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象棋记忆     
不知不觉间接触象棋已经十年了,一路走来,象棋给过我胜利的喜悦,也给过我失败的苦闷,不过我心中对象棋还是非常感激的,尤其是那些象棋的记忆对于我来说称之为财富毫不为过…… 还记得我第一次接触象棋的时候才上小学五年级,当时班里的一个小伙伴粗略地给我讲了棋子的走法,我们就胡乱对弈起来.第一次下棋的我对象棋竟然有种莫名的熟悉,虽然那天我被杀得丢盔卸甲,但是心里仍然很开心,很多年后,我对那天溃败后的兴奋给出了解释——归宿.  相似文献   

2.
二进观音阁     
王玉海 《垂钓》2009,(1):74-76
缘分是个很奇妙的东西。人有人缘,佛有佛缘。佛说: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可是我却说,缘分就是那短短的一刹那。一见钟情的恋人彼此之间是有缘分的,整夜守候在佛灯下的僧人与佛是有缘分的,那酷爱钓鱼的人和水中的鱼儿也是有缘分的。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握上钓竿,第一次看着鱼儿从水中被拎起,就是在那短短的一刹那,我知道,缘分已经降临到身边,我和水中的鱼儿今生是无法再分开了。  相似文献   

3.
象棋与美女,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如今,美女棋手不仅是棋坛的半边天,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新浪体育近期推出了美女棋手时凤兰的写真集,其风姿绰约、风情万种不亚于任何一位影视明星,棋迷亲切地称她象棋女神。能与美女对弈,是一种缘分。有一位棋友,棋艺省级水平,参加过几次全国赛,听说他在一次比赛中就遇到两位美女,而且在与美女对弈时还用了"盘外招",与第一位美女对弈时,他走几步棋,就盯着人家目不转睛,看得美  相似文献   

4.
以一名体育老师身份进入河海大学的第一天,顾巍翀就对刚刚认识的学生们说:“来到这个大家庭,是我们之间的缘分。”为了这缘分,顾巍肿在这座校园里深耕细作了将近20年,把一支名不见经传的乒乓球队带得虎虎生风。事实上,顾巍翀与乒乓球、与河海大学的缘分的确深厚,每一次都像是冥冥中注定了一般,说来就来了。  相似文献   

5.
和外孙对弈     
平时只要有空闲,我就会和十岁的外孙摆上棋子杀一盘.所摆的棋子除了军棋、跳棋外,主要是象棋和围棋. 因为我从小就爱上了中国象棋,这自然是我的强项.而外孙并不深谙此道,所以每当我和他下象棋时,即使我让他先走两步,甚至让他一马,也不是我的对手.不过,若是和他下起围棋来,我却不得不甘拜下风.尽管我也晓得围棋的走法,但和6岁就获得少年段位称号的外孙对弈起来,那就非常吃力了.有时即便费上九牛二虎之力,也很难战胜他.  相似文献   

6.
大家选我当这个业余象棋协会的会长,我真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抱怨。我知道这个会长不好当,要不大伙也不会选我。不过既然大家看得起我,那我就一定得干出个样来,谁让咱喜欢象棋呢! 眼下棋坛的形势,对我们来说十分严峻!虽然围棋迷人口不足象棋十分之一,但由于近几年在日本和韩国这两个经济强国的扶持下,向咱们象棋发起了挑战,而且似乎还想取代象棋中国第一大棋的地位。国内象棋的处境不妙,国外象棋的扩张计划也是坎坎坷坷,几年来下象棋的老外并不见多,国际象棋的地位依然坚不可摧。面对国内外的双重打压,象棋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相似文献   

7.
记得马儿曾经亲口对记者说过:“从我第一天接触黑白相间的足球开始,我就把中国队打入世界杯当成了我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不断告诫自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相似文献   

8.
第二章 匍伏前进三千六百五十天 ——1978~1987年晋升象棋特级大师 自1978年完成第一次飞跃,跻身象棋大师行列,从象棋大师晋升为象棋特级大师“这局棋”,赵国荣竟走了三千六百五十天——  相似文献   

9.
0 8 20 3里0 3墨@2 1 2.⑤2 5.⑩88.⑤811.④8兰0 9 8生0 2 3 4 0 8生6 ………@8 90 1 20 8墨 如图形势,是五八炮进三兵对屏风马布局中,黑方以左三步虎应法而演变成的布局阵式。在此图中,红方的④8 6躲车避兑走法,在近年来全国大赛中,较为 、少见,为了丰富象棋这一门艺术,笔者把在平时训练中,对这一走法的见解,借“北方棋艺”一栏,与广大读者共同探讨这一走法的各类攻防变化。 以下黑方大体有一、@9生;二、0 7里等两种应法,分别演变如下0第一种走法:0 9垒广0卜十@+钍卜_厂⑧+黑 方,… /J00000斗0T⑥TT⑩⑩+⑩++⑤太⑩/十+@0⑩⑧⑩⑧⑩⑤-_…  相似文献   

10.
正经唠嗑     
我一直觉得自己挺不正经的,不过有时,还是正经一点的好。有天在家乱翻了一通刻录碟。这是我好几年的收藏,突然发现了那张《姚明年》。记得第一次看这片时就很是心潮澎湃了一回。记得那是个月黑风高夜,半梦半醒的我,真的为姚明好好感动了一回。  相似文献   

11.
我平生两大嗜好,看球、下棋,青少年时期就如此.如今,已退休近20年了,兴趣不减.有时浮现往事,观球的激情及对弈的乐趣,还历历在目. 记得1991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在大连市举行.作为大会裁判员,我有幸见到了原中国象棋协会秘书长刘国斌.刘国斌在上世纪中期,曾是全国第一机械足球代表队(原大连造船厂足球队)守门员.1958年全国足球甲级联赛,第一机械队与解放军八一队的比赛,在大连市人民体育场举行.那时,八一队实力很强,队里有多名足球运动健将.比赛一开始,八一队就大兵压境,急于进攻,而忽视防守.上半场,快要结束时,第一机械队反击成功,进了一球.  相似文献   

12.
许银川在《父亲,送我上路》一文中写道:父亲自小酷爱象棋,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从懂事开始就学会了下象棋。由于父亲的倾囊而授,我的棋艺突飞猛进。记得夺了冠军回来后,直把父亲高兴得说不出话来,任凭泪水顺着他那饱经风霜的脸庞往下流。  相似文献   

13.
郎祺琪:为棋而生的女孩儿 一 我平生最痴迷的,就是中国象棋了,每当下班第一件事就是上电脑和别人下一盘,下够了,再上象棋网站看看棋人棋事,一次浏览成都棋院的网站,一则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原因是文中痴迷象棋的父女名字很有趣. 在第三届“迎春杯”成都市象棋家庭联谊赛上,笔者又见到了蓬安籍青少年好苗子郎祺琪.她在2011年宁波举行的全国少年象棋锦标赛中获得女子12岁组冠军.  相似文献   

14.
2013年9月的一天,我得到消息,下周一市里举办残疾人象棋比赛邀我去参加.这个消息我盼望了十多年,很是激动. 激动归激动,但也感到了时间的仓促,八九天的时间根本来不及做什么准备,再加上近大半年的时间没怎么下棋了,棋感差,水平的下降是在所难免的.在我看来,要想在这次赛事中取得好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把目标定在了中游,自我安慰道:就当是去跟老朋友交流吧,只要不被别人砍得太惨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5.
首先做个声明.“新疆象棋爱好者的中国梦”这个提法的发明权属于我的老朋友,退休后仍然被聘请担任自治区党委巡视组组长的同学老毛。当这个提法第一次在大赛前新闻通气会上透露时,就被莅会的十多家媒体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6.
毕金玲:那些和象棋有关的第一次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会有恩怨."网络上的象棋世界虽然是虚拟的,但它也是由人组成的,所以它也是江湖,也是有恩怨的.在网上,和"思"有关的诸如感恩知恩,或者施恩报恩的事我没有见过,但是和怨有关的积怨、报怨的事,倒是见证了一次. 那年年初,我在qq象棋游戏中和人下棋,忽然一个马甲出现在大厅里,用污秽之极的语言破口大骂一个名叫"棋魂冰凌妹"的女棋手,他骂人的气势,宛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又如钱塘大潮,一波高过一波,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17.
第三章2005年弈天联赛战史在我们热切的盼望中,2005年度弈天联赛终于到来了。8月13日,风云联盟杯2005弈天联赛火爆开幕,报名队伍达到了历史最高记录68支。光是比赛队员就有500多人,加上观战的、看热闹的,在场的肯定有上千人。对于网络象棋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一次盛会,当然也是网络象棋水平最高的赛事。虽然这次我作为帮派的组织者和比赛队员参与其中,但是很快就发现了缺点——我不能观看比赛了,因为我也要比赛。高水平的象棋比赛,只能下棋,不能看棋,是比赛选手的遗憾。  相似文献   

18.
张鸣 《围棋天地》2014,(14):98-99
我是个围棋迷,着迷是在读研的时候。那个时候.正赶上中日擂台赛.聂卫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迷倒了大把懂棋和不懂棋的人们.我也是其中一个。记得当年学校里的各种讲座特多.别的讲座我不去.但聂卫平马晓春来了.拼命也要挤进去.一站两三个小时,听得津津有味.脚都不麻。那时候,我刚刚开始学围棋。此前.下的是象棋.我们宿舍有位得过西安市少年象棋冠军的老兄.我天天跟他下,开始溃不成军.后来竟然势均力敌.哥俩下得没意思了,联手出征.打败了研究生中所有的象棋爱好者,觉得这个棋下不得了,听人说围棋有劲儿,于是.把象棋袋子一扔,同去,同去。  相似文献   

19.
记得那是4年前,中秋节刚过,在经过我不断地把钓鱼活动对人身心健康的好处和上鱼之后那种激动与狂喜的心情对她添油加醋的几番描述以后,老婆终于答应和我一起到水库去钓一次鱼了。为了不让老婆第一次随我去钓鱼就感到失望。我头一天就开始做起了准备工作,什么睡袋帐篷了,鱼吃的、人吃的了,装了满满当当的一  相似文献   

20.
如果一个人可以将他所有的力量投入到一项事业中,可以说这个人对这项事业无比热爱,或者说痴迷。我热爱的事情不多,象棋是我的挚爱。对于我的师父张志明,象棋是他痴迷的事业。所以,我们一起走过十二年,师父之于我,亦师亦父亦友。——题记2000年暑假,8岁的我已经具备了象棋入门知识,怀着对于提升象棋水平的渴望到处觅师,终于有天在文化宫的围棋培训点遇见了张老师。是的,围棋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