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蚊子和狮子     
有一天,一只骄傲的蚊子遇到了一头大狮子。蚊子对狮子说:“嘿,别瞧你是百兽之王,可我偏要吸你的血。”  相似文献   

2.
动动脑筋     
动动脑筋一、对面握不到手在两间相连的房屋里,取一张普通的报纸铺在地上,俩人都对面站在这张报纸上,虽然近,却握不到手。这是何故?二、果真“难不倒”阿山请“难不倒”写寻马启事。“难不倒”问何时丢的马.几匹马?阿山说:“是去年也是今年,是一匹也是两匹。”“...  相似文献   

3.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发现儿子患上了一种成长顽疾——一喜欢和人“较劲”。可悲的是,较劲的对象主要就是我——一个专门搞教育的研究者。我要他向东,他偏要向西;我要他学习,他偏要去玩;我要他吃饭,他偏要玩手机…有时担心自己会失去耐性,发生“擦枪走火”的事件。面对在“甜水”中“泡”大的孩子,家长有啥办法呢?  相似文献   

4.
引:古训与细节管理抓航空公司的效益,需要“聚沙成塔,集腋成裂’,“积水成渊”;抓安全则要防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而这两项工作均需要从点点滴滴做起,需要“水滴石穿”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细微的点点滴滴经过汇聚,便奠定了大事情的根本。事情的成败往往由于部分小小的问题而决定。在安全和效益方面,应“循其道而行之、寻其道而改之”。然而,我们往往对以上古训已习以为常、熟视无睹。  相似文献   

5.
古代隐逸诗经历了从“招隐”到“寻隐”的转变,唐代名家于“寻隐”诗几均有所作。贾岛《寻隐者不遇》作为唐人“寻隐”之冠,受到古今选家、评家和哲人的关注。将《寻隐者不遇》置于唐人“寻隐”诗和历代阐释史的双重视野中,对其走向现代之路作了全面考察。这对于让古典诗歌走进现代人的心灵,永葆其诗意青春,不乏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最原始的度量衡“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这是古书《大戴祀记·王言》中的记载。其中,“寻”乃是古代长度单位,一寻为八尺。由于量高度时需侧身展肘,而且两臂不可能完全与地面垂直,故不足一寻.只算七尺,古人谓之“仞”,当然,古代的尺比现代的短。在具体...  相似文献   

7.
智乐园     
古时侯盲个秀才很盼明,一天旱上.他刚超床,外面来了一个农民说自己丢了马,词求他写张“寻马自矽’.秀才间邀:“你曲马垦什么时侯丢的?”农民答:“不呈去年闭足今洋.”又问:“你丢了几匹马?“农民自。“不垦一匹出是丙匹。,’秃才臼加忌汝,侄写宙一张”寻马启事”.马很抉就找到了.”你知道农民的马是什么时候丢的,丢的是什么马吗?1、图中的公共;气车面向什一面没有门.而我阑的大通卅则义是靠右仰】行映.一门总是在司机的右手方向,因而可推出公共汽车是从卜壮向八的2、库克是警察、史密斯是木匠.卡特是农民。米勒是医生3、马是年三-卜的晚上丢…  相似文献   

8.
《远大前程》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晚期一部优秀的教育小说,它是围绕主人公匹普的发展历程进行描写的。匹普的成长过程可理解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也是匹普幻想着不同的“远大前程”,直到这些“远大前程”都幻灭的过程。匹普由天真到虚荣,最后幻想破灭内心成熟的过程,也正是他学会折衷的过程。匹普在磨难中学会了“折衷”,在“折衷”中实现了自我成熟。  相似文献   

9.
卢传会 《现代语文》2002,(10):39-39
《现代语》2002年第5期刊载了云南大学新闻中心编辑冯皓的一篇关于冀鲁豫一带农村方言中男子讨老婆有“‘xin’媳妇”的说法的章。与此类似的是,苏北与鲁南交界的一带,有“寻‘xin’人”(姑且用“寻”字)的说法,即妇女死了丈夫,去另找一个男人,一起过生活。但是,这里的“寻人”两个字的读音都接近于普通话中的阴平。而冯皓中“寻”的读音是阳平,可能是按普通话的读音来加的。  相似文献   

10.
同样的话,诗人偏要变个法子说。就说“愁”吧,人恐怕都是有些感受的,多数人的表达是:“愁”、“真愁”、“愁苦”、“忧愁”、“愁闷”,如此而已。看看大诗人李白的“愁”——“白发三千丈,  相似文献   

11.
计、虑、谋、图、求、寻、觅 “计”本义是计算、算账,引申为盘算、思谋.与“虑…‘谋…‘图”同义,区别如下:“计”是个人心里盘算、计划,如《触龙说赵太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虑”是反复思考、深思而熟虑.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图”是考虑而后图求,如“弃旧图新”;“谋”是磋商、谋求,如《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图”“谋”都有“求”的意思,但“图”没有“磋商”的意思,所以“不谋而合”不说“不图而合”。“求”可表示“寻求”,如“缘木求鱼”.与“图”“谋”同义;也可表示“寻找”,如“刻舟求剑”,与“寻”“觅”同义。“寻”多用于找物,如“寻向所志”(《桃花源记》);“觅”多用于找人,如“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不过.这种区分并不十分严格。  相似文献   

12.
《卖炭翁》一文中有“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一句,多数学生对此叙述不太理解,究其原因,一是对唐代的长度单位了解得不够,二是不了解唐代“宫市”的实质。所谓“匹”,古今长度是不同的。现在的“匹”,一般是十丈,而唐代规制,布帛每匹长四丈,宽一尺八寸。半匹,只?..  相似文献   

13.
日前,笔者曾看到某校教师评价校内干部的表格(表格内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备注”等项目),发现一个看似平常实乃异常的现象:多数教师的选择,要么均是“优秀”,要么均是其他,有区别的很少,而且几乎看不到有什么“备注”,更有甚者,表格一律“留白”,选择“弃权”。而由统计结果得知,干部们最终“平分秋色”,难分伯仲。教师们“一视同仁”的“义举”,很耐人寻“问”。  相似文献   

14.
有一天,一匹如火如荼的红马驹、一匹如雪赛玉的白马驹和一匹乌黑发亮的黑马驹在一起,谈起了自己父辈的光荣历史。红马驹得意地说:“我父亲千里赤兔马曾随大刀关羽将军南征北战,冲锋陷阵,屡立奇功,人们为了表扬他的功劳,在关帝庙还为他塑了像,我以后也会成为一匹千里马的。”白马驹骄傲地说:“我父亲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敖闰的三太子,曾辅佐唐僧西天取经,降妖伏怪,历经千辛万苦,终成正果,毫不夸张地说,我也会成为一匹龙马的。”黑马驹却羞涩地说:“我父亲平平凡凡、普普通通,一辈子默默无闻,给人驾辕拉车、驮物负重。但我相…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一切知行活动离不开“思维”,而“思维”又始终以“意象”为内容。它初由“观察”与“记忆”的两大支柱丰富“意象”,再由“联想”与“想象”的两大翅膀拓展“意象”(多),然后由“形象”与“逻辑”(二)的两大思维运作“意象”,最后由“综合思维”统合“意象”(一(○)),以发挥最大的“创造力”。如此周而复始,便形成“多”、“二”、“一(○)”的螺旋结构,以反映“意象系统”。而这种结构或系统,不但可在哲学层面寻得它的依据、文学层面考察它的表现,也相应地可在美学层面找到它的归宿。  相似文献   

16.
有些成语往往是由两个大致相同的并列短语组成的,因此可从一个短语中的某一个字类推出另一短语中意义和用法大致相同的字。如“循规蹈矩”就是由“循规”和“蹈矩”两个短语构成,其中“循”、“蹈”是“依照、遵守”一类意见的“同类字”,所以由“蹈”就能推出直是“循”.而不是“寻”,否则,“寻”和“蹈”两个字的意思就不一致,整个词语意思令人费解。有些  相似文献   

17.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想有疑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从课题上寻问题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课题进行分析思考,就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小说《祝福》里祥林嫂向“我”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我”只好支梧其词,恐怕自己的回答“于她有些危险”。“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正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其中“正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一句,课本未加注释。可是学生却不肯轻易放过,总要追问:这“教育家”究竟指的是什么人,为什么他要说这个对于“偶尔的事”。“偏要细细推敲”的人是生着神经病。最近,我在鲁迅的作品里,见到下面几节文字:  相似文献   

19.
高二文理分科而重新组成的新班级,特别是民办学校高中的“拼盘班级”,其学生素质较差,更有一部分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自由散慢成性,劣习难改,毫无纪律可言,真像一匹匹野马,放纵不羁。将这样一些“乌合之众”拼凑在一起,班级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下面谈谈建设一个良好学风的集体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画里画外     
爆料三人组
  爆料人:古噜噜
  周末,编辑部正在聚餐。突然,“嘟嘟嘟……”我们接到了老编的电话,被传唤回编辑部加班回信!此时,大雨倾盆而下,我们急忙打车赶回编辑部。下车后,老叔发现手机不见了,断定一定是落在出租车上了,便叫大家一起冒雨狂追出租车,一边追一边大喊:“师傅,停车啊……”狂奔了一百多米后,师傅终于停下了车。匹匹率先赶到,刚要讲话,却被老叔拦住了!此时,我发现老叔左手正握着手机。司机问怎么了,匹匹支支吾吾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叔憨憨地笑着说:“师傅,雨大您慢点开车啊!”然后调头就往回跑,剩下匹匹在原地傻站着。这两天,匹匹情绪不太好,他表示再也不想和老叔一起坐出租车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