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学科建设与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在高等院校特别是在一般地方高校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一般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中由于基础和实力等原因存在诸多问题和自身的特点。因此,这类高校的学科建设要优化整合资源,抓住优势和特色,利用学校所在地区文化、自然资源和经济特色,创建特色学科,以点带面,推进学科建设,明确“人才强校”战略,从而提升学校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天水师范学院自升本以来,逐步树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理念,在人文社科研究方面,经过过“十五”期间打基础,“十一五”期间谋发展两个阶段的建设,在科研与学科管理制度建设、学科带头入培养与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申报与成果推广、科学研究与学术成果产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诸方面都取得显著进展,学科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实践证明,立足地域优势开展科学研究,是熔铸学科特色的根基所在:以项目为纽带汇聚学科队伍,凝练学科方向,是促进学科发展的关键;树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理念,是地方高校特色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十二五”期间,随着哲学社会科繁荣计划的启动和“一个计划,五个工程”的实施,我院人文社会科学事业进入新的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如何加快推进学科建设绩效评价这一指挥棒的改革创新成为当前高校改革发展重点探讨的话题。本文以高校自身为评价主体,探讨了在"双一流"建设新形势下,应该如何回归和呼应学科建设的本真问题,建立起新时期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历史分析、综合分析、职能分析、美誉度分析和价值引领"的基本原则,创新构建了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就如何组织实施绩效评价给出了策略性建议,以图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进而激发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地州本科高校图书馆的学术研究困境突出表现在学术方向不明,学术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内容脱离实际,学术研究缺乏务实性;学术团队意识不强,缺乏科研集体合力;缺乏骨干队伍和学术带头人;学术研究与实际工作缺乏互动,学术成果没有很好的应用于具体实践等方面.地方文献学科建设是地州本科高校图书馆特色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地州本科高校图书馆在进行学科建设对象选择时需遵循“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量力而行”、“特色与创新”的原则,建设步骤包括确立学科建设目标、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组建学科研究队伍、抓好基地建设和科研项目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对高校的办学质量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只有学校各部门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才能够开创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新局面。天水师范学院的科学建设和科研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学科建设初具规格、科研工作初见成效的基础上,正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缺乏,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亟待提高.科研机构的作用未充分发挥,专业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滞后,重点学科建设的力度不够和产学研结合不紧密。为此,学校要尽快在实现“三个转变”、完善“三种关系”基础上,着力加强对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管理.着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着力建设好专业与重点实验室,着力抓好产学研的结合和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  相似文献   

6.
学科建设评价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指挥棒",是评价高校学科建设状况的有效手段。贯彻学科建设评价基本原则的评价,可以收到"以评价促建设、以评价促改革、以评价促管理"的作用。科学的学科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系统的核心和灵魂,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学科评价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学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7.
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体育学,是新时代新征程“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重大而紧迫的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中国大学体育学学科建设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探讨。研究指出中国大学体育学学科建设应紧扣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学学科”这条主线不断前进,深刻明晰“知识”和“组织”两种形态的学科建设基本内涵,整体把握由“物理—事理—人理”三大维度耦合作用的学科建设系统工程,积极推进“学科内生—大学生态—社会需求—国际交流”四位一体的学科建设优化路径,以促进中国大学体育学学科建设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高校学科建设入手,阐述高校图书馆在学科建设中起到的作用,并分析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特征以及如何搞好学科化服务的方法和途径,如何加强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人才的力量,为高校开展学科化服务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学科建设作为高校的一项基本建设,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科研能力的高低、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促进学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首先要找到其理论基础。管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的诸多理论为学科建设提供广泛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当前吉林省高校冰雪特色学科建设对于运动训练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冰雪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细致分析,并对吉林省高校冰雪学科建设这项综合性、复杂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的整体目标建立、学术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发展方向及资源条件建设等若干关键性环节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求为今后吉林省高校冰雪学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室是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生产试验、技术开发等的重要阵地,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育的重要场所。本文根据当前高校教学改革需求,分析了当前高校实验教学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实验中心,改善教学实验,独立设置实验课程,培养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开放实验室是改革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介入学校体育,对于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人工智能介入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一是教学形式更多元化,线上线下有机融合;二是主体行为协同化,教师与机器协同优势凸显;三是学校体育适性化,新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统一;四是现代智能信息技术应用下的学校体育智慧化。基于此提出,学校体育改革要加强虚拟仿真训练场建设,加强多主体协同发展,完善学校体育伦理规范,支持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以推动学校体育发展与改革。  相似文献   

13.
党校是培养骨干队伍的重要阵地,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党校在教育对象、师资资源、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学生党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从四个方面推进高职院校学生党校的创新发展:强化分类培训、创新培训体系,以人为本、推进育才平台建设,贴近学生、创新工作理念,整合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开发与实施需要一定的前提和条件。实施中,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调整、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前提条件。提高认识建立稳定的培训进修制度,加大经费投入及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是课程实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体育活动是健康校园优先考虑的一种健康行为.用生态学方法,提出用体育活动参与指数作为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并就如何促进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以社会需要为目标,坚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根据岗位和岗位群所需能力与素质提炼、整合成专业课程,构建新型高职教学模式,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本文从国家的就业准入制度出发,讨论高职教育的双证书制度和课程建设的关系,提出建立以"能力本位"的课程主导观点。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校企结合"培养竞技人才的模式构建与发展对策进行了探索。研究认为,高职院校"校企结合"培养竞技人才模式有利于解决学校培养运动员资金短缺问题并能够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同时能够构建校企合作的社会互动平台。但由于该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加之校企双方合作的积极性不高,组织机构也不完善,致使该模式的构建还需要长时间探索。建议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媒体互动,确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组织机构建设,强化部门职责。  相似文献   

18.
高考文科综合中的地理,在教学中既要保持它在各学科综合中的相对独立性,又要通过学科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来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使学生有效地识记;在高一、高二系统地理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相关原理;在高三区域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应用到多变的试题中,实现综合能力的发挥,另一方面,回到现实生活中,提出建议,为国土整治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从素质教育所需要的合格师资,看当前师范生从业素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从业意识、身心健康、竞争意识、进取精神、知识结构和教育教学基本技能五个方面加强对师范生从业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思想的路径持守,为学校体育建设提供着不可磨灭的指导效力,导引着学校体育具体的发展方向。但是,思想的运用由于机械的理解与执行,造成学校体育思想板起面孔,在体现"经济性"执行原则的基础上,以某一种或几种学校体育思想的视域范围为出发点,板滞着学校体育的效力发挥。学校体育思想如何进行处置才能发挥它们最佳整合的回报绩效,已经成为解决学校体育思想及其体系效力不济的思维瓶颈,这必然需要采取积极的思维修正进行革故,在实现学校体育思想体系效力优化的基础上,达成学校体育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