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当前,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文化"主要有十大表现:"裸文化",暴力文化,"偷文化",鬼神文化,"泛娱乐"文化,"不良语言"文化,"炫文化、星文化、门文化","洋文化","假文化","丑文化、贱文化"。对"三俗文化"的界定要本着谨慎宽容、辩证的、历史的原则。弘扬正能量、传播主旋律、抵制"三俗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高校图书馆文化在构建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作用,着重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家文化"、"jing文化"、"情感文化"、"服务文化"、"素质提升"等几个文化板块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3.
当前,文化"走出去"已提升为国家战略。文化究竟该如何"走出去",文化"走出去"应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文化"走出去"该向何处转型,这是文化"走出去"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走出去"的模式1."注资"模式文化"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就要按照国际市场的要求去运作,按照市场的需要去开发、生产,精心选择文化产品的内容、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4.
华文出版"文化软实力"是指华文出版中贯穿并蕴含的"文化"价值与"文化"力量,大致应包括出版理念、出版思想、出版理想、出版文化、出版理性、出版管理之道、出版品质、出版形象、出版价值观、出版哲学等。本文通过对华文出版"文化软实力"的要义分析,指出出版质量是华文出版"文化软实力"的基石,并为华文出版"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出了借鉴策略。  相似文献   

5.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和福柯的"全景敞视主义"理论为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文化领导权"和网民的文化权利保障提供了思想源泉与理论基础。用"文化领导权"和"全景敞视主义"理论诠释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权力基础和公民隐私权、知情权、文化共享权、文化表达权等文化权利基础,力图更好地解决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中的困惑,诠释网络文化安全治理权力与民众文化权利基础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我国网络文化安全治理提供合法性依据,进而提出解决网络文化安全治理问题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化·文化现象·文化人如今,说到文化我就有些纳闷儿,什么是文化?越来越看不清楚了,或许是老朽了,越发糊涂了。几个小妞,屁股扭一扭,就是文化,美其名曰"文化节"。这也是文化,那也是文化,泱泱大国,无处不文化。新文化、旧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前卫文化、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家族文化、饮食文化、服装文化、花鸟文化、建筑文化、社区文化、街道文化、企业文化、官场文化、家庭文化、网络文化、夫妻文化、性文化、居家文化、阳台文化、床上文化……只要是事物均可称"文化"。自打旅游业兴起,各地的"文化"就争  相似文献   

7.
李兴仁 《新闻知识》2007,(10):74-75
长期以来,舆论界和学术界对电视这一客观的文化存在及其文化身份给予了种种感性或理性的界定:"电视文化是通俗文化"、"电视文化是消遣文化"、"电视文化是娱乐文化"云云。但是,任何一种单一的说法都不足以定义电视文化。同时,对于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8,(3):40-46
近年来,《我是歌手》、《蒙面唱将猜猜猜》、《天籁之战》、《梦想的声音》等音乐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成为电视荧屏上一道不可忽视的独特风景。音乐真人秀节目的语境粘连与文本阐释透射着"文化杂糅"的种种表征,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等不同文化样态进行混杂、交合与碰撞,并生发出新的意义。本文借鉴后殖民理论学者霍米·巴巴的"文化杂糅"理论,通过历时性视角呈现音乐真人秀节目的文化轨迹,认为音乐真人秀"文化杂糅"经历了从突显精英文化到强化草根文化,再到倚重精英文化,直至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融合共存的历程。"文化杂糅"的过程蕴藉着"他者"想象,"他者"作为关照"自我"的一种参照对象,把"他者"纳入音乐真人秀节目自我地域的范畴,并进行创生糅合,既可以借鉴"他者"的优秀成果,又能够检视"自我"的文化境况。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文化"着地"就是使图书馆文化与组织结构、战略、服务流程、服务制度等互相契合的过程,探讨图书馆文化"着地"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图书馆文化"着地"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文化"着地"三步走策略:"看得见"、"触得着"和"自己做".  相似文献   

10.
东西方对于青少年亚文化的研究中,为了避免纠缠于"青少年"这一概念界定的暖昧性,以上世纪70年代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为代表的青少年亚文化研究者从"阶级文化"的角度出发,将青少年文化建立在一个同统治阶级文化对立的位置;并通过将同"青少年"相关的"音乐"、"风格"、"生活方式" 等符号表意结合、拼起来,呈现出一种青少年文化对于主流霸权文化的抵抗态度.  相似文献   

11.
南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楚文化的摇篮、汉文化的发祥地,曾孕育了举世闻名的"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商圣"范蠡等历史名人,汇聚了中国楚汉文化、医药文化、衙署文化、曲艺文化、玉雕文化等丰富的精品文化资源,构成了不可多得的"文化标本"。此外,南阳现代文化也拥有巨大的资源优势,以二月河、周同宾为代表的南阳作家群都享誉中外。读书塑造城市的精神和气质,决定市民的素质和修养。近年来,南阳日报以"推动全民阅读、打造书香南阳"为己任,先后组织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社会反响强烈的读书活动,荣获"全国百家读书媒体"等荣誉称号,其开展的读书月活动也入选"河南省全民阅读活动优秀项目"。  相似文献   

12.
具有数千年传统的中国文化在其独特性、影响力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上,足以成为欧洲文化、美国文化之外的"第三极文化".依托"第三极文化"、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中国电影文化,可以构成欧洲电影文化和美国电影文化之外的"第三极电影文化".提出"第三极电影文化"构想,旨在使中国电影真正成为"第三极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弘扬和传播"第三极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和民族精神,在提供休闲娱乐、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中重塑全民族文化自信,建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要使代表和反映"第三极文化"的电影作品真正走向世界,为世界观众所共享,使其与欧洲电影、美国电影及其他各国电影一起为构建和谐的世界文化、建设人类美好精神家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2010,(3)
审读员:陈德魁(执笔)、卢愚、刘荣庆、钱之强、杨若文、王扬 审读样本:2008年1-10月<西安晚报> 审读时间:2008年10月 文化报道和文化版块是<西安晚报>的传统强项,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是晚报的一张名片.2008年年初改版后,在整合、充实原有"文化新闻"、"娱乐新闻"、"文化纵横""收藏天下"、文艺副刊等版块基础上,增加了"西安地理"、"艺术视窗"、"长安节日文化纵论"等版块和栏目,向历史、地理、民俗、文化遗产等更广阔的领域,拓展文化报道的视野,增加文化版块的容量,并在新闻版块增加了对文化新闻的关注,从而使晚报文化版块的"形"和"神"都有了值得称道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兰台世界》2016,(Z1):53-54
<正>档案馆是人类文化的大容器,是不同时代、不同层次、不同领域文化在这里集聚、融合形成的档案文化多元发展的成果,它不仅有"真"的价值,也具有"美"、"善"的真谛,是一种社会文化意义上的情景存在。档案馆文化是档案文化与多种文化的统一,包括围绕经济生产、军事政治、生活方式和国际事务以及建筑、设计等而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一、档案的文化属性从档案的起源看,它是一定文化背景下  相似文献   

15.
钱静 《浙江档案》2012,(7):18-19
档案是人类发展进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是"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随着中央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文化强省"、"文化强市"要求的提出,随着档案事业"两大战略"的推进,挖掘档案的文化属性已成为档案部门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金华市不断加大开放、开发档案文化资源的力度,努力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档案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6.
公共文化服务如何高质量发展既关乎"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向,也与十九大确立的2035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中期目标息息相关。文章梳理"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新环境、新挑战,认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观念、新路径,重点关注推进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均等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以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问题,擘画"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提品质、优效能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档案文化要打造成广泛的、大众的、流行的文化产品,只有认识档案文化作为文化"根"或"核"的独特意义,才能在文化大发展中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创造出档案文化大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美国的电影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美国电影深受各国的喜爱,殊不知美国电影在向全世界输出的过程中藏匿着其对各个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的想法。本文主要从"文化霸权"理论的概述、美国电影"文化霸权"的表现、美国电影"文化霸权"的危害、应对美国"文化霸权"的策略四个方面分析美国电影中体现的"文化霸权",以期让国人对美国文化渗透引起警惕,对我国电影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2003年3月份,<深圳晚报>创办了一块新版面--"文化评坛",领导安排我负责编辑工作.所谓"文化评坛",即立足"文化",着眼"新闻性",抓住文化事件、文化观点、文化现象、文化话题、文化人物,等等,以"评"为主要手段,加以分析、述说、透视、访谈……目的只有一个--办出一定深度和可读性,力求赢得一定知名度.  相似文献   

20.
张培琼 《今传媒》2016,(1):116-117
本文从"春晚"所呈现出的年俗文化角度入手,通过对"春晚"的来源及发展历程、新年俗文化的特点、"春晚"所具有的"新年俗"文化品格及观众对其文化心理解读的综述和深入分析,探讨了"春晚"在当代"新年俗"文化构建中的意义,并指出近年"春晚"存在的问题,对"春晚"的未来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