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找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与方法,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迫切要求。“问思辨”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提出质疑,产生不同的见解,然后通过辨析、交流、探讨,使思维得到锻炼,素质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
胡礼洋 《考试周刊》2009,(39):209-209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回顾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问题意识很淡漠,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少之又少。有的学生做惯了“听众”,没有问题意识;有的学生虽有问题意识,但在师道尊严的课堂上却不敢问。只有学生具有问题意识,敢于提问,敢于否定,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瓶精神和生命活力的一代新人。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严密的学科,老师有技巧地"问"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发展。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融洽课堂氛围;也可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更可以让老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基础、态度和能力,进而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那么,怎样才可以使数学课堂"问"出精彩呢?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阐述如何将数学课堂问出精彩。  相似文献   

4.
"问学课堂"以"问"引学,以"学"促问,"问"与"学"相互促进、同构共生。通过"问",开启学生的心智,通过"学",砥砺学生的能力,"问"与"学"相长,"问"是"学"的发端,"学"是"问"的积极践行。在"问学课堂"中,学生永远站在"课中央","问学"的学习方式是合乎学生天性、顺应学生天性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能否让学生在"问"中提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教师要从有"问"、敢"问"、善"问"三方面进行设计,使课堂提问更科学。  相似文献   

6.
引导学生提问题,培养“会问”意识,是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因此不仅要给学生一个平等的课堂,还要给学生一个“想”的舞台,精心设计学生的“提问”,并做好学生解题后的反思,积极引导学生多注意周围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课堂提问是教学中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问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之一。会问源于对教材的深度解读,从学情出发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定位,以及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处的准确把握;会问源于自身的课堂驾驭能力,及时灵活处理教学预案与课堂生成的关系;会问源于在学生无疑处设疑,在学生有疑处不着痕迹的点拨、引导解疑,让学生无疑处生疑,有疑处思疑。  相似文献   

9.
"自能"课堂既有"苏式"课堂的细腻从容、缜密精巧,又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核心素养为本"的育人观。学生进行数学活动是达成"自能"发展目标的关键,是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思维品质与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人才。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肩负着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打基础的重任。如何培养创新型的学生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探索出了一条分三步走的新途径:课堂—实验—课外实践。  相似文献   

11.
陈勇 《新疆教育》2012,(9):78-78
苏教版新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关注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1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想创新创新 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数学课堂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想创新。在教学过程中,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所谓“启发式”教学,往往把学生当作应声虫。  相似文献   

12.
张林仁 《考试周刊》2011,(21):66-67
如今教师点名学生回答的教学,淡化了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如何学会学习,如何学会提问。本文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使学生"敢问";创设主动参与的情景,使学生"想问";提供内容和机会,使学生"可问"。  相似文献   

13.
创新性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核心。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对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重组、加工,迁移到新知上,创造出新的设想、新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数学老师,更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热情,做到让学生课堂上“动”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并掌握知识,从而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激发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异想天开,受因斯坦则一想到那个关于超越光速的假设问题,就兴奋不已。正是由于他们永不泯灭的好奇心和对事物背后奥妙的强烈探究欲,才使他夜以继日苦思冥想,在大脑中碰撞出伟大的探究之花,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相对论。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真正地尊重学生,营造民主、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教具、学具的运用,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提高学习兴趣,并以此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能力和创新意识,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实效。  相似文献   

18.
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已成为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者在课堂教学中善于通过读、听、想、说等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倡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并将“提出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没有什么特殊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追究问题罢了。"这句话道出了好奇心理、问题意识及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前提这一真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产生问题的心理氛围和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