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练绪宁 《科技广场》2013,(8):198-201
生态农业具有提供绿色产品、增加收入的经济功能,开发旅游资源、传承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和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是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江西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生态恢复、环境改善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和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需要通过提升科技水平和加强生态意识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用,使得农药残留超标,农产品品质下降,同时造成某些地方土壤沙化、盐碱化,这些现象引起了国家高度关注,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号召,并率先在浙江湖州兴办了第一个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全国人民做出了榜样。白城市委五届十次全会规划了建设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发展生态农业的进军号。  相似文献   

3.
生态农业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它运用生态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农林科学及系统工程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围绕农业持续发展问题,寻求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开展理论、方法和工程技术的研究。它属于正在发展中的新兴边缘学科,尚无统一的定义。目前国内较为接近的看法是:应用生态经济协调的理论和生态工程的方法,综合研究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问题。也有人概括为:研究设计农业和农村生态化。生态农业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1971年.土  相似文献   

4.
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与自然最为紧密的生态产业。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无法回避的,不解决这些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是农业领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前提;必须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这是农业领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模式。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不同于传统生态农业,需要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体系武装、规模化的组织运营模式承载、科学化的政策扶持体系引导。必须落实有效对策,才能顺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科学构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的传统农业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追溯我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史,就可发现我国传统农业有着深厚的农业技术和生态理念,实际上可称为"现代生态农业之母"。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国际农业未来趋势,是实现中国现代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目标的必然要求。关注生态农业、绿色经济、绿色食品,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是实现国家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多元化生态农业模式是指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征,形成具有第三产业特征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主要包括高科技生态农业园、精品型生态农业公园、生态观光村和生态农庄等4种模式.灵石县位于太原盆地和临汾盆地之间的隆起地带,南同蒲铁路和大运线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境内矿产资源储藏丰富,尤其煤炭业发展迅猛,灵石县属山西的煤炭大县,煤炭开发在富民强县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针对此,灵石县委、政府正视日益恶化的生存条件,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长远战略入手,积极营造宽松环境,把生态农业投资大户的培育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主动力来抓,促使投资大户迅速增长.目前,全县共有6.67hm2以上的投资大户524户,承建面积1.2万hm2,基于当地实际,从具有建设规模的大户中探索建立新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7.
常德市是一个农业大市,长期的农业生产也带来了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本文对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进行了分析,从生态修复的原理出发,论述了农业生态修复在农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根据目前现状,提出了农业环境的保护对策与措施。为促进常德市武陵区生态农业建设,开发绿色产业及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技术含量高于普通的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精华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生态技术体系"或"环保技术"、"无害化技术""、低污染、低耗费""、高产优质"等技术,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泰兴38万亩生态农业开发项目的建设规模、项目建设方式和开发中重要环节进行详细分析,认为该项目因地制宜提出以林业为导向,贸、工、农、牧一体化,应用节水农业,保护和改善生态自然环境,大力发展种植业,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生态农业发展方向,高起点、高标准,既继承了传统农业的精华,又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了生态经济学和导位工程方法,为今后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基地,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科技进步是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有效供给不足,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困难,生态农业技术应用动力不足,使得农业科技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支持作用。通过推动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创新、加强对农民生态科技培训和生态理性培育和完善生态科技投资与保障机制等措施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农业的发展呈现出高污染、资源匮乏等现实问题,亟待向高效、生态的方向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成为许多国家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依托。文章立足于宿迁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的发展尽管处于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农业工业化前期,但人均资源短缺和对农业产出的压力已使农业生态问题相当突出。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发展生态文明。生态农业建设是生态文明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强有力的立法和行政措施,可以加速我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李文华  刘某承  闵庆文 《资源科学》2010,32(6):1015-102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在这一形势下,人类社会开始反思农业发展的政策、模式和技术,认识到农业的发展,不仅要提高产量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数量需求,还要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物安全,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20世纪后期,中国生态学家和农学家共同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概念。经过近30年的实践和发展,中国生态农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总结了一系列适应中国国情的成功模式,开展了不同层面的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与赞扬。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农业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缺乏市场化引导、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品牌化推广等。面对着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资源环境瓶颈,中国生态农业需要在产业循环、多功能化、高品质、产业化以及融合传统知识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多做努力。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不同地区根据各自地理地貌和农业资源特点,形成了山区型、丘陵型、平原型、沿海型、黄河三角洲型、湖区水乡型和城郊型等多种各具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模式,这些模式不仅具有循环性、多功能性、高效性和生态环保性等功效,而且能够促进农业的标准化、产业化、节能化和新能源化,以及有利于农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链延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资源优化和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目标.山东省开创的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及其积累的宝贵经验,对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也具有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三江平原生态农业的发展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当前,三江平原正面临着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造成的巨大压力,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农业生态经济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对富锦市和桦川县的实地调研,本文指出了循环经济是三江平原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并主张采用循环经济技术、出台必要的法规政策、健全社会中介组织,以及建立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等措施,积极推动三江平原生态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翊泉 《科技广场》2011,(8):145-148
生态农业作为能够较好克服"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科学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这将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目标实现的有力支撑。鄱阳湖地区应当抓住国家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大好机遇,发挥资源优势,将空间布局和其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和措施,不拘于自身生态农业发展方式和模式选择,敢于创新并探索促进鄱阳湖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耕地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鉴于目前我区耕地质量、耕地类型。依据2007年测土配方项目土壤取样调查成果,特别是近期耕地质量评价的调查结果,我区耕地面临着长期施用化肥所造成的土壤污染、生物生长限制因素增加、土地质量下降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耕地质量提升综合技术推广就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结合西藏实际情况,分步骤、分地域地实施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绿肥种植、水肥一体化等有效的技术措施,改良土壤,协调土壤与肥料的矛盾,协调肥料与燃料的矛盾、协调肥料与饲料的矛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从而达到2020年化肥零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东南红壤丘陵区面临侵蚀、酸化、肥力衰减、重金属污染、季节性干旱等退化问题,造成红壤生态系统退化和土地生产力下降,制约了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985年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建站以来,系统开展了红壤生态系统的长期观测和生态学基础研究,以及红壤退化与修复、耕地地力演变与提升、红壤养分循环与高效利用、红壤污染与治理、红壤生态农业模式与区域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和示范推广。在红壤发生方面,发现现代脱硅富铝化过程仍在继续,小流域土壤自然酸化速率较低;针对红壤农业利用中的加速酸化,研发了抑制质子产生和提升土壤抗酸化能力的新方法,挖掘了红壤区新的耐铝植物资源,揭示了植物耐铝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建立了红壤区土壤侵蚀多尺度监测方法,编制了土壤可蚀性因子分布图,查明了红壤侵蚀演变和崩岗发育机制,建立了侵蚀红壤的开发性治理模式;探明了红壤区季节性干旱发生规律,揭示了红壤孔隙形成机制以及不同尺度的水文通量,研发了农田水分高精度远程数据采集系统,建立了低丘红壤区高效节水农业模式;建立了土壤-农作物系统重金属和稀土元素迁移预测模型,提出了红壤和水稻土安全阈值,集成了红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模式;查明了南方红壤地力和养分平衡的演变状况,揭示了红壤碳氮转化生物网络的驱动机制,提出红壤大团聚体生物培肥技术;创建了江西省耕地保育与持续高效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发展了红壤小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为红壤区耕地质量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新一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由浙江省科委、省农业厅和浙江农业大学联合召开的省首次生态农业典型经验交流会最近在德清县举行。会议收到几十篇论文,有各地不同生态模式的典型总结,也有专题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会议认为,浙江省是国内最早实现粮食亩产八百斤、超千斤的省,既有生态农业的优良传统,又有建国三十多年来组织社会主义农业生产的丰富经验。杭嘉湖地区的“粮、桑、渔、畜”结构便是我国传统生态农业的杰出代表之一。在农业现代化、商品化过程中如何改革本地区的农村产业结构,创造出山清、水秀、土肥、人富、生产发展、环境不污染、高节奏、高效率并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前进代农业模式,无疑将有导向性作用。农大、德清县代表在会上汇报了三年来“杭嘉湖平原生态农业研究”工作情况,对干山乡基点的生态实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西部位于松嫩平原的西南部,是松辽平原农业区向西部草原牧区过度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带,总土面积4.7×104km2,占吉林省总面积的25.36%,辖白城和松原10个县(市、区)。全区有较丰富的水、土、生物和石油资源,为我省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和能源基地,在吉林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环境脆弱,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