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结合一些已经实践的、著名的计算项目因子分解、寻找质数、破译密码等,论述了在因特网上进行合作计算的可行性。在因特网上利用空闲的CPU时间进行合作计算,虽然会遇到种种需要解决的困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它却是一件非常吸引人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因特网信息检索模式及其改进设想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0引言 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信息网络--因特网是一个开放型的巨大的信息资源库,拥有400万台以上的主机和超过300万的用户;并且由于因特网信息蕴含的无限丰富,信息组织、表达的直观、生动以及信息服务的方便性和多样性,愈来愈多的信息搜索者被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据以往数据分析,因特网用户的数量以每月16%的速度增长.可见,因特网检索已成为实际上最普及、最受关注、最常涉及的信息检索领域.  相似文献   

3.
网格技术研发与应用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格是把整个因特网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协同。本文综述了我国高性能计算环境和中国教育科研网格的研发情况及网格技术在地质、气象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因特网联机信息查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特网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信息宝库.据统计,因特网拥有1亿5千万以上的公开网页[1],每天网上发布14万件新的信息(约450MB),全网提供的信息总量在20TB以上[2].巨大的信息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5.
传统因特网实现了计算机硬件的连通 ,Web实现了网页的连通 ,而网格则实现了互联网上所有资源的全面连通 ,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网格是把整个因特网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 ,充分吸收各种计算资源 ,并将它们转化成一种有效的、可靠的、标准的、经济的计算能力 ,实现计算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的全面共享和协同。因为网格资源是分布的 ,分布的网格一般涉及的资源类型相当复杂 ,规模大 ,跨越的地理范围较广 ,所以网格的计算一定是分布式计算而不是集中式计算。网格资源虽然是…  相似文献   

6.
0前言 因特网的出现,使得美国成为世界头号信息强国.因特网的商业化,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目前,美国上网的信息资源约占世界的80%,上网的用户约占世界用户的60%,光是上网的青少年就超过1 000万.但随着用户的快速增长,原来的通信设施已不堪重负,线路拥塞的情况正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及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及广泛适用,现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日益依赖于计算杌系统而运作,计算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鉴于此,网络恐怖主义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恐怖主义方式的地位将越来越突出,并且极有可能成为21世纪恐怖分子和犯罪组织最为青睐的攻击方式,成为对全球公共利益和国际安全的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8.
虚拟企业网上合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虚拟企业是新近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其实质是借助现代网络技术(主要是因特网)快速与其他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以达到预定的目标。这种通过因特网展开的合作(即:虚拟企业网上合作)是传统合作形式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虚拟企业网上合作的产生、特点、优势、生命周期、合作模式及其影响合作成功的因素几个方面对这一新的合作形式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性能计算的主要应用从传统的科学与工程计算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数据处理为核心,这给传统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使高通量计算应运而生。文章从应用特征出发阐述了高通量计算与传统高性能计算的差别,并探讨了高通量计算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以及中国科学院在高通量计算核心芯片及系统领域的研究成果;以期通过高通量计算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突破,为缓解我国核心芯片"卡脖子"的问题,以及为构建智能万物互联时代的新型高性能计算平台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各类生物数据的加速增长,运用理论模型和数值计算研究生命科学的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已经成为最吸引人的新兴学科,是当今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核心领域和最具活力的前沿领域之一。根据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和中国计算生物学的现状,中科院与德国马普学会于2004年5月共同签署了合作建设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的合作意向书。2005年10月13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正式揭牌。该所作为中国科学院下属的非法人研究单元,纳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管理序列。研究所目前拥有一套…  相似文献   

11.
韩邦梅  杨桔 《科教文汇》2021,(13):160-16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时迎来了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构建"互联网+"家校共育新模式以提升学科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研究了新时代我国小学家校共育面临的挑战,提出以"互联网+"家校共育方式来有效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方露 《科技通报》2012,28(3):165-168
物联网即传感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及应用对科技馆提升自动化管理能力、实现人性化服务、提升工作效率等方面将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物联网相关技术的概述、物联网技术如何在科技馆业务中的应用,提出了科技馆合理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3.
Reaching for the “cloud”: How SMEs can manag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loud computing is an emerging new computing paradigm for delivering computing services. The approach relies on a number of existing technologies e.g., the Internet, virtualization and grid computing. However, the provision of this service in a pay-as-you-go way through the popular medium of the Internet renders this computing service approach unique compared with currently available computing service modalities.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some aspects of this uniqueness and also explores some of the concerns that might be preventing some companies from adopting it. Notwithstanding these concerns, it is argued in this article that cloud computing is likely to prove commercially viable for many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MEs) due to its flexibility and pay-as-you-go cost structure, particularly in the current climate of economic difficulties. A case study of a cloud experience by a British SME is also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in order to further highlight the perceived values of cloud computing in terms of cost and efficiency for real small enterprises.  相似文献   

14.
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需要一种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即全球规模的高通量低熵算力网,形象地简称为“信息高铁”。文章介绍了信息高铁的愿景,包括基础性需求、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和系统结构。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有网络计算系统相比,信息高铁的目标是原生支持“人机物”三元融合和低熵有序,降低系统无序的负面影响,提升系统通量与应用品质。  相似文献   

15.
尹琪 《科教文汇》2011,(15):34-35,43
很多高校的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其中的一些学习小组由于成员们缺乏良好的合作能力及外部帮助和指导,合作学习效果不够好。合作学习的合作动机、合作能力、合作学习任务和合作学习管理制度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好坏作用非常明显,教师可以对这些方面进行适当的管理和帮助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为图书馆资源建设提供了显而易见的有利条件。图书馆要充分把握图书馆用户需求主体日益增加、需求内容趋向多元、需求结构逐步改善等多种特点,把握大数据、云计算、全媒体、区块链、移动互联网等多种技术和手段的特点和内容,利用这些信息技术来优化馆藏资源配置、改善读者阅读体验、提升人技融合能力。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凭借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和全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并借助区块链技术,有力推动图书馆资源的稳步建设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发展中日渐增长的巨量信息(大数据)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已成为当今IT界研究的热点,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面临的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革命。但目前大数据还处在发展初期,相关的研究和应用都还停留探索研究阶段。为充分利用好大数据,发挥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应有作用,文章对大数据发展现状和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提出相关意见建议,为大数据发展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18.
云计算以虚拟化、高可靠性、高扩展性为主要特征,能够很好地满足复杂的互联网应用对大规模计算能力、海量数据处理和信息服务的需求。介绍了云计算的定义、基本特征、服务模型、部署模型及其关键技术,并从教育行业分析了云计算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积极推进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将党务党建工作与先进的移动互联技术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继续发展壮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进行移动互联视阈中的党建信息化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党内民主涵盖面,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本研究对推动广大师生和普通党员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各项党务党建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