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孙晓燕 《文教资料》2012,(17):12-14
《孙氏家乘》七十四卷"祖基"一卷里,有严庄祖墓记、烬余录序,以及明朝近七十位名彦的100多首题咏,包括四大才子唐寅、祝允明、文征明、徐桢卿,大学士杨一清,还有王鏊、文彭、马驸、张敔、谢纯、段金、戴洵、李梦阳、何景明等达官贵人所写诗词。本文将这些已经公开的和尚未公开的不朽篇目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文征明是明代中期吴中地区文艺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在诗文书画领域的造诣颇高。文章考察了研究者对文征明的生平事迹、文献整理、仕隐心态、艺术思想、艺术创作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认为对文征明的研究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对其全面的、综合的研究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3.
正印章发展到元明时期,文人篆刻开始登上印史舞台。当文人自篆自刻的现象开始普及,印坛由此进入更活跃和更多元化的流派印时代,印章从实用阶段向艺术阶段迈出了关键一步。文彭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开创了中国印章史上第一个篆刻流派——吴门派(又称"三桥派"),印界视文彭为文人篆刻艺术的开山鼻祖。文彭(1498—1573),江苏苏州人,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  相似文献   

4.
文彭(1497-1573年),字寿承,号三桥,江苏苏州人.因曾任南京、北京国子监博士,故人称“文国博”.文彭敢于创新和突破,尤其体现在治印宗承上.他力挽元代印章杂芜的局面,取法秦汉,引领篆刻艺术走上纯正的轨道,并以平和稳重的印风开创“吴门印派”,被后世尊为文人篆刻的鼻祖.  相似文献   

5.
篆刻流派大约形成于明代中期,使印章升华为篆刻艺术,揭开了文人流派印的帷幕。明代文彭即是篆刻艺术流派的鼻祖,从此形成了明清灿烂的流派篆刻艺术,涌现了风格各异、成就卓著的一代代篆刻大家。  相似文献   

6.
文征明,明代吴门画派的一位领袖,他的艺术成就和思想品质一直为后世称颂,他在诗、文、书、画方面的成就,还有在中图画坛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而20世纪初始西方文化观念的涌入与庸俗社会学的干扰,使我们在对文征明的研究方面走了不少弯路,为展示这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我们需要怀着严肃的心态去探讨和分析,以期待在前人研究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7.
品读     
<正>自书学不讲,流习成弊,聪达者病于新巧,笃古者泥于规模。——明·文征明——自古至今,但凡某一领域的杰出人物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造的。继承与创新可以说是任何艺术门类都不可能回避的话题。文征明是诗文书画方面的全才,在书法方面能收能放,小楷精妙绝伦。他认为学习书法若无书学素养,那就会"流习成弊",聪明的人往往矜巧浮华,而  相似文献   

8.
“吴门四家”是指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他们是“吴门派”的杰出代表 ,不但在艺术上较全面地继承了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 ,而且从不同角度对文人画作了进一步发展 ,形成了各自的独特风格。笔者主要从山水画这一角度来浅谈四人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9.
文征明的山水画,就其作品形式而言,可分为粗笔与细笔两种形式,但细笔成就高于粗笔。其细笔一路的画法受元四家及沈周的影响较大,尤其是赵孟对他影响更大。在用墨方面,文征明吸收了云林墨法那种惜笔如金的精神,并借鉴了赵孟、黄子久的墨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用墨法。在着色方面,文征明直取  相似文献   

10.
<正>文征明与唐寅,简直是两种人生模版。文征明从小有些呆傻,八九岁了说话还不利落。唐寅却是个神童,一早已在苏州城出了名。文征明的老爸慕名来到唐寅老爸开的小酒馆,一见果不其然,激赏不已,当即决定让呆儿子与小神童交朋友,沾沾灵气吧。俩小孩同年,便上学放学一起玩。文征明是官二代,他老爸曾做过"温州市长"。市长请的老师大名吓死人,沈周教画,吴宽教文。更难能可贵的,面对神童衬托下更显木讷的儿子,  相似文献   

11.
艺术创造对艺术个性的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是追求审美的艺术个性,还是追求哲学认识论的概括性,成为一个长期悬疑的问题。艺术典型理论的基本倾向性是认识论的“普遍性”意义。这是一种艺术追求的迷失。我们必须清楚艺术创造应该追求什么?艺术的“普遍性”又是什么?否则,就会迷失艺术创造的努力方向。我们认为艺术创造应该指向对艺术个性的孜孜追求。在此基础上,我们试图深化对人的理解,以及艺术对象、艺术主体和艺术个性之间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12.
《焚画记》的故事发生在明代,讲的是大画家文征明焚画的故事。文征明是苏州名士文林的儿子,从小酷爱画画。他勤学苦练,临摹了很多画。15岁生日的时候,他挥笔临摹了东晋名家顾恺之的《新晴》,受到许多画坛名士的称赞。于是,他飘飘然、沾沾自喜  相似文献   

13.
艺术是通过不同的行为方式来展现不同艺术魅力的。艺术行为是艺术创作者不可缺少的认知和感悟世界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方式。艺术教育的最终成果必须通过艺术行为来体现。艺术行为首先要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艺术实践获得。通过不断的艺术实践认知,最终通过艺术行为来实现艺术作品的创作。艺术实践必须进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带着一种艺术的审美,对视觉、形式的思考,去观察现实生活并借助艺术教育的内容来完善艺术认知、艺术技能,从而提升个人的艺术素质和艺术作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古文助读     
原文文征明习字文征明①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②,或答人简札,少③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选自: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注释①文征明:人名。②苟且:凑合,马虎草率。③少:稍微。译文文征明临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称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2.·…  相似文献   

15.
正仇英是明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与沈周、文征明和唐寅并称为"明四家""吴门四家",亦称"天门四杰"。沈、文、唐三家,不仅以画取胜,且常佐以诗句题跋。就画格而言,仇英在自己的画上,一般只题名款。他出身工匠,早年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栋宇,后从画,并以善画结识了许多当代名家,为文征明、唐寅所器重。据仇英的好友彭年记载:"十洲少既见赏于横翁(文征明)。"此外,仇英拜周臣门下学画,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古代诗文书画讲究家族传承。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书画世家是兴起于明代中期的文氏家族。该家族以文征明为发端,从明代中期(约15世纪末)开始一直绵延到清代中后期(约18世纪中叶),前后历经近三百年,在诗文书画领域代不乏人,且被著录的就有三十多人。文氏家族虽然才俊众多,但是最有影响者当为文征明父子。文征明长子文彭、次子文嘉,皆善诗文书画。如果选"双璧"的  相似文献   

17.
这首词是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在杭州看到宋高宗赵构当年赐岳飞手诏石刻残碑时有感而作的。时隔四百年,文征明从依稀可读的碑文想到岳飞的千古奇冤,仍激愤难平,重提“岳飞冤狱谁铸成”的旧话,矛头  相似文献   

18.
酒令诗趣     
有一日,明代大才子唐伯虎与文征明在一起饮酒,祝枝山闻着酒香追来。唐伯虎对文征明使了个眼色:「今天我们吃酒得行昆虫谜令,作不出来不准饮酒!」说完唐伯虎就以蝇为谜底吟道:「菜肴香,美酒醇,不唤自来是此君。不怕别人生嫌恶,撞来席上自营营。」文征明接着吟蚊子谜道:「华明灯。喜盈门,不唤自来是此君。吃人嘴脸生来惯,贪吃图喝乱钻营。」祝枝山知道二人是以蝇  相似文献   

19.
李树榕在《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撰文指出,既成的文艺学是以文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的。艺术学则以一切艺术活动为研究对象。广义艺术学,包括艺术理论、艺术发展史、艺术批评学。狭义艺术学特指艺术原理,它是从哲学层面对艺术是什么等元问题做根本性探讨,或者说它是研究各门类艺术规律的基础规律。元范畴是艺术原理学科体系的承重点,应产生于具体作品时空限定与艺  相似文献   

20.
学前艺术教育是学前专业核心课程,应重视培养师范生的艺术素养与艺术技能,使其在职后能引导儿童感知、欣赏、创造美。但对某市师范院校、幼儿园涉及的多方进行访谈后发现,师范生存在艺术技能弱、艺术素养差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艺术教育缺乏专业化背景、艺术教育忽视艺术素养的养成;通过强调专业背景、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树立正确认识、引导幼儿园正确评价教师艺术素质是促进艺术教育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