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昨天晚上在学院机房值班.忙里偷闲踩了踩《档案界》,不想却被一位等待上机的女生“逮了个正着”.她问我是不是学档案的.我当时正头脑发晕.一时没反应过来.还真以为她有什么特异功能之类。看着我迷茫的眼神.她指了指电脑屏幕说:“我也是学档案的.对这个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2.
祝璐 《新闻与写作》2005,(11):14-15
随着2005年的11月8日——中国第六个记者节的到来,我也即将面临就业,所以说这个记者节对我而言意义重大。记者.这到底是怎样一个行业,虽然学习新闻专业到今年就满6年了,而且从本科时期就开始在各个媒体实践,对记者这个职业也早已不算陌生。可是真要对此说些什么,却并不如想象中来得容易,写了改,改了写.不知该从何说起。  相似文献   

3.
正1986年,我这个交通运输计划统计专业的毕业生,在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做起了文秘工作。除了收、发文件,还负责对文件进行传阅、分类、保管、立卷归档等。为了工作能够得心应手,我开始了不断学习、增强素质和提升本领的艰难历程。这期间有苦、有乐、有付出,更有收获;有对档案工作的迷茫,但更多的是对这份工作的坚定与执着。  相似文献   

4.
经常有学生问我:“学新闻,未来还有出路吗?”我理解问话隐含两层意思:其一.今天已是人人手中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有人说是“全民皆记者”),在此情况下,新闻人还有优势吗?其二,高等学校的文史哲经法等文科专业甚至是理科的毕业生。也能进入新闻媒体,其中不少人在记者编辑岗位上工作游刃有余.新闻院系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有优势吗?一些同学思前想后.总觉得很迷茫。  相似文献   

5.
创业已经是时下一个时髦的词汇,越来越多的人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个大潮当中,成为一名创业者。创业者三个字背后有太多的故事。提到创业者,我们能够想到的词汇有梦想、努力和成功;也有迷茫、痛苦和失败。  相似文献   

6.
两个月前,在湖南红网举办的时评研讨会上,主办方提出的议题之一是:"微时代如何做更专业的评论".我当时应邀作为作研讨会的主持人,抛砖引玉,对于论题中的"专业"一词,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我也想在这个探讨评论教学的专栏中总结一下我目前对于这个问题粗浅的看法.新闻评论有没有"专业性"?当代评论需要不需要"专业性"?如果有,并且需要,那它究竟是什么意义上的"专业性"? 首先,我觉得,"专业性"这个问题,是一个反映当代中国新闻评论或者说观点表达现象的一个真实问题.也就是说,人们确实会感觉到这个时代在大众媒体上传播的评论文章中有一些明显的"专业因素".  相似文献   

7.
苑伟立 《大观周刊》2012,(51):477-477
时间过得真快,暮然回首,新的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在这十年中,我从一个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毛头小子”到现在已初步形成自己独特教学理念的“成熟之师”.经历了对新课程理念的迷茫、探索和收获。  相似文献   

8.
我的家乡坐落在四川省青白江区的城乡镇.那时.四川金堂县的县城里边.一条好深的巷子叫“槐树街”.出去有一个庙子叫“川祖庙”。从我当小学生起,这个“川祖庙”就有一拨一拨的壮丁进来集训,两三个月后,就开赴前线去了。这都是我这个小学生亲眼见到的。这些壮丁苦得很,他们穿得稀烂.我没有看见任何强迫,全部是“招派”.而且,人们都是自愿的.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多达2.5亿的网民中,这个乐呵呵的中年男人太平常了;但是,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怀疑与惊喜、荣誉和批评、谩骂与支持、迷茫与坚定,在中国的网络中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波涛!是什么造就这位“网络红人”呢?  相似文献   

10.
迷茫:怎样才是真正的记者 十年砍柴,媒体从业9年半 2008年的一个秋日,我去人事处退记者证. 人事处的老兄把证件上的照片撕下还给我,说:"留个纪念".照片上的我28岁,看着那张清瘦还有些朝气的面孔,我的眼睛有些湿润.  相似文献   

11.
当好一个新闻记者,我以为除了最重要的政治条件以外,还必须知识多、交游广。先谈知识多。所谓知识多,是说当记者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一定的理论修养。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党的方针政策,更是一个记者应有的义务。但是有的记者却不认真读书,不重视积累知识。华君武同志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一幅漫画“我的书架”(书架上有东倒西歪、蒙有灰尘的几本书,还有脸盆、茶壶、鞋子之类的东西),在一些记者的宿舍里就有。近来有一种论调:我是搞这个专业的,读读这个专业方面的东西就够了。真的够了吗?我想是不够的。以采访高等学校的新闻为例,一个综合大学的学科之复杂固不用说,就是专科大学如工科大学,一个专业涉及的方面也是很广泛的。比如我在吉林工业大学采访,这个学校有汽车拖拉机专业,我们去采访,除了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兵     
张勇手 《档案天地》2011,(11):4-7,47
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很幸运地来到部队.又在部队里面长大成人。1957年,我们从朝鲜回到国内,那个时候八一厂要拍电影,到我们部队去找演员。那次他们给我拍了一些照片.我试了一遍戏后他们就走了。这对我而言是个很偶然的插曲。我也没在意这个事。这之前我和电影的经历就是看过两部电影.  相似文献   

13.
1.您在印刷业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现在您从事的工作和岗位是什么? 到恒晟图文工作是我第一次接触印刷业。进入这一行业其实非常偶然。当时恒晟图文正处于第二次发展的机遇期.他们认识到管理对于一个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性,打算加强管理。而之前我在很多行业的工作经验和积累让我有兴趣也有信心做好这份工作。同时.我认为身在这样一个行业和企业,我们有可能、也会有能力为这个行业制订规范和标准。这些工作是我以前所没有经历过的.对我是一个挑战。所幸的是,恒晟图文接纳了我这个“门外汉”,我成为恒晟图文发展过程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外聘的管理者。  相似文献   

14.
不老的硬汉     
杨在葆 《档案天地》2011,(11):8-11,29
我出生在安徽宿城.那时候我家还算是个“小康”的家庭.家里人给我取这个名字也是寓意宝藏的意思.也是父母在我这个小儿子身上寄托着小康人家的善良愿望。我出生于1935年.在我一岁多的时候,父亲因为脑溢血去世.  相似文献   

15.
<正>假如,一个人没有过往的历练,没有过往的热爱,没有过往的依靠,又怎能自信地勇往直前。2012年,我来到了省档案馆宣传教育处,作为一名非档案专业的职场菜鸟,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陌生、不安和迷茫。档案是什么?档案工作的意义何在?刚进档案馆不久,宣教处承办了档案馆第一届媒体开放日,这一次活动给了我答案。  相似文献   

16.
最贵的宝石     
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我就压根没打算找个正当的行当。我讨厌做科学家.年纪青青的就一脑袋白毛,每天掰着手指数着死多少脑细胞更讨厌做什么半吊子电工.据说只相当于中层知识分子程度.而工程师更象一个棒球小子.顶多也就扛个电锯,跟木匠似的,顺便说一句.上班族我也鄙视.他那身白大褂佩领带实在太象乡镇医务所中医科的大夫了……  相似文献   

17.
这个题目中的“机”和“巧”如果不加引号,报道员朋友很可能会大吃一惊,甚至误以为我是个“教唆犯”。其实不然。报道员要善于投“机”取“巧”,实际上是当年一个新闻前辈对我的精心点拨.也是我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来不断提高稿件见报率的一个诀窍。  相似文献   

18.
我系现有3个本科专业,一是图书馆学专业,在几次国家教委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均未改动过,比较稳定;其次是图书出版发行学专业,这次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将其与编辑学专业合并,学校在最近的院系调整中,按照新目录的隶属关系,准备划归中文系。因此,我系教学计划修订重点放在信息学专业上。信息学专业在最近两次的专业目录调整中变化比较大。1993年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将社会科学情报学等4个专业合并成一个信息学专业.  相似文献   

19.
“我当时想,如果我跳下去。那么我的墓碑上一定写着‘这是一个失败者’。而相反的.我坚持了.我的墓碑上会写‘这个人一生经历坎坷.但终究是一个成功者。’!”邱恒在说这段话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正> 提到科隆,人们马上就会想到那举世闻名的大教堂和那有近600年历史的大学,但作为留学生我首先接触到的却是科隆大学图书馆学教育的情况,所以我想把我所了解到的情况介绍给国内的同行,也许其中有某些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图书馆学在科隆大学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个大学有法学、医学、哲学等七个系,上百个专业和研究所(室),图书馆学只是哲学系33个下属单位中的一个专业.尽管如此,科隆大学的图书馆学专业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图书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