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蒲云萍 《英语辅导》2014,(4):190-192
翻译是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探讨了归化翻译法和异化翻译法,论述了影响归化和异化策略使用的三个因素:翻译的动机目的、文本类型和读者的反应接受度。在归化和异化的定义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它们在翻译中的运用以及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过分归化或者过分异化都完成不了翻译,实现不了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2.
从语言、文化和翻译三者的关系出发,就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的理论基础及二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所体现的不同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江枫 《华章》2012,(26)
中国菜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可分为两种:主要以源语为归宿和主要以目的语为归宿,即异化和归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翻译中国菜名时既可以采用异化的手段,也可以采用归化的手段.异化的手段有利于让读者接受异国文化的特异之处,而归化的手段则可以使译文基本上最切近地自然对等于源语信息.本文从中国传统菜名的英译实例出发,着重探讨了归化在中国菜名翻译中的应用,旨在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4.
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归化和异化一直是翻译界使用最为广泛的翻译方法.本文解释了归化和异化的含义列举了它们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使用情况,说明在翻译实践中,这两种方法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  相似文献   

5.
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的转换活动,而是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交际活动。翻译可视为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在交际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文本中的文化差异因素,在译者和读者之间,实现最佳的跨文化交流,值得探讨。本文从语域的三维变项:语场、语势、语式的角度,分析在具体的跨文化翻译活动中,如何根据具体的语域,选择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吕萱  牛新生 《现代语文》2013,(6):146-148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公示语翻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公示语翻译的实质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目的是为目的语受众提供方便与服务。本文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来探讨公示语翻译,通过实例论证来探讨公示语翻译的具体方法,从而规范公示语翻译,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7.
基于跨文化交际视域,本文从外宣翻译在翻译体系中的分野、跨文化因素的关联入手,分析了外宣翻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外宣翻译中跨文化因素给翻译带来的问题,讨论了归化、异化等翻译策略在时事外宣翻译中处理跨文化因素、提高翻译质量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归化异化在争议中变得纷繁复杂,一些边缘问题比较突出。文章重新理清归化异化的定义,区分归化异化和直译、意译及音译,阐述制约翻译的各种因素,通过归化异化和直译、意译及音译的交叠运用,探讨如何使归化异化既能实现跨文化交际目的,又能传播多样性文化的和谐途径。  相似文献   

9.
到目前为止,专门论述道教术语翻译方面的论文很少。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较为详细地论述了道教神仙术语英译过程中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的应用。文章首先论述了翻译与文化的关系,然后分析了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策略,最后提出了异化和归化策略视角下道教神仙术语语言和文化层面的具体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
凌斌 《华章》2007,(12):240-240
英语翻译导游应在外事接待工作中增强自我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英语翻译导游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主要有: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重视非语言行为的了解和运用;灵活把握跨文化导游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