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社会公众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明星作为意见领袖,其言行会对社会和公众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会导致网络舆情的出现,网络舆情有正面和反面,关键在于如何引导.文章从新媒体环境及社会公众事件中的人物对网络舆论的影响分析,探讨社会公众人物如何应对网络舆情,政府、主流媒体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情以及网民个体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2.
陈瑜 《视听界》2002,(6):82-82
网络传媒作为一个新型传媒,如何发挥好在舆论导向中的积极作用,遏制消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而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网络技术优势优化引导网络新闻传播的突出特点是新闻的窄播化和个性化。每个网站都通过制作个性化的新闻来获得最大的点击率。而这一特点,能够提高信息的接受率,以形成有效的舆论态势。目前网络  相似文献   

3.
从"躲猫猫"事件谈对网络舆论的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青年李乔明因盗伐林木被刑拘在晋宁县公安局看守所,半个月后受伤致死,当地警方称其放风时和狱友玩“躲猫猫”撞在墙上受伤导致死亡。这一解释立即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躲猫猫”迅速成为一网络走红流行语,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和网络舆论聚焦。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云南省委宣传部网络发布公告,征集网民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组成调查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均由网民代表担任。这种公开征集网民参与调查来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的做法在云南乃至全国都是从来没有过的第一次,虽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但毋庸置疑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4.
网络作为大众传播方式之一,面对"恶搞"作品的"零准入"接纳与广泛传播的态势,凸显了其娱乐化的传播功能和舆论导向。本文通过透视"网络恶搞"现象具体分析网络传播中舆论导向的娱乐化。  相似文献   

5.
赵芳 《新闻爱好者》2011,(10):135-136
关于"抢盐"事件,最早一条新闻出现于2011年3月16日凌晨2:36——搜狐网转载的《东方早报》的一篇文章《美国人开始抢购碘化钾》,说的是美国人抢购食盐的事。但是没想到的是却给中国人提了个醒似的,有个别心怀鬼胎的人也利用这篇新闻开始散布食盐能防核辐射的谣言,并且这个谣言迅速在全国散布开来,17日上午,全国各地开始发生"抢盐"风暴谣言能迅速在全国散布开来也是有原因的,  相似文献   

6.
回想十年前网民的网上写作,不过是荒郊野外的独自,不过是在无人注意的地方,在不至于引发任何后果的角落,说几句悄悄话而已。那时何尝想到,原本那么边缘那么冷僻的网上言论,竟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繁荣的地步。  相似文献   

7.
王莉莉 《新闻传播》2022,(6):113-114
在信息爆炸时代,社会信息获取渠道由原来的报刊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变成了移动终端如微博、APP等新媒体的天下,手机的普及让群众动动手指就能记录点评热点事件。在新媒体时代下,热点事件网络舆情是一剂催化剂,加速事件短时间发酵引起热议,谣言和不实报道错误引导了网络舆情甚至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为此,本文对新媒体下热点舆情的讨论控制引导进行了一些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实践策略,旨在营造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8.
伍蔚然 《新闻世界》2013,(7):180-181
【摘要】近年来发生的“药家鑫”案、“七十码飙车”案、“郭美美”事件等均引发了舆论狂潮,并影响了实际问题的解决进程。网络舆论无疑已经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重视和熟悉网络舆论的形成规律和发展演变。本文以“表哥”杨达才事件为例,分析网络舆论的演变情况,并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的引导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时代,社交媒介平台已成为高校学生获得信息、沟通交流、表达情感的主要载体,同时也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热点话题特征基础上,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以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百度贴吧网帖文本内容为例开展高校网络舆情热点话题发现并进行情感分析,从而提出高效、科学和更具针对性的舆情引导策略。这对高校舆情管理和引导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探索意义,有助于构建安全稳定、和谐积极的高校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0.
在全员媒体的融媒体时代,网络空间触角延伸到每一个终端,特别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AI人工智能在用户数据定点推送上的普及,热点事件造成舆情翻车情况屡屡发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社会热点话题,契合了某种社会情绪.网络舆情应对上面临着新的挑战,及时防范应对舆情的扩散成了舆情管控部门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网络集群行为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对群体的污名化的影响便是其负面影响之一。本文以城管为例,通过内容分析,探究网络集群行为与污名化的关系,发现网络集群行为可以引起、扩大网民对城管群体的污名化,单个网络集群行为的影响面广,程度不深,但是相似的网络集群一再发生,效果累积,网民对该群体的印象会不断强化,逐渐形成刻板印象,群体的污名化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2.
从2007年网络公共事件看网络舆论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的网络舆论发生了一些令人瞩目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为:公共性事件成为网民关注的主角,在这些事件的舆论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多元的意见领袖和理性的意见表达.在网民的意见交流中,理性的声音成为主导力量,网民们表达意见的方式也更加理性化.同时,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舆论互动又为网络舆论的公正性和理性提供了保障.总体看来,2007年的网络舆论强大的影响力显示了民意的胜利,从这场胜利中,人们看到网络舆论正朝着一个更为理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6月30日一早,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于瓮安事件平息的第二天到瓮安现场指导工作,向当地群众了解情况,可群众吞吞吐吐,无不担忧地说:“我相信你。但你是大官,住在省城,不能天天来保护我。你在,我们安全;你走了,我们找哪个?”石宗源含着眼泪说道:“瓮安不安,老百姓不敢讲真话,是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6月30日一早,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于瓮安事件平息的第二天到瓮安现场指导工作,向当地群众了解情况,可群众吞吞吐吐,无不担忧地说:“我相信你。但你是大官,住在省城,不能天天来保护我。你在,我们安全;你走了,我们找哪个?”石宗源含着眼泪说道:“瓮安不安,老百姓不敢讲真话,是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如何应对社会上突发的热点事件把握舆论导向一直是各级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处于改革攻坚阶段,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网络作为一种舆论平台,也反映了这种矛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处理网络热点问题也就是在处理社会热点问题,首先要坚持的原则就是依法办事。在2009年杭州飙车门事件中,造谣出庭受审的人并不是肇事司机胡斌的湖北省鄂州市无业人员  相似文献   

16.
从网络事件看网民力量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12月初,全国15家主流媒体联合评选十大网络事件.从评选出来的十大网络事件中,不少事件的发展都离不开网友的关注和推动.正是在网络言论开放的平台上,正是在网友坚持不懈的质疑下,最终,遭遇"钓鱼执法"的孙中界得到道歉,张晖获得胜诉;正是在网友群策群力的人肉搜索下,周久耕的名烟名表无所遁形,最终锒铛入狱.  相似文献   

17.
杨亚晶 《新闻前哨》2011,(7):116-118
中国互联网在近年迅速发展,青年网民成为其中的重要参与者。本文结合网络热点事件,对当代中国青年思想的浮躁状况作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东方神起“孕妇门”事件看网络暴力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彦京 《新闻窗》2009,(2):90-91
2008年岁末,一场围绕韩国流行音乐组合“东方神起”的争议成为了中国互联网上最热议的话题。事情的源起是去年11月23日“东方神起”在韩国演出结束后,成员昌珉在洗手间与两位中国女粉丝发生冲突,并动手强抢其中一名孕妇的相机。次日两名粉丝于东方神起抵达仁川机场时向他们展开报复,辱骂对方并与保镖扭打,冲突的录像被放上了互联网视频站点。对此风波,有“仙后”(东方神起中国粉丝的自称)在韩国网站用韩文留言称“代表国人道歉”并历数国人缺点和吹捧韩国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9.
刘晓伟 《新闻界》2014,(1):7-10
本文通过对近期武汉"城管卧底"这一新媒体事件的深描,指出城管在网络公共空间中处于被污名的境地。而一些不恰当的应对方式也加重了网络空间中城管形象的污名化程度。根据污名理论,"幽默自嘲"和"突破自我"是蒙受污名者在和社会"混合接触"时两种有效的应对方式,给城管走出污名困境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而要实现城管网络形象的整体去污名化,需要城管部门准确的定位职责和规范权力运行,需要城管群体共同的自觉努力、相关部门的统一规范管理和社会的广泛监督。  相似文献   

20.
杨梅 《青年记者》2007,(22):119-120
微视频网站的出现使层出不穷的各种网络涌现现象也从单纯的视觉冲击走向调动各种感官的社会生活事件的"涌现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