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的行书代表作之一,其丰富的笔法与体式与王系书风堪称伯仲,甚至可谓并驾齐驱。与王系"一拓直下"笔法明显不同的是,颜真卿以"古法"——篆籀之法一任而为,风格鲜明地屹立于泱泱行书之林,可谓伟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地球人都知道,王羲之的《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但是,你可知道,位居第二的行书出自谁手?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颜真卿!可惜,《兰亭序》真迹早已伴随唐高宗入土乾陵,传世的仅是唐代摹本。因此,《祭侄文稿》成为行书真迹中的“天下第一”。  相似文献   

3.
行书的学习建议从王羲之入手。在学习了《圣教序》的基础上,可以临习二王的尺牍。学习行书,可以学习王羲之的小草作品《十七帖》,以增加行书的变化和流动感。颜真卿楷书法度谨严,行书"有篆籀气",著名的有《祭侄稿》《湖州帖》等。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用笔圆润、含蓄、精到,多用侧锋,变化多端,结字自然生动,笔墨浑厚而爽朗有神,以气韵见胜。临帖的方法:对临;背临;意临。  相似文献   

4.
颜真卿,盛唐时期杰出书法家,其书法博大精深,世称“颜体”。本文分析了颜真卿行书书风形成、发展,对其代表作品《祭侄文稿》的用笔、结体和章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历史学习》2006,(7):90-90
这是古代书法界,对唐代大书家颜真卿的行书作品《祭侄稿》的高度评价。中唐的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有很高的成就,而行书的成就更高。他的楷书,继承中有创新,结构规范,法度谨严,形体外拓,骨力内含,世称“颜体”。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大限度地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结合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我校参考高中美术教学模块中《书法·篆刻》教材,利用师资优势开设了校本课程书法课教学,为学生较大程度地提供了自主选择和个性化发展的可能性。在有关书法视觉审美的教学中,校本教材安排了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赏析与临摹。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之一,其激昂悲壮、惊心动魄的艺术感染力以  相似文献   

7.
书法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背景,以"文房四宝"为工具,通过书写汉字来抒情达意的一门艺术。这表明书法作品的美感与书家情感密切相关。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与"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稿》,是两种不同情感的典型代表作,是学习和研究书家情感与书法作品美感的范本。赏析比较《兰亭序》与《祭侄稿》,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王羲之与颜真卿书法艺术的不同风格,感受书法艺术美,提高书法技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的书法经过历代大家的潜心钻研,上千年演化,一直在不断创新和突破中完善,现在邮票载着它们,让每个字都幻化成纸上飞舞的精灵。行书——娟秀2010年5月发行的《中国古代书法——行书》为全球首套宣纸材质的邮票。此套邮票,以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为题材,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书法的优雅气质,而且再现了宣纸"纸中之王"的独特魅力。把"国  相似文献   

9.
颜真卿,不仅是我国历史上忠义两全、战功卓著的军事家,而且是自成一体、流芳百世的书法家。他的楷书《大麻姑仙坛记》、《多宝塔感应碑》《、颜家庙碑》等帖,和行书《祭侄文稿》、《刘中使帖》、《争座位帖》等,皆为千古传世名帖。其中的《祭侄文稿》,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此帖,不仅体现了颜真卿深厚的书法功底和艺术修养,而且还表现了颜真卿高尚的人格、家风、崇高的报国精神,以及笔祭忠魂的激愤情怀。  相似文献   

10.
颜真卿《祭侄稿》开创了行书雄浑壮美的新书风 ,逐渐改变了数百年来“二王”秀美行书主导书坛的局面。它主要在三方面作了创新 ,即引篆籀笔法入行书 ,丰富了行书的用笔体系 ;打破了前人单一墨法 ,浓淡枯润墨并用而致和谐自然 ;在字的结构上变王书紧结为开张、欹侧为端庄  相似文献   

11.
正唐颜真卿书。墨迹本。文稿是为祭奠死于安禄山之乱的侄子季明写的草稿。此帖笔笔奔放道劲,字字雄强凝重,作者无意于书,信手万变,全帖沉郁勃发,超凡入圣,悲愤痛切之情跃然纸上,是一幅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书法作品。元代鲜于枢评它为天下第二行书,清代阮元认为"此帖为行书之极"。  相似文献   

12.
《兰亭序》、《祭至文稿》、《黄州寒食帖》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它蕴含着创作者不同的个人风格,如王羲之——“魏晋风骨”孕育一代宗师、颜真卿——忠君与恪守儒家道义、苏轼——奋厉与“野性”的结合体,从而造就了“三大行书”不同的特点,如心旷神怡,信笔由之;悲情四溢,铺毫聚墨;几度沦落,烂漫不羁.  相似文献   

13.
颜真卿《祭侄稿》开创了行书雄壮美的新书风,逐渐改变了数百年“二王”秀美行书主导书坛的局面。它主要在三方面作了创新,即引篆籀毛笔法入行书,丰富了行书的用笔体系;打破了前人单一墨法,浓淡枯润墨并用而致的和谐自然;在字的结构上变王书紧结为开张、欹侧为端庄。  相似文献   

14.
正《奉命帖》,是颜真卿所书行书信札,凡11行,计69字。浙江省博物馆所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此帖无书写年月。据帖所说:"真卿奉命来此,事期未竟,止缘忠勤,无有旋意。然中心(liàng),始终不改,游于波涛,宜得斯报。千百年间,察真卿心者,见此一事,知  相似文献   

15.
正《蒙惠帖》《蒙惠帖》为蔡襄所书行楷作品,取法《兰亭序》而又参以颜真卿敦厚沉稳的特点,继而宏大了宋代行书尺牍书法的艺术内涵,使书法艺术发展到一个新时期。释文:蒙惠水林檎花,多感。天气暄和,体履佳安。襄上,公谨太尉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东晋时王羲之的《兰亭序》,盛唐时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北宋时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界被誉为行书前三甲,他们均用行书的元素,通过毛笔对纸面线条的宽窄粗细的接触,线条延伸时的急徐顿挫的运行节奏,使每一线条在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变化中细腻而又灵敏地反映出书法家情性的变化轨迹。以书法传情,使书者的情感有所寄托、释放,以书法为媒介体现三位大家当时的异样情思。  相似文献   

17.
我虽酷爱书法,但对书法知识知之甚少。今读《颜真卿》,深有感触,不禁对颜真卿这位书法家心生仰慕之情。我最初学也最擅长的字体是颜体。每次翻开《勤礼碑》,流连于那丰腴端庄的碑文,我便会猜想颜真卿的样子——他一定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文弱书生吧。可是,走进《颜真卿》,我才发现,我心目中那个颜真卿的形象被颠覆了。  相似文献   

18.
《学子》2012,(8):F0003-F0003
王怀中,男,1962年4B出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现主要任教小学语文。曾在学校做专职习字教师。中学时,爱上书法篆刻。书法早期学习柳公权楷书,颜真卿楷书与行书,如,临摹《玄秘塔碑》《麻姑仙坛记》《争座位稿》;再学习隶书、篆书,如,临摹《石门颂》《石鼓文》;后又学习《爨龙颜碑》《爨宝子碑》。学书法的同时学习篆刻、木刻。篆刻主...  相似文献   

19.
林泉 《青苹果(高中版)》2013,(10):F0002-F0002
颜真卿(708—784),字清臣。唐代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省)。官初任监察御史,迂殿中侍御史。因直言敢谏,被贬至河北平原郡做太守。后因平叛安史之乱立功,进京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并封鲁郡开国公。世称颜鲁公。颜真卿书法,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端严庄重。其书风格,初呈平整端齐,为后世馆阁体之滥觞,晚年书风为之一变,自成一格。横画细且平,竖画粗重雄浑。其运笔多为折笔,蚕头燕尾,棱角分明,故厚重有力,不觉其肥;其书结构风貌,中间空灵,外画紧凑,故松而不散,拙而有神,独树一帜。颜真卿的行书成就也极高,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传世作品较多,如《多宝塔碑》、《颜勤礼碑》、《自书告身帖》、《麻姑仙坛记》、《祭侄文稿》等。  相似文献   

20.
人书俱老     
近日看书法名帖。一看再看天下行书前三甲,第一为王羲之《兰亭序》,二为颜真卿《祭侄文稿》,三为苏轼《寒食帖》。正逢雨季,阴雨连绵。一个人卧于阳台上红沙发里,整个人陷入了一场与书法的爱恋与纠缠。这哪里是书法?分明也是人生。三幅行书均为草稿,据说他们也试图再写,把那草稿上的瑕疵和涂抹去掉,居然再也不能。绝品都难以复制。那是怎样的心情写就的?兰亭的阳春三月,文人聚集在一起写诗画画,雅嘱王羲之为序。他喝到半醉,一挥而就,文与字都美到不似人间。虽然后来没了真迹,但是,连复制品都让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