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三希宝帖"的第二帖《中秋帖》,相传是东晋王献之所书。《中秋帖》长27厘米,宽11.9厘米,共3行22个字:"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是不是很难断句?大致是王献之感慨中秋节无法与朋友相见的问候之语。此帖书法古朴厚重,墨色鲜润,笔意勾连,一气呵成。再细细品味那线条的流动,献之挥毫书写的画面恍若可见:或提,或按,或转,或承,无不得心应手畅快淋漓,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2.
正怀素的《苦笋帖》墨迹书于绢上,据徐邦达考证:"唐人写信用绢,是当时的习俗。卢仝诗云:‘口云谏议送书至,白绢斜封三道印’,可为佐证。"全文共两行14字:"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翻译成今语,就是:"刚挖了些苦笋,摘了些新茶,口感特别好,你赶快来。怀素敬上。"  相似文献   

3.
在各类书体中,草书是特点最为鲜明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书写简洁,笔画连贯,一气呵成,是为了写字快速方便而逐渐演变出来的。草书在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几个不同的类别,其中最具艺术性、字形最为狂放不羁(ji)的,被称为狂草.  相似文献   

4.
唐代书法五体大盛,书法名家与民间书法皆兴,书法理论与实践并行。唐代书法创造了后世无法逾越的高峰,颇具创世开宗的意味,亦有大包容,将儒、道、释三家思想文化浸溶其中,为推动中国书学的审美发展做出了独有的贡献。怀素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其草书笔势利落洒脱,用笔有力肆意。《自叙帖》是他对自己生平的一个总结和概括,书写大胆自由,行云流水,变化莫测,在章法和结构上创新又不失法度。基于此,主要以怀素的《自叙帖》为例,说明他对释道文化的理解和表现,展现了他的美学思想,并以《自叙帖》为例分析释道文化在盛唐之书中的渗透与交融。  相似文献   

5.
书法界一般认为《大观帖》优于《淳化阁帖》,且由北宋内府所藏魏晋至隋唐摹本勾勒上石。比对流传于世且收入这两部丛帖的摹本可知,《大观帖》的底本是《淳化阁帖》。它虽然更正了《淳化阁帖》的某些错误,但开本比原帖大,随意变更原帖的行数和字数,出现了行气不贯的弊端,且个别字描摹错误,因此两部丛帖互有优劣。  相似文献   

6.
正《人来得书帖》《新岁展庆帖》,原是北宋大文豪、书画家苏轼的两封书信,被后人装裱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件书法国宝。苏轼喜欢研究茶具,得知朋友陈季常有一副难得的木质茶臼,羡慕极了,想借来赏玩,于是在大年初二写了这封信——《新岁展庆帖》。  相似文献   

7.
<正>在东晋至南朝这段历史中,王氏一门既是权力煊赫的士族,也是书法相辉的士族,是江左风流的典型代表,在书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都是十分显著的。以王羲之为中心,上下数代书家云集,王羲之的父辈有王导、王廙等,同辈有王洽、王荟等,子侄辈有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王珣、王珉等,至南朝、隋唐,法乳尤不绝,留下了大量的书法作品,或汇于官私刻帖中,或以临本、钩摹本墨迹传世,在摹本中颇负盛名汇摹本的是《唐摹万岁通天帖》。  相似文献   

8.
<自叙贴>是唐代僧人狂草书法家怀素的代表作品,它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线条细瘦圆劲,外柔内刚,飘逸飞动而又骨肉停匀;结字优美而生动,章法前缓后急,上下贯通,一气呵成,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功力和不凡的领悟能力,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深远,至今无人能超过他.  相似文献   

9.
孔传《孔氏六帖》,宋代私修类书,为增补唐白居易《六帖》而作。此书有较大的辑佚、校勘价值。其成书时间、体例、版本诸问题,事关进一步研究、利用该书。研究发现,是书成于作者抚州任上,其体例沿白氏而略有增删,流传颇显复杂。  相似文献   

10.
日本新见王羲之的《大报帖》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文章将《大报帖》置于中古汉语的视野下,探讨其释文、文意以及与《妹至帖》的关系,重新审视当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李志丹 《江苏教育》2022,(69):26-33
苏轼与米芾的交往是北宋士人之间文化交往的一个缩影。《紫金研帖》是米芾存世的行书代表作品之一,内容涉及苏轼晚年与米芾的一段交往。通过对《紫金研贴》相关问题的研究和考证,推导出米芾失而复得紫金砚的过程。对米芾《苏东坡挽诗五首》的诠释,呈现了苏、米之间亲密无间的友谊。对苏、米交往历史的梳理,反映了苏轼在诗文翰墨方面对米芾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早期留日学生毕业纪念册《鸿迹帖》不仅收录有早稻田大学清国留学生部毕业生的留言,而且还收录有晚清皇族、官员、进士的留墨。作品情感丰富,饱含家国情怀、民族复兴之志。《鸿迹帖》是研究我国早期留日学生可供参考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13.
陆机所在时代,卫瓘、索靖草书名望已声高如云,从当时书坛的实情而论,他并非草书名家,为何陆机及其书作《平复帖》得以在书法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文章将从其作为洛下书风孕育下的书作、在草书尺牍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书文双绝的滥觞三个方面作进行论述陆机及其《平复帖》在书法史上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解答上述的疑问。  相似文献   

14.
15.
文字作品构成的途径有二:一为先"口出"后"笔书",如古史官所谓"记言"以构成书面文字作品,"口出"有时将经历一个较长间隔才得以"笔书";二为直接构成"笔书",并非对"口出"的记录所成。《尚书》作为记言的古史,多为对"口出"者的记录,但亦有当时就为"笔书"者,此即《尚书》中标明为"书"者,一是先"笔书"后"口出"者,如祝文、命龟之辞、命文(诏命);二是典、占兆书、占兆纪录、簿册文、刑书之类的单纯"笔书"。这些"笔书"即"文笔之辨"意味的最早的"笔"体。这些"笔书"之类文字,具有契约性、公家公用性的特点。对最早一批"笔书"之类书面文字的探索,具有"文笔之辨"溯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平凡的世界》一书.无论是从文字、情节,还是人物上看,都实在很平凡.没有华丽的书名.没有一些小说中常有的“怪人”或绝世英才,却显得那样经典、厚重,因为它诠释了不平凡。  相似文献   

17.
书的故事     
正整齐排列在书架上的一本本小说名著,它们不仅是我的良友,亦是我的导师。从小时候读到的第一本书起,我便与书本形影不离。受到挫折时,我就读上一本好书,好书惠友;取得成绩时读上一本好书,好书使我冷静下来,不会让我在喜悦中迷失方向。近几年来,好书总是处处陪伴着我,就像我的挚友一样。黑夜早已笼罩大地。已至半夜,房间里静得出奇。我坐在昏暗的台灯下,左手撑着脑袋,右手无力地空架着一支笔。桌上摊开了一本本子,上面草草地写了  相似文献   

18.
我们通过辨析2013年某海外拍卖行拍出的苏轼《功甫帖》、苏轼现存书法及苏轼在湖州留下的书法遗迹,认为:《功甫帖》是用苏轼晚年书法摹写中期书法,字体脱离苏轼特定时期的书风特点;笔墨不精,与苏轼真迹差距甚远;结体呆板,整帖格式不合规矩;墨迹人为搽磨做旧,有摹、填结合加涂改嫌疑,个别笔划非自然书写;印章有作伪嫌疑。因此,现在的《功甫帖》与苏轼同时期的书风格格不入,属于用晚年书风特征仿中年书法,非自然书写,是一个摹填结合再加涂改的仿品。  相似文献   

19.
黄敏 《考试周刊》2012,(89):12-14
从意识形态方面来看,《圣经·以斯帖记》作为一篇小说,在颂扬民族英雄和鼓舞民族士气的背后还隐藏着宣扬父权制思想这一意图。本文利用斯腾伯格教授填补信息缺漏的叙事学理论,通过对瓦实提和以斯帖两位王后的对比分析,揭示《圣经·以斯帖记》的父权制思想。  相似文献   

20.
正那是我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夜。和三五好友,择一处柔软的草地,庆祝漫长假期的来临。其实不必安上这个笨拙的理由,年轻人聚在一起,有很多时候是不讲缘由的。那天,依例是从"吃"开始,大快朵颐之后,便是笑闹一团:有的唱歌,有的争吵笑骂,有的大吹牛皮……一群不知忧不知愁的孩子,真是管它天高地厚的疯子一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