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青青 《江苏教育》2022,(69):7-8+11
江苏省淮安生态文化旅游区沁春路小学以“书法文化教育”为办学特色,开展书法育人实践。学校通过转变教师书法教育观念,打造书法教师队伍;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夯实书法育人基础;生成书法文化空间,营造书法育人氛围;追寻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格局,拓宽书法育人空间。多元举措彰显了书法育人价值,提升了学校特色办学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浦口区铁路小学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书法教育,时间久远,成效显著,一直以来学校注重书法氛围营造,加强学生书法教育普及,重视教师书法培训,成为江北新区、南京市乃至江苏省书法教育特色极为鲜明的学校,为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挥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我校是一所普通学校,学生多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这些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作为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实验校,从2001年开始,把"写字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特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为目标。在深化办学的基础上,学校逐步探索发展以"书法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建设为特色的办学目标。学校沿着"翰墨修身、书道育人、构建书香校园"的传统文化育人办学思路,秉承"用心写字,踏实做人"的理念,探索着"一脉书香培正气,千载文心育华魂"的书法文化育人之路。  相似文献   

4.
在使用电脑机会越来越多,"提笔忘字"现象越来越普遍的现状下,书法教育就有了更重要的意义。通过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书法特色教育的结合,探索以书法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途径,希望能有效提升学校文化功能,促进学校书法特色建设和教师、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优秀代表,对文化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书法教育不仅是对中小学生汉字规范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山阴县岱岳镇一小学本着"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的教育理念,力求以翰墨传承文化,用特色孕育人生,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打造书法特色教育,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相似文献   

6.
竹西小学以书法特色教育为抓手,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以"写端正的字,做有节的人"为校训,凸显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学校校园环境墨韵飘香,书法课堂特色彰显,书法教材贴近生活,书法活动丰富多彩,与书法的缘分,使民族文化精粹在孩子们心中得以生根、发芽,浓浓的墨缘一定会伴随孩子们走好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7.
正常熟市周行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常熟市特色项目学校、江苏省书法水平等级证书考试考点、全国百佳书画特色教育示范基地。为让全校学生在学校特色文化陶冶中都能收获终身受用的本领,2007年,学校确立了以书法教育为特色,以"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为办学理念,提出了"习、正、立、品"的新校训。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书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应借助文化张力,将书法教育与学校文化有机结合。学校可通过墨香环境的营造、书法名家的示范、书法课程的打磨、书法活动的举办等,提升书法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9.
高敬 《教育》2015,(2):48
教育之根本,应该是通过环境的"场"与教育者的"魂"将一种精神能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这样的影响下,能拥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内心,具有沉静之气、开阔之气、坚韧之气,成为一个富有担当,能应对周围环境变迁的人,从而回归教育的真实美好,以教育者的底蕴涵养学生的心灵,这就是学校文化精神之所在。基于这种认识,天津市河北区红星路小学自1983年建校至今历经3任校长,经历31个春秋,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以书法教育为载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了一批有一定书法功底和造诣的教师及学生队伍,形成了学校鲜明的书法办学特色,成为了学校文化之"魂"。  相似文献   

10.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办出学校特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句容市华阳中心小学在"正心"教育文化主张的引领下,通过营造翰墨育人环境,构建课程实施路径,培养书法教师人才队伍,以笔墨为媒介,以提高全体学生的书写技能为突破口,传承翰墨文化,提升学生品位,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的提升日益急迫。书法教师只有在"练""习""研"三个方面下功夫,才能胜任学校的书法教育工作,实现民族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担当。  相似文献   

12.
谢剑雄 《教育》2015,(2):60
现代教育的发展伴随着高科技的突飞猛进,显示出越来越多远离传统经典的弊端。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和非理性元素的诱导,学校教育对书法教育存在普遍意义上的漠视,从而使书法教学成为校园的一大缺憾。如何关注书法教育现状?未来书法发展究竟应该如何定位与把脉?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作一一阐述。校园书法教育的内涵与功用"书画清高,首重人品。"书法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是人的发展,是审美的感悟与艺术的熏陶。书法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学生技能的培养,也不是单纯地刻意追求学校的特色成果,而是为了长时期对未来一代民族文化精髓的滋润和优秀品质的培育。当代校园书法教育现状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和《中小学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社会各界都提高了对传统优秀文化在传播、弘扬、发展上的重视程度,这为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滨海县蔡桥镇中心小学教育教研团队在研究中,明确了书法教育在学校教学系统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学校应该为学生的书法学习、师生的共同进步创设优质的环境氛围。学校通过师资力量的强化、书法练习频率的增加、课程活动的优化,全面推进学校书法教育工作的开展,形成校本化的书法办学特色,从而实现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高学生对书法技艺的掌握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书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2011年起,笔者所在的学校就确立了"墨香浸润文化校园,书法彰显教育特色"这一建设主题,将书法作为特色加以打造,每周一节书法课,每天二十分钟写字课,使得书法教育重新回归课堂。一、书法教育从"趣"字入手1.形象比拟生趣。书法是一门抽象的线条艺术,其书写技法的讲解和示范,对学生正确的掌握运笔、结构是很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单纯讲解点横撇捺  相似文献   

15.
书法教育"牵头"学校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学校要明确教育理念引领者、环境文化示范者、课程资源共享者、教育活动组织者、师资培养孵化器的功能定位,努力寻求"牵头"强强联合、强弱结对、内外联谊的三条路径,探究"牵头"学校工作实施的五个策略,进一步发挥特色优势,示范辐射,以带动区域中小学书法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6.
书法艺术作为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与汉字文化相依相伴共同演变成长。笔者所在的灌南县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开展悦纳教育特色办学的学校。本文基于悦纳教育视域下的小学书法教学研究,以"悦动汉字"书法课程的构建与实践为主题,探讨"悦动汉字"书法课程内涵与追求、"悦动汉字"书法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策略,力求依托"悦动汉字"书法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助推师生书法文化素养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7.
周爱华 《江苏教育》2022,(93):19-21
书法教育是教养性教育,也是人文性教育。中小学校的书法教育,要彰显其多重价值意蕴。如以写好字、养成好习惯为主要内涵的基础性价值,以指向学校文化凝练和精神提升的发展性价值,以及促进学校整体工作优化和学校特色强化的拓展性价值等。  相似文献   

18.
孙方霞 《江苏教育》2022,(29):42-43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书法教学要“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以及“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而在现今的小学生书法课堂上,教师重技能而轻文化、重形式而轻内涵的现象一直严重存在着。因此,研究书法课堂的文化融入对当今的小学书法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今的中小学书法教育内容应当包含三个方面,即书法文化熏陶、艺术兴趣培养和书写技能训练,三者应当融合在一起,作为立体交叉的学科教学整体,甚至是一种校园文化氛围来影响、熏陶、训练学生。在"复式与融合"的理念引领下,学校开发仪式课程、活动课程、拓展课程等书法课程群,将书法课堂以文化的形态不断延展、深化、融合。书法教育不仅需要有声有色的教学活动,更需要潜移默化的生活环境。同时,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书法教师队伍,是落实书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苏州市新康实验小学将书法教学和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相结合、传统文化和学校管理相结合、端正写字和方正做人相结合,从低年级学习习惯的养成入手,培养学生从小形成正能量理念,系统全面地推进学校书法文化建设,积极拓展学校的书法教育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