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象学“回到事情本身”的全新视角,呼唤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当前,受到传统观念、教学模式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教学建设在教学主体、教学技术、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空间等方面呈现出脱离生活的倾向。要使教学达到本真,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承担“替代父母”的教育职责,营造“体验生活”的教学情境,发挥“教育机智”的内在魅力,建立“教学反思”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替代父母关系"是当代现象学派代表人物范梅南提出的新型教育概念,也是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教学关系的进一步理解。"替代父母关系"的提出有其特殊的背景,而教师成为"替代父母"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替代父母关系"思想对我国教育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科教育学”是一个正在兴起的教育学领域,它的研究对象是学科教育。从经验、知识与学科的关系上分析,“学科教育学”研究的学科应该既不是纯知识体系的学术学科,也不是研究学校中的所有教学科目,而是对学校中知识取向的、有较为明确逻辑体系的教学科目。因为这些“学科”的教育中才有共同的规律,在逻辑上才有可能建立独立的”学科教育学”。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有明显肢体伤害的“热暴力”,“冷暴力”因其隐蔽性而被大多数家长所忽视。威胁恐吓、侮辱蔑视、不理不睬、包办替代成为亲子关系中“冷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一方面是受传统父母权威教育观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父母自身教育素养的不足和家庭中亲子沟通的缺失。走出亲子关系中的“冷暴力”,有赖于父母对“冷暴力”认识上的觉悟、自身教育素养的提高、自我情绪调节能力的提升及有效的亲子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5.
略论中国民族教育的本土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回顾教育学、民族学本土化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的民族教育也存在一个“本土化”的研究理念,其中双语教育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符合各民族社会实际的课程体系也将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一对最核心的人际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的,没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关系,教育关系便不能成立,教育活动便不可能产生。当教师的“独白”替代了师生的对话,当师生间的平等交流遭遇屏障,如何摈除物化的师生关系,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已成为迫切的问题。文章通过运用现象学中的“回到事实本身”的态度和“生活世界”的理念,在现象学的视角下使教师懂得如何更好的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如何以研究者的眼光来关注教育,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现象学教育学著作中的故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象学教育学是一门具有明显的实践取向的教育学,它致力于儿童养育和教育的实践。故事在现象学教育学的一些著作中,往往占据很大部分,这些故事不是被概念、定义固定下来的,它们是一个个充盈的、丰满而又真实的情境的再现,是“事情本身”的显现,这是现象学教育学的表现方式,也是现象学教育学中的“生活世界”和“回到事情本身”的体现,是对儿童与父母、学生与教师等的生活体验进行描述和解释。现象学教育学的这种全新视野对我们重新理解教育,理解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理解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们解决存在已久却悬而未决的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反腐败是人们都十分关心的话题 ,随着社会上反腐败的深入 ,教育在社会风气的败坏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应当如何克服教育对“腐败”的宣扬甚至是助纣为虐 ?这实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从教育思想中义利观的淡化、知识分子批判意识薄弱、制度建设的不完备和教育自身腐化对学生的影响四方面说明了当前的教育在反腐斗争中没有起到应有的净化人心的作用 ,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警醒的 !  相似文献   

9.
“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内涵以及建构,是一个值得反思和批判的问题。因为无论是在生命内涵,理解生命的方式,还是在以之为核心的教育学体系上,都存在诸多疑问。从根本上讲,“生命实践”教育学对待生命、实践的态度远离了二者的真义,从而使“生命实践教育学”成为“技术教育学”。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学科发展中的"制度"与"制度化"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制度”和“制度化”的角度,理解和探讨教育学科自身的形成与发展是论文的中心思想。为此,论文探讨了教育学科中的“制度”和“制度化”概念及其功能、教育学科制度化的基本过程和历史简述,并提出了对当前教育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制度性缺失的诊断及其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代理父母地位说:美国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主导理论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代理父母地位说曾经一度是美国高校与学生关系的法律基础.据此,高等院校处于代理学生父母的位置上,拥有对学生行为广泛的管教和处罚权力.随着这一学说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消亡,高校与学生的关系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代理父母地位说的盛与衰对处于转型中的中国高等教育颇有启迪意义,文中所提及到的学生权利的伸张、高等学校在调整学校与学生关系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司法机构在解决高校与学生纠纷过程中的若干判例都会引发我国高教界同行更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现代性框架下的“科学至上主义”情结,导致了教育学的科学性遭到质疑。教育现实的利益追求与教育学的生活价值追求正在发生矛盾。教育学本身理论的僵化,不能与时俱进,是教育学面临危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者”的本质诉求及其基本要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者"并非是一个由外在规范所构成的身份性概念,而是一个有其内在本质诉求的文化性概念。对人之成长的真正关怀的教育性意向以及对于文化在启迪人生成长方面所发挥作用的文化自觉使一个人成为"真正的教育者",这构成了教育者的真正本质。  相似文献   

14.
教学概念在教育学理论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我国学者所阐明的、目前在国内通行的教学概念,具有清晰的内涵和明确的外延,能够合理而充分地解释、说明、指导教学这种复杂的人类活动。这一概念的形成与科学化,走的是一条国际化的道路,它继承了中国古代教育中"教"与"学"统一的思想,吸收了西方关于教学的科学研究成果,借鉴了苏联教育学关于教学概念的阐释。教学概念的核心精神即在"教学"中"教"与"学"是统一的,只有理论研究或实践中着力有所侧重的情况,不存在"分"或"合"的问题,一旦真的"分开",则教学就消失,就不复存在。在今天的教学实践与改革中,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心的现象,如在提倡学生的能动性时经常会贬低甚至无视教师主导的必然性;孤立、人为、贴标签式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将学生的个人体验与经历神圣化,主张课堂上学生自我理解、自我解读;等等,其思想和理论根源,几乎都与对教学概念认识与理解的偏差有关。我国学者自己形成和建立的教学概念,不仅吸收了西方的研究成果,也与自己先人的思想一脉相承,发扬了整体辩证思维的民族传统优势,有着相当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可以说,补充了乃至超越了西方一些至今将"教"与"学"分而治之的研究,能够比较好地说明、解释和指导教学。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演变与本土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及其管理之概念大致经历了"替代父母制"、"学生人事"、"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学习"的演进过程。但各阶段并非截然分割,而是呈现出"四个重叠、偶尔冲突但共存"的现象。我国目前虽然广泛地采用了"高校学术生事务"及"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等术语,但其概念已融入中国色彩,有其特定的本土化涵义。  相似文献   

16.
"交往"视野中的教学本质论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交往”走进教学研究的视阈中,克服了基于传统认识论基础上的教学本质论的若干局限,促成了教学理论研究的重大转向。但由于人们把交往多视为改进教学的一种手段,而未能从本体论层面上对教学本质问题进行审视,有关论述也就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本文认为,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交往实践,并以“交往实践论”为依托,对教学本质论的理论及实践作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做好各项工作,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们的改革师范教育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To challenge the distribution of condoms on school campuses with accusations of immorality and "lack of good character" appears shallow at best. Considering the home situation of many young people and their immediate environment, the act of securing a condom could be totally consistent with "good character." Certainly, abstinence up to a certain stage in a youth's life is prudent, but who is to determine the age to which, and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abstinence must be observed universally? The litany of virtues to which Gow refers (kindness, courtesy, the Golden Rule, and so forth) all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youth who obtains a condom at school and uses it in an effort to protect himself and his partner. Use of a condom even by a teenager is not an unvirtuous act. Gow refers to two "misguided assumptions." The first is that "it is the legitimate function of the schools to dispense contraceptives." He maintains that parents and physicians, not schools, constitute the proper source of medical information and medication. Granted, they are the most logical and desirable sources, but what if a student has incompetent or perhaps no parental guidance and has little if any access to a physician? Schools have acted in loco parentis ever since public education first evolved. Why should it stop now during a devastating health crisis? The second "misguided assumption"--that "teen sex and pregnancies result from ignorance"--happens to be true. Ignorance is a major cause of pregnancies and AIDS. Distribution of condoms on campuses will help to counteract ignorance because it leads to explanations and discussion, two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education. I find no quarrel with Gow's call for reevaluation of values and methods of communication. His belief that institutions such as churches, families,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so forth must assume a larger role in clarification of values is logical. But until that occurs, what institution other than a public school has a better chance to reach the greatest number of young people?  相似文献   

19.
This essay is the second part of a two part analysis that focuse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Habermas's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for education. It questions the logic of Siebren Miedema's application of Habermas's theory to critical pedagogy and action research and provides a critique of Miedema's reformula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ontinental hermeneutics and Kantian categories. The author argues that Miedema's conception of a separate mode of action, called "pedagogical action," inadequately applies the modes of action distinguished by Habermas. Although the author sympathizes with Miedema's call to apply Habermas's insights to the pedagogical realm, he concludes that Miedema's approach would drastically limit the theory's critical potential. The essay concludes that pedagogical elaborations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Habermas's critical theory and method.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两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并能让学生即时用马列主义的理论去认识和分析社会上以及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既是"两课"教学的内在要求,又是"两课"教师长期以来努力在教学上所追求的方向。本文介绍的"1 1"研讨式教学方法试图从教学方法的改进上来达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