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的语文课偏狭为文学作品欣赏和研讨,窄化为文学课;有的语文课泛化为大文化课,或是成为班队活动,综合实践课,以活动和生活中的体验化简了语文学习;有的语文课安排过多的非语文活动,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有的语文课设置大量的课外内容,课堂成了成果展示厅和资料交流会,弱化了语文本身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语文之所以叫语文,是因为它不仅可以完整理性地表达文化,而且是弘扬个性、匡正人本的工具;而人文说通俗点就是让文化具有人的气息,或是人要有文化的底蕴。语文课就是让学生能在经典文学中体会人的情感美、理性美的一个媒介。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是门什么样的课?这个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我认为倒是最重要的问题。目前的现实是,我们给语文课赋予的任务太多,思想教育啦,普及文化科学知识啦,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啦,文学熏陶啦,审美欣赏、文学创作啦,等等。这样,语文课的内容就太杂,要做一个很称职的语文教师就很难。我个人认为,语文课不应该承担这么多的任务。语文课的任务只能为两个:一、传授中国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培养正确使用中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二、进行文学熏陶,培养文学欣赏与文学创作的能力。第一任务决定了语文是工具课。第二任务决定了语文是文学修养课。…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文化精神可以为当代中国文学的价值建构提供一种有效的参照。基督教文化不仅仅是“罪感”文化,更是“爱感”文化,它的“博爱”之情与“谦卑”之心有助于提供一种接近于文学本质的“博家现实主义”;基督教文化是“普世”性文化,它的“普世观”有助于提供一种走出中西对峙模式、实现文化融合的领带和思路;基督教文化对称漫全球的“后现代”思潮作出了神学回应,立倡一种“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有助于提供一种后现代主义发展的新向度;基督教文化不是律法性的“审判”文化而是恩典性的“赦罪”文化,它的宽恕与宽容有利于提供一种切实促进文学繁荣发展的宽容性批评原则。  相似文献   

5.
新语文课标认为语文属于人文科学,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本性。如果以全面塑造学生人格为教育己任,语文课则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在我们民族历史长河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文学都给人以希望和勇气,使人们的精神和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保证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从而营构特殊的人文语境,促进人们人格的高扬与文化品质的发展。一个没有文学的民族和社会是不可思议的,而没有语文的教育则必然是一种不健全的教育。语文课肩负着培养学生文化品质的使命。为此,语文课利用三种课型,培养学生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抓阅读教学将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还有助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德育、美育教育;通过朗读训练,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是什么?不同的人可以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无论哪种答案都有三种不容忽视:第一,语文课是以学生语文学习活动为主的课;第二,语文课是由人来组织、生成、建构和推进的课;第三,语文课是最具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特征的课。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说,语文课是教师生命流淌的地方,学生生命创生的地方。它应该是鲜活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长期存在忽视文学教学的现象,许多语文教师把语文课仅仅看成“工具课”,主要传授语文知识和技能。语文课中的文学教学是加强语文课人文性的主要载体,因此,改进和加强文学教学,这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吾慕平 《师道》2007,(7):55-55
1.语文:顾影自怜。语文作为一个基础学科,应该为其它学科、为科技文化的传播服务,但现在的语文课文学味太重,风花雪月的东西太多。  相似文献   

10.
怎样才能把.语文学好?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关键在语文教师。语文教师必须真正懂得语文课程的教学规律,加强自身的语文素养,对文学有一种真正的感悟,才能把语文课讲好;而老师讲好语文课,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前提。让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学好语文,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语文属于人文科学,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本性。如果以全面塑造学生人格为教育己任,语文课则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在我们民族历史长河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文学都给人以希望和勇气,使人们的精神和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保证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从而营构特殊的人文语境,促进人们人格的高扬与文化品质的发展。一个没有文学的民族和社会是不可思议的,而没有语文的教育则必然是一种不健全的教育。语文课肩负着培养学生文化品质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诗歌教学策略张厚感近年来,文学教育似乎在升温。1959年报刊上开展“怎样教好语文课”讨论,提出“反对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现在看来,前者很中肯,后者虽有针对性,但有负面影响。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文学教育受到削弱,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必须要有语文学科的特色。语文的文学性、趣味性不可忽视。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意味着真情与个性的消逝,文学与文化的流失,想象与创造的衰退,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滑坡。学生不喜欢语文课,就将语文教师推入尴尬的境地。我以为与其说学生不喜欢语文,还不如说不喜欢语文教  相似文献   

14.
马树红 《文教资料》2014,(34):175-176
初中语文课堂上出现了一些极不具“语文味”的现象,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种种表现都让语文课严重失真。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课堂,重新把握语文课的实质,挖掘语文课的内涵,定位语文的标准,致力做好五个方面:一是关注学生重视语言文字的把握;二是注重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三是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积淀;四是引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悟;五是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温芳 《广西教育》2007,(6B):36-36
语文课上文言文时,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偏重字词句的详细讲解与死记硬背,偏重于对文章内容进行先人为主的分析。一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品尝到其中的文学韵味和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6.
持续几年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已经“冷场”了,但热闹过后似应有个沉淀,本文算一个不像样的答卷吧。  一、偏了语言学,应重视文学  多少年来,现代中国语文教育一直有意无意地躲避着文学,文学在语文教育中一直背着骂名。“把语文课上成了文学课”是流行于语文教育界的贬义语,语言(言语)学才似乎是语文教育的正统;“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的口号一直“广泛深入人心”。50年代语文教育的大讨论,似乎是“语言学”派胜利了,80年代的“语言文字训练”浪潮盛极一时,至今仍然热火朝天——这有对的和有效的一面,实际也是“语言学”…  相似文献   

17.
论大学语文课的德育功能东北师大杨卓全国高等学校开设大学语文课已10余年。教学实践表明,大学语文不仅担负着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智育功能;增强大学生的审美情趣的美育功能;更担负着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操的德育功能。它是富有多种功能,全面育人的一门重要课程。中国...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大学语文课的教材编撰结构、教学知识点和授课模式应着眼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教材编纂应以文学历史为纲,精选各历史时期代表作家和作品,为学生搭建文学发展史的框架;教学知识点应有别于普通大学语文课和中学语文课:授课方式应注重学生参与,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课上讲授与课下活动结合起来,使高职大学语文课成为一门集实用性、工具性、专业针对性、文化修养性为一身的新型课程。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语文课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就必须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诗歌是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含蓄、生动形象,富有节奏和音乐美,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所以,诗歌教学是中学文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文学的文化特质源于对传统文学进行的文化审视和文化改写。表现在: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和接受者都是网络文学文本的制造者和发布者,二者享有平等的话语权;网络文学消解了接受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读者获得了更大的能动性和自由度;网络文学将传统的被鉴赏的文学改造成了被浏览的文学。所以,网络文学是网络文化向传统文学渗透,对传统文学进行改写,既体现了网络文化精神,又体现了文学审美特点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