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优秀男子400米跑运动员速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6,7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选手全程和分段成绩进行分析,揭示当今世界男子400米跑速度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认为,运动员绝对速度能力、保持高速跑的能力以及匀速跑的节奏,是训练工作中应抓好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优秀的校男子短跑运动员在百米加速段落的速度、步长、步频的比较以及全程跑有关指标的分析,揭示高校男子短跑运动员比赛全程及加速段落运动学特征,步长、步频的差距,并提出相应训练建议以利于对运动员的加速能力进行检查与评定,以提高高校短跑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3.
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百米后程跑减速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耀康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4,18(1):61-67
采用高速摄影和影片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途中跑和后程跑的支撑阶段等技术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技术动作变形、单步支撑时间延长、步频下降等因素,是导致后程跑减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5.
6.
7.
步长与步频是决定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步长与步频何者更重要却又是一个百年的辩题。长期以来,广大学者围绕着步长、步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激列的辩论,至今仍无取得令人完全信服的研究结果。由于,不同的研究者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指标、研究方法各异,因而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
朱继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6):53-57
世界优秀男子400m短跑运动员平均最高速度产生在50—150m段落,速度明显下降发生在300m处;在300—350m段落,几乎所有运动员步长降至最短,冲刺阶段略有回升;大部分运动员步频在50—100m段落增大至最高水平,然后逐渐下降。步频与步长呈高度负相关;年龄与步长呈高度正相关;最高速度和速度耐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最终成绩。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时中国“六运会”百米决赛前名6运动员与第二十四届奥运会、第三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百米决赛前6名选手的某些参数的对比分析,找到我国运动员与国外优秀选手的主要差距,并分析了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技术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的起跳技术参数,进行SSPS数据处理,发现我国优秀选手在助跑速度和腾起角上与国外优秀选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腾起初速度却无明显区别.提出在目前训练水平无法大幅度提高助跑速度的情况下,可适当地增大腾起角度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1.
12.
顾旭锋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10):28-28,59
运用统计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对世界优秀男子200m跑运动员的各分段50m成绩与总成绩进行分析。揭示各分段50m与200m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当今世界优秀男子200跑运动员速度分配的基本特征,为提高我国男子200m跑运动成绩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世界优秀女子400米跑运动员的全程速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世界优秀女子400米跑运动员速度分配的特征,为提高我国女子400米跑运动成绩和改进训练方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动态分析法、数据统计法、因素分析法对参加第6,7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400米决赛运动员的50米分段时间、平均速度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应延长400米跑的加速时间;8个50米分段的标准差越小匀速跑的能力越强;最快和最慢50米分段的时间差与运动成绩显著相关(P<0.05)。通过分析第1名的分段时间与2~8名的分段平均时间发现,第1名运动员启动速度较快,第2分段控制速度,第5,6分段速度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参加27届奥运会男子400m决赛8名运动员的全程技术进行分析,从运动学角度找出优秀男子400m栏专项比赛的特征,为我国男子400m栏专项训练提高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影片解析与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法。将辽宁省5位女子800米优秀选手在第7届全运会800米跑决赛中的分段时间与速度节奏,全程步频与步频指数,全程步数(步长)与步长指数,单步时相结构,步幅结构,支撑技术,摆动腿与臂的技术等,与国内组与国外组选手进行对比,从而揭示出她们的共性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世界优秀100m短跑运动员的速度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使用激光测速仪(LAVEG SPORT)在1996 年奥运会和1997 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对参加100 m 短跑比赛的世界优秀运动员进行了全程速度测量。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比较了不同水平组男、女运动员速度参数之间的差异;对运动成绩与速度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对运动员成绩的速度参数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可帮助教练员和运动员进一步深入地认识短跑的速度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世界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200
m跑全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参加第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200m跑决赛运动员的全程进行了分析,并找出其训练的重点和薄弱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优秀女子400m跑运动员长期的跟队调研和大量的数据统计结果,总结出以身体素质训练为基础,心理素质训练为重点,专项训练为核心,生理生化监控为依据的训练体系,为我国优秀女子400m跑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多年系统的游泳比赛技术监测采集游泳比赛途中游各项技术数据,以世界综合排名前100名运动员成绩为划分依据,研究女子100m蛙泳、200m自由泳运动员途中游分段速度、划幅、划频、游速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在女子100m蛙泳和200m自由泳中,世界优秀运动员均呈现快划频的趋势;在对成绩预测中,通过运动员的划幅、划频比较容易预测运动员成绩增长情况和上升空间,即在成绩相同情况下,运动员划频慢,成绩提高幅度大;对10名优秀女子100m蛙泳运动员的途中游个性研究和多年成绩分析表明,她们划幅、划频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蛙泳优秀运动员相对集中,运动员年限也长;在对女子200m自由泳优秀运动员的途中游个性研究和多年成绩分析结果表明,与蛙泳不同,200m自由泳运动员个性化不是非常明显,优秀运动员相对保持高水平成绩年限少,运动员分散,说明自由泳运动员的各种能力和水平更趋于一致,优秀运动员保持高水平的能力要求更高;蛙泳对运动员的身高要求最少,而技术要求最高,是适合亚洲人的一项运动;运动员出成绩后保持高水平年限长,符合经济学原理;蛙泳项目一直是亚洲的强项和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