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后需用到的知识是:电的中和和接触起电.  相似文献   

19.
电风是尖端放电时,空气分子带上与尖端同性的电菏而受到排斥形成的带电空气流,这种现象不能用“热力说”解释,而只能用“电力说”说明,电风的形成可用白烟显示,而且实验可用交流电源。  相似文献   

20.
1电荷概念的建立及其演化在英文中最先出现的ELECTRIC一词,是1600年吉尔伯特根据希腊文“琥珀”一词创造的。其原意是指掳璃等物体经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译成中文则称之为电现象。现代英汉大辞典中该词的汉语含义为带电体、带电的、起电的、发电的。1646年英人布朗首先引入ELECTRICITY一词,汉语语意为静电、电荷、电、电流、电学。这就是电荷早期的原始概念。17世纪前人对自然的研究仅限于宏观现象的观测和为数不多的实验。所以说电荷的早期概念反映了宏观带电体的静电现象及其力学性质。此后三百年间,对电的研究跨了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