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必修)古诗文注音有几处微瑕,现归类提出以供商榷。一、同一个字前后注音不一致。“遗”字,高一册《廉颇蔺相如列  相似文献   

2.
(一) 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二册第十六课《狼》一文中,有两处标点,笔者认为欠妥: 第一处:原文是“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这是一个单句,“两狼”是主语,“缀行”是谓语,“甚远”是缓行的结果,为补语。“途中”是谓语动词“级行”的地点,是状语;而绝不是主语“两狼”的定语。“途中”做状语,渲染了气氛,使气氛更加紧张。因此,此句应点为“途中,两狼级行甚远”。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课文指瑕肥东陈集中学郭子训一、《榆钱饭》中一处用词错误。(丫姑)“光着脚丫子,双手合抱比她的腰还粗的树身,哧溜溜,哧溜溜,一直爬到树梢,岔开腿骑在树权上。”查阅《辞海》,“岔”字有三个义项:①指山脉分歧的地方,亦指道路分歧的地方。②事故;差错...  相似文献   

4.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句话"璧有瑕,请指示王。"完美元瑕是至高境界,然清朝洪升《〈坚瓠补集〉序》中有言:"其立言著书,大约以名心客气中之,故奋其笔舌,指瑕索瘢,甚至古先贤亦在所不免。"笔者执教苏教版高中语文多年,常感叹于贤者文章言辞的瑰丽和思想的光辉,经常阅读之,受益匪浅,但也发现.了一些小瑕疵,在此写下,与读者共思,也算是与贤者的靠近。在平时的教学和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了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文中在遣词造句方面的三处瑕疵,具体如下:1.必修三第三专题中庞朴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第三段最后一句  相似文献   

5.
一“这首歌写尽了日本人春天看樱花的举国若狂的胜况.”(高中第二册:《樱花赞》) 查《现代汉语词典》,知“胜”有“优美的(景物、境界等)”义,如“胜景”、“胜境”、“胜地”等,而不见“胜况”。另查“盛”有“盛大、隆重”义,如“盛会”、“盛宴”、“盛典”  相似文献   

6.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室编著的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实验本第一册、第二册已经出版使用。教材中,数幅课文插图格外引人注目,给教材增添了形象生动的内容。可是,其中几幅课文插图影响师生对课文的正确理解,属于白玉微瑕。第一册《小桔灯》的作者是借“朦胧的桔红的光”来表现抒发思想情感的,所以对小桔灯的制做  相似文献   

7.
关于《记一辆纺车》 《记一辆纺车》有四处值得商榷:1 “开垦南泥湾的部队除了在打仗练兵和进行政治文化学习而外,甚至能够纺毛线给指战员做军装呢。” 句中的“除了”和“在”没有必要并存。“除了”……“而外”,结构是完整的,完全没有必要在中间加个“在”。当然,如果删去“除了”,只用“在”也可以。“除了”之后跟着的词语“打仗练兵”、“政治、文化学习”,显然是部队的第一任务,“甚至”所跟的是第二任务,有强调的意味。除了第一任务而外,甚至还能完成第二任务,这样,还有什么必要用“在”呢?“在”是一个“赘疣”。  相似文献   

8.
一、高中语文第六册 1、还穿着破棉袄的他,觉得浑身躁热起来了。(《春蚕》) 句中“躁热”一词用字有误,遍查辞书,“躁”字均无“躁热”词条。细索句意,“躁”应该为“燥”,取“干燥”意,而非“性急,不冷静”之意。查《国语小辞典》,有“燥热”一词,释为“热而干躁”,根据文意,此句正应该用“燥热”一词,“躁”为“燥”的别字当无疑义。 2、只有浆声欵乃,愈增加了一湖幽静。(《西湖漫笔》) 句中“欵乃”之“欵”是错别字。因为“欵”是“款”的异体字,“欵乃”应作“欵乃”。“欵乃”才为象声词,形容摇橹的声音,或舟子摇船时应橹的歌声。柳宗元《渔翁》诗中有“欵乃一声山水绿”的名句,唐元结亦有《欵乃曲》行世。“欵”与“欵”因字形相近而混,从《康熙字典》中引有“欵”(欵)字条释曰:“按旧注,引‘款’乃橹声。不知欵乃之欵本从矣,从欠,音倚亥切,乃相应之声,与款无取义,乃俗误书耳。”这段话很透彻地说明了“欵乃”实为“欵乃”之误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初中语文已在全国推广使用,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人教社出版的初中语文一册的课文在语言文字和印刷上有几处疏漏,现提出来供同行们在教学中参考。一、《盘古开天辟地》中的错误: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看见的只是模糊的一片,闷得怪心慌。“什么”统称一切,当然也包含“模糊的一片”。先说“什么也看不见”,接着却又说“看见的只是模糊的一片”,这样,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上,对  相似文献   

10.
高中文言文课文注释指瑕●贵州省龙里中学熊云一、注释过于简略《鸿门宴》(第二册):“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课本原注:“左司马,官名。”如此注释并非有错,只是太简略了。“司马”并非一般无足轻重的官职,而是军中管理事务、执...  相似文献   

11.
著名作家韩石山,在1995年12月23日《湖北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同是登泰山》的文章。第一册《雨中登泰山》中的一处并误。特摘录于下,供教师教学时参考。 "明明有水流,却听不见水声。仰起头来朝西望,半空  相似文献   

12.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无论是编写指导思想,还是编排体例,亦或是知识的难易度的把握,都比以前的初中教材更适合于教学,对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现行教材仍存在一些美中不足.一、名篇语言欠规范《母亲架设的桥》是日本当代小说家水上勉写的一篇散文.笔者在讲授这一课时,发现第一段中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这峡谷,背着阴,每天的日照不过三小时光景.这在村里,也是块十分贫瘠的谷地.我家就在这样的山谷口.谷里也有旱地,这儿母亲种上甘薯,萝卜之类.上那里去,中间有条很深的小溪.上面架着桥,可是每当发起大水,就常被冲毁,母亲就常去修桥.因为这是母亲独自干活的峡谷,没法儿去托赖众乡邻.到那天,擅长修建寺庙和神社的木匠大伯,就必定从那儿归来,从山里砍来两根原木,横在狭窄的小溪上……”  相似文献   

13.
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课文要选取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范文章,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说,“入选的现代作品,语有文字要合乎规范,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具有典范性。”用“语言文字好”这把“尺子”来衡量新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现代作品,就可以看到这些新课文基本上符合要求,同时也发现某些新课文存在少量语病。下面试举几例。《金杯之光》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又是一个三比○,中国女排击败了在赛前经过周密准备,决心与中国队决一死战的日本队,一举进入了争夺本届大赛冠亚军的位置。”我认为,“争夺……冠亚军”的说法不合事理,因为中国女排进入这一位置,要争夺的是“冠军”,而不是“亚冠”,应去掉“亚“字。《纳谏与止谤》中有这样一句话:“不仅言者无罪,反而重赏,这是何等气度!何等磊落胸怀!”作者用副词“何等”修饰名词“气度”和“胸怀”,我认为不妥。“何等”即“多么”之意,只能修饰动词、形容词。故“何等”应改为“怎样的”:“这是怎样的气度!怎样的磊落胸怀!”或改为:“这是何等有气度!何等胸怀磊落!”  相似文献   

14.
现行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八册总体选文上乘,内容健康,但细读之下,似稍见不足,或主谓残缺,或指代不明,或通之不顺,现指出一二,以就正方家。  相似文献   

15.
现行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八册总体选文上乘,内容健康,但细读之下,似稍见不足,或主谓残缺,或指代不明,或通之不顺,现指出一二,以就正方家。  相似文献   

16.
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①“我要将我的所有亲爱的朋友们都叫来,好好端详他们的面孔……”句中的“好好端详”语义重复。“端详”意为“仔细地看”(《现代汉语词典》),它本身就含有“好好”的意思,前头不能再加“好好“。可改为“端详他们的面孔”或“好好看看他们的面孔”。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中学文言的注释和译文都有瑕疵.现以管窥之见,就教于专家和同行.一、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焉(《为学》).[译文]:“和尚中富的不能去,而穷的却到了.”译文的主要毛病有二.(一)错把定语译成中心词,把中心词译成定  相似文献   

18.
2001年7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版)是当前中等专业学校使用的语文教材。总体而言,这套教材的质量还是很不错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对它的部分内容提出自己的意见。教材共四册,本文以第一册为例,偶尔涉及其它三册。一、教材选编问题(一)《中国的牛》不宜选入。该文作者以几头耕牛为人让路引发感想,写道:中国的牛,没有成群奔跑的习惯,永远沉沉实实的。它们不像印度的牛,负着神圣之名,摇着尾巴在大街上闲荡。它们不像荷兰乳牛、日本肉牛,终日无事可做,…  相似文献   

19.
1.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相似文献   

20.
1.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辨析: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果树等。果树既然属于农作物,果子就属于农产品了。干果是果实的一大类,那么,干果就一定属于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