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依法行政是人民群众联系最广泛、最经常、最密切、最直接且存在问题最多的环节,因此也是依法治国的核心环节。改善依法行政及监督机制的对策在于:改善法律制定工作的指导思想,保证依法行政与民主行政;以落实行政处罚法、立法法为契机,贯彻依法治国战略方针,实行“法治行政”;转变政府职能,清理法规、规章,改革执法体制;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解决职责交叉重叠、越权执法、推诿和执法不到位等问题,划清各执法部门的职责,明确各自的执法任务,使执法与经济利益脱钩,保证执法大公无私;大力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强化监督机制,对监督实行地位高、权力大、独立办案,排除外来干扰,加强各级人大对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这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分析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而得出的必然结论。本人在工作实践中,常接触到一些“民告官”的信访案件,深感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去年以来,通过参加河北大学第二学历法学专业的学习,从市场经济总体上、法理上,对依法行政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所谓依法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规定行使权力,依法处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它所要解决的是政府与人民、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等的关系问题。十五大把“…  相似文献   

3.
论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治国是党的治国方略,建设法治国家必须树立法治理论.法治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确立法治理念必须解决"法治"与"人治"的根本区别,分清"法制"与"法治"的一般特征,处理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即以人为根本,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人的解放与自由、人的利益与幸福为根本。以人为本中的“人”既可以是总体层次上的人(即人类),又可以是特殊层次上的人(即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不同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和民族等),还可以是个体层次上的人(即具体的个人)。邓小平“人本”理念中的人,指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民,是特殊层次上的人,是群体的人。在邓小平理论语境中,其“人本”理念是以“民本”话语表达出来的,即通过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肯定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注重人民群众的解放及主体性的发挥等,表达他重视人、关怀人,把人作为根本的“人本”理念。  相似文献   

5.
依法行政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坚持执政为民,建设法治政府必然要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那么首先需要的就是依法行政理念的合理架构。依法行政理念包括:法律至上、服务理念、有限权限理念、责任理念、监督理念、诚信理念、平等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等。  相似文献   

6.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应以人为本。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民本思想是一种重民、爱民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最精彩部分。但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民本思想是一种民主缺位的“民本观”,它是统治者的用民之道和御民之术。当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执政为民理念,是民本思想在当代的政治实践,是民本本位在当代的真实回归。  相似文献   

7.
论依法行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政府行使权力时所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法优先优位于行政,法高于行政,行政必须有法,在推进依法行政的过程中,防止权力的滥用,必须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行政法制监督,这是保证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法治是源于人类对自身的存在、价值和命运的一种制度安排,“以人为本”则是深藏在它背后决定其发展方向和命运的最高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与“依法治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在我党已然转变成为执政党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作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传统民本论相结合的产物,"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不但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而且亦立足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之上。传统民本论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在内涵上有差异,在形式上具有同构性。传统民本论具有神秘性、否认民能自治以及忽视个体权利等特征,因此,当我们利用传统民本论这一政治文化资源建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时,我们应该将理性化、民能自治和公民权利等精神注入其中。  相似文献   

10.
臧志超 《考试周刊》2012,(12):94-95
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由于体育事业发展价值取向的扭曲,对于人民群众的本质诉求缺乏考量。作者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归纳演绎等方法对体育事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体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在体育事业发展中要贯穿"民本理念",构建和谐的体育事业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 ,并把它提高到治国方略的高度加以强调。对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进行比较分析 ,探讨两种治理方略的融合基础以及实践操作中我们需要做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基层依法治理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 ,它生动地体现了依法治国的价值和基本原则 ,保障了依法治国进程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3.
服务行政与依法行政有着必然的联系,服务行政是依法行政的本质特征,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只有确立服务行政理念并对服务行政进行严格规范才能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4.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从中国本土文化资源中提炼出来的政治方略。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以德治国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协调收入分配,创造合作效益,增殖社会无形资产。同时,以德治国也是依法治国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以德治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笔者认为:一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另一方面,二者在功能与后性方面各不相同,在治理国家、调控社会秩序中主辅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6.
“以德治国”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并始终贯穿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依法治国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人类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客观需要,是党和国家在治国方略上的英明抉择和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不可动摇的目标,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是对我国治国之略的发展和完善;法治与德治的正确结合,才是科学的治国之道,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我党治国的两大基本方略。本文从“德治”与“法治”思想的产生、融合,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论证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要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即法德并治的治国方略,是治理国家所运用的法律与道德这两种社会控制手段功能互补内在辨证逻辑关系的必然要求。法律与道德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而且此长正好是彼短,只有取长补短实行法德并治,才能形成科学的刚柔并济、内外结合、形神兼备、标本兼治的治理模式和持久的治国良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