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田 《家教指南》2006,(9):26-27
再过一年,6岁幼儿就要上小学了,适应小学生活需要孩子的身体素质、生活卫生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各方面都有相应的进步。那么,孩子上大班这一年就要早早地为孩子做全面的准备了。  相似文献   

2.
吕燕 《山东教育》2007,(6):24-25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道路上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由于活动环境、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厌学等不适应现象。因此,孩子是否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是关键。那么如何让孩子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这需要幼儿园、家庭和小学共同重视、  相似文献   

3.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担负着培养孩子健康成长、尽快成材的重任,意义之重大、使命之神圣是不言而喻的。《学习的革命》中有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这段话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4.
马海霞 《辅导员》2014,(14):105-105
现在的孩子家境不错,衣食无忧,但对学习和生活有不少的疑惑和抱怨。父母平时工作十分忙碌,无暇顾及到孩子的学习生活,甚至根本静不下心来,与孩子交流。说轻了,或者说不到点子上孩子根本不在乎;说重了,或者一顿暴打,更是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怎样帮助孩子们快乐地成长?我们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又一个的名人、哲理小故事告诫孩子,还可以把自己小时候经历拿来跟孩子分享。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住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这段话告诉教师:在不同观念支配下的教育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甚至对人生的态度。同时,也明白无误地警示教师应该让学生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氛围中生活。  相似文献   

6.
假日之约     
假期是孩子最向往与期盼的日子,特别是暑期有近两个月的时间,孩子可以开心快乐、放松轻闲地去玩,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往往在这充裕的时间里,孩子更多地或沉迷于看电视、玩游戏,或整日疯玩,这些都破坏了平日正常的生活节奏、生活规律以及生活习惯,是家长担心与烦恼的事情。那么,怎样来科学合理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提高他们的假期生活质量呢?我们不妨从以下两方面来人手。  相似文献   

7.
有了孩子的妈妈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当孩子一旦喜欢看书听故事后,就会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地一遍遍缠着你讲故事、看图书,如果家长想敷衍了事,孩子就会毫不客气地指出:“讲错了。”许多家长由此认为自己的孩子太缠磨人。“书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拥有了书就拥有了整个世界”,当孩子小的时候,思维还比较简单,整个的生活就是一个童话世界,因此色彩鲜艳、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和图书就成为他们认识社会、感受生活的最好教材。所以,可不要小看了和孩子在一起看书的时光,只要能够有效地利用读书时间,抓住教育契机教育引导孩子,就会有很大收…  相似文献   

8.
徐勤玲 《家长》2009,(4):30-31
如何利用好闲暇时光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当孩子处于闲暇状态,自由自在地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时,他的个性、兴趣和内在的天赋才能逐渐显露出来,从而发现真正的自我。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内心充溢着幸福愉悦的感觉,自然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快乐的孩子总是健康、好学的孩子,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合理充分地利用闲暇时光,使闲暇时光丰富多彩有意义,让孩子尽情享受闲暇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徐小七 《小学生》2010,(10):36-3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孩子学习、生活的一种动力,有了兴趣,孩子才会积极地去探究、去接受新事物。  相似文献   

10.
《山东教育》2003,(21):127-127
关于青少年的素质和他们的成长环境,我总觉得现在学生的生活从童年起就太单调了。80年代以前许多家庭都有三五个孩子,父母收入不多,但孩子们都健康地生活、成长着;而现在家家都一个子女,父母收入多了,而且主要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反倒什么怪毛病都来了。我记忆中的童年生活特别丰富多彩,尽管那种早期教育是“杂烩”式的。  相似文献   

11.
渠彦超 《家庭教育》2007,(5X):26-27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令很多年轻的父母无暇亲自照顾、教育年幼的孩子,因此许多老人担负起了照顾、教育第三代的责任,但是由于经历和观念的不同,特别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老人和年轻父母之间常常因为照顾、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同而产生矛盾,在这些矛盾产生和解决的过程中,又常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正在形成的行为习惯、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进一步影响他将来参加社会生活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何雅君 《学前教育》2007,(10):55-55
弗卢姆在《父爱的艺术》中谈到:“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的路”。父亲具有的勇敢、独立、果断的个性品质.在亲子活动中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孩子的教育却大都由母亲承担着.对于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3.
飞翔在长空中的鹞鹰,当它们还是一只只雏鹰时,“鹰妈妈”就会把它们带到悬崖边,把它们一个个赶下悬崖,迫使它们展翅飞翔,开始独立地生活。生活在雪地里的狐狸,当它们还是一只只幼狐时,“狐狸妈妈”也会把它们带到窝边,把它们一个个赶出洞穴,迫使它们迎风斗雪,开始独立地生活。我联想到现在一些年轻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他们不正是缺少了“鹰妈妈”和“狐狸妈妈”育子的胆略和气魄吗?他们对独生子女溺爱,总是千方百计地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的吃穿。他们事事顺从孩子,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什么时…  相似文献   

14.
孩子的活泼、淘气劲,往往让人觉得天真、可爱、富有生命力与创造力。然而,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的优越感越来越强,一些孩子身上表现出的“孩子气”,则让人深为忧虑。   一曰“娇气”。在一些家庭里父母过分地溺爱孩子,养成了小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这些孩子在生活中毫无动手能力,更不要说独立完成某项任务。他们如同温室里的花草,经不得阳光照射和风吹雨打,一旦有挫折,便失去了信心,没有了前进的勇气。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   二曰“傲气”。家庭的优越感与家里有意无意地捧为“掌上明珠”,使一些孩子…  相似文献   

15.
朱月燕 《家庭教育》2013,(11):17-17
孩子上了初中,自然与小学时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有了较大的差别。早上起得更早,放学更晚;学科多了,作业比以前多了。每当看到孩子做完作业疲惫的样子,我就心疼地唠叨:马上洗漱,动作要快,早点上床睡觉,保证睡眠,睡不好会影响学习,也会影响发育……每每看到孩子上床、关灯后,我便欣慰地离开孩子的房间,做自己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夏轶轩 《家庭教育》2009,(10):26-27
在交通和通讯日益发达的今天,孩子的舞台会变得越来越大。很多孩子会像夏轶轩同学一样离开父母的怀抱。到别的国度,甚至是地球的另一边,去学习和生活。独立生活会带来很多挑战,但也不乏有趣的故事发生。无论怎样,这都是不错的经验,因为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长大了,不是吗?  相似文献   

17.
一、科学合理地制定生活制度,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3岁前的小儿童,从自由自在的家庭进入到有约束、有规律的集体中,从家中的“小皇帝”变为托儿班中的“普通一兵”,这种较大的变化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适应的。因此,为孩子们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顺利地过好集体生活,使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得快乐幸福,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入园后,每个生活环节都要进行培养,要让孩子对自己喝水、洗手、睡觉、大小便感兴趣,这种自我服务习惯的培养,对儿童独立性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何金慧 《山东教育》2004,(33):40-41
家长希望孩子将来“成大器”,愿望无疑是好的,但毕竟能如愿的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孩子注定将平凡地度地一生。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让孩子在努力成才,积极进取的同时,保持一颗“平凡心”,客观地、理性地、勇敢地面对将来可能遇到的困难,挫折和不如意,在平凡中享受生活、拥有快乐。  相似文献   

19.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活泼,能无忧无虑地学习和生活。可是,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孩子总是哭丧着脸,老担心有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会发生,整天烦躁不安,常常莫名其妙地感到着急、紧张和恐慌。由于心神不宁,他们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常做噩梦,更不能集中精力听课、学习。这些孩子的表现是过度焦虑引起的。如果不及时消除孩子的焦虑心情,长期下去会造成孩子性格上的畏缩、内向,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过度焦虑呢?孩子产生焦虑的原因主要有:1.缺乏安全感。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严厉和粗暴,一旦孩子做了…  相似文献   

20.
李菊 《教师》2010,(23):8-8
一、幼儿教育时不我待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有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极大地影响了幼儿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年轻的父母望子成龙,缺乏正确的教育常识,普遍存在着顺从迁就,娇宠放纵多,严格要求少,正确诱导少,又害怕孩子吃亏、受委屈、受挫折,结果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和不畏挫折的品格,形成追求生活享受、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性、自私等不良品格,阻碍了良好品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