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我怀揣着一个梦想来到深圳,轰轰烈烈的课改热潮迎面扑来。在我组织的一次“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每每想起都会生出无尽的遗憾。两周前匆匆忙忙布置了这一活动主题.选中了两个自告奋勇者当主持人,其余一切都由主持人去自行负责,包括分组、活动资料的准备、活动的形式和过程等等,我都不再过问。  相似文献   

2.
“小健,我们班马上要开展一个主题活动,王老师想让你当主持人。”放学后,我叫住小健。满以为他会马上答应我,可他却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不想当主持人!”这着实让我大吃一惊。我知道小健个性比较强,如果此时硬逼着他,肯定会适得其反。我耐心地做他的工作:“小健,王老师之所以选你当主持人有两个原因:一是你的朗读很出色,是班里数一数二的;二是你以前当过主持人,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经验。你当主持人最合适不过了,怎么样,试试吧?”回答我的是一阵沉默。我意识到他可能有难处,便问道:“你能告诉我你不想当主持人的原因吗?”他…  相似文献   

3.
每次开展活动区活动时,总有幼儿为这样那样的事情来向我报告。有一天我忽然想:不如在活动区增设一项内容,就叫“解决困难热线”,专门解决幼儿在游戏时遇到的困难。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幼儿,并请班里能力最强的幼儿先当主持人做示范。孩子们都很高兴,他们还给这个专线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小红帽”热线。从此,幼儿遇到困难就站到“电台”的外面给主持人打电话。如有一次在“娃娃家”活动的幼儿发现锅子不见了,小勇立即就去“打热线电话”,主持人对他说:“你不要着息,先回去找找,如果还找不到,就到储藏宣找旧纸盒做锅子。”待幼儿对这个热线比较熟悉后,我就让幼儿轮流当主持人。这样给每个幼儿提供了解决问题、发展语言的机会,我则“解放”出来,能够集中精力观摩、指导幼儿游戏了。  相似文献   

4.
(一) 2004年12月我曾来参加“孙绍振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记得当时还举行过一次我和孙先生的“对话语文”活动,主持人就是陈日亮老师。今年上半年福建师范大学又举行孙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我因有事没有来;王立根先生主持的海峡两岸中学生语文演讲比赛活动,我也没来,这次来,就算是一并还债。而我也正是从这些活动中,感受到了福建语文教育界的活力,你们所提出的“创建闽派语文”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语文乐园     
一、活动准备1 写好拼字内容。2 学生每人制作三张写有“学好语文方法”的卡片。3 在黑板上画好球门 ,做两个小足球。4 在黑板上画好词语树和写有内容的果子若干个。5 准备词语卡片。二、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 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 ,主持人落落大方走上讲台。(黑板中间画着一座城堡 ,城堡上写着“语文乐园”字样 ,黑板左上方画有两大组的名字 ,代表竞赛双方。)2 师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这节课让我们到语文乐园里去走一走 ,看一看。听说 ,最近语文乐园里举办了很多趣味竞赛。而且得胜的那一方还可以得到小精灵们亲手制作的贺卡呢!这些贺…  相似文献   

6.
走进演播厅     
今天,我们班的小记者要去一个“神秘”的地方——绍兴县广播电视台,我们都十分兴奋. 一路上,我们蹦蹦跳跳地走着,欢声笑语不断.有的说“我们要当小明星了”,有的说“今天终于可以亲眼见到节目主持人了”,还有的说“最好让我自己当一回主持人才过瘾呢”.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材一再改革,内容不断有新的变化。增加了专题,比如七年级的“荷”“狼”,八年级的“长城”“汉字”等。还有许多语文活动的设计和方案,比如八年级的“当一次主持人”“假如我是导游”“一次集体视听活动”等。这些内容的增添初衷是好的,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素质。但是,这些内容设计得再美好,如果与实际脱离的话,也会大打折扣。在一些名著推荐与阅读活动中,无法解决书的问题,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去买,毕竟有的学生家境还是比较困难的。去借,也根本无法一下子就借到那么多本。只有几本的话,也无从解决略…  相似文献   

8.
美国一知名主持人有一天访问一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那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行员!”主持人接着又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旅客系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先跳出去。”当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主持人继续注视着那位小朋友,想看他是不是真的很冷漠、很自私、很弱智。没想到,接着那小朋友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主持人发觉那小朋友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主持人又问那小朋友:“为什么要这么做?”那小朋友的回答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听完小朋友的回答,现场的观众不禁对他肃  相似文献   

9.
让一个6岁的孩子担任60集《动画大观》主持人,是我始料不及的。特别是当我接到这个通知时,已值最后定稿的日子。这对我和对那个尚未谋面的孩子来说,都意味着一种难度。作为这部系列专鞭的撰稿,我不仅要像个厨师,给每一集的内容“分盘配菜”;还得像裁缝那样,因人而异地为主持人“量体裁衣”。原定的两个成年主持人,换成一大一小,这就是说,我必须重写一稿。搞电视,几易其稿是家常便饭,不足为怪。然而,面对这个融史料性、知  相似文献   

10.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边界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持人的话:“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区别于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与其他课程并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它是语文课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点至为重要。但是现在似乎有一种普遍的倾向,就是把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的学科内的“综合性学习”与作为一门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混为一谈,语文学科内的综合性学习完全没有学科边界,从而失去“了语文性”。我觉得,这种混淆如不加以纠正,将会使“语文综合性学习”失去教学意义。本期发表的两篇文章,都强调了一个意思,这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应该有边界的;这个边界之所以是必需的,是由语文综合性学习本身的内涵决定的。欢迎老师们参与热点栏目的讨论。近期讨论的话题有:①语文课该不该考语文知识?该怎样考语文知识?②语感教学路在何方?③“批判性阅读”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1.
李广仓 《教育文汇》2013,(12):29-29
一次语文自习课,几个学生问我有没有QQ号,我说“有呀”,他们让我说出来。我问:“你们有没有QQ号?”同学们齐声回答:“我们都有!”这太令我兴奋了。这两年我不当班主任,感觉和孩子们疏远了很多,如果能通过QQ和学生们进行网上交流,不是很好的沟通途径吗?当我说出这个想法时,同学们都要求我加入他们的QQ群。  相似文献   

12.
呵护生命     
活动目的通过开展“领养蛋宝宝”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爱心。活动过程一、明确活动内容当我说我们班将开展一个为期两周的活动时,学生都焦急地等待下文。我说:“要每一位同学当两星期的‘爸爸妈妈’!”学生们兴奋了,纷纷问:“当谁的爸妈呀?”“一个鸡蛋。”“啊!?”他们立刻像炸了锅一样,我等他们静下来后,说出了活动要求: 1.必须人人参加; 2.活动持续两周; 3.把蛋宝宝当成你的孩子,给它画上五官,取个名字,找老师签上字;  相似文献   

13.
在课程改革开始的一次调查中,有一位家长这样对我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这句话久久地在我心中回荡,使我深感责任重大。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有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在长期而艰苦的语文探索实践中,我有了以下一些认识: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在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  相似文献   

14.
活动背景一次,我带领同学们上街参加一项社会实践活动———“给街道穿新衣”。同学们兴奋异常,不时地读着街道两旁五花八门的商店名字,指指点点、说说笑笑。我灵机一动,这“店名”不是一个无需预设的语文学习机会吗?我立刻临时给学生增加了一项任务:搜集商店的名字,并想一想这名字体现了经营者怎样的良苦用心;如果猜不出,可以对商店经营者进行采访。第二天上午,我趁热打铁,一堂《童眼看店名》的语文实践课便在学生的笑声中开场了……教学过程一、搜集、品析1.汇报课前搜集情况店名如同人名,包含着人们对商店的一种祝福、一种愿望。昨天,我…  相似文献   

15.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从教20多年来,第一次遇见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让学生练习口头组词,而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踊跃极了,几乎每个人都举手发言。当我给出“精”字组词时,其中的一个女孩把手举得特别高。于是我便让她作答,她大声地组了个“精子”。这时我看到班上没有什  相似文献   

16.
“下星期三语文活动课的主题:‘马的世界’,大家回去做好准备。”“耶……”全班欢呼雀跃。“这次活动课的主持人是小鸣。下面我做一个简单的安排,请同学们将书翻到……”“肖老师,”还没等我把话讲完,小鸣举起了手,我点头示意他继续说,“我看过书上的内容,有很多想法。既然我当主持人,您就让我兼做一次总策划,行吗?”我有点犹豫,还不等我说话,与小鸣同桌的小梁就喊道:“老师,马上下课了,下节是体育课!”此时铃声响起,我对小鸣点了点头,又一阵欢呼声淹没了铃声。看着孩子们急不可待奔向操场的身影,我有一丝担忧:以前的活动课都是我安排,这次…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1月,我在都匀参加了“贵州省第四届小学语文学科优质课评选观摩交流”活动。活动中聆听了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崔峦和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陆云两位老师的讲座。两位老师在讲座中提出的"语文教学中的取舍问题”、“提高课堂实效”等观点启发着我,帮助我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些疑惑,有一种“茅塞顿开”后的愉悦。带着这些感受我又观摩了活动中展示的十九节现场课,让自己又经历了一次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真可谓感受多多,收获颇丰。  相似文献   

18.
《四川教育》2010,(2):45-46
一、播种梦想,自信启航“像一条小河流淌着激情四溢的执著;似一株新苗怀抱着枝繁叶茂的梦想。”1999年9月,在一所地处偏远山区的农村小学里,初为人师的我开始了对教学的摸索。月底,乡里开始赛课,踏上讲台不足一月的我将“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七个字演绎到了极致——选择了语文和科学两个学科进行了三次尝试,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赛课活动中。永不言败,越挫越勇的我让大家看到了我的“犟”劲、“韧”劲和满腔的激情。  相似文献   

19.
爱心教育     
早饭后,我刚想让小朋友出去活动,这时有一股刺鼻的气味向我袭来。几个孩子大声叫着:“李超然吐了!”我一眼望过去,李超然的身上、桌子上全是饭,他周围的小朋友一个个侧着身子,表现出厌恶之感。这时我发现闫霖到洗刷间拿来两块抹布,一块递给李超然,一块自己拿着擦桌子上的脏物……那他童稚的爱心深深地感动了我。同一件事情,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这正是对孩子们进行教育的最好时机。我问小朋友:“当一个小朋友遇到麻烦时,我们周围的人应该怎么做呢?”“热情相助!”“李超然现在正遇到困难,你们都怎么做的呢?”小朋友们都闭上嘴不说话了。我略…  相似文献   

20.
杨晴 《小学语文》2010,(12):55-55
既是语文老师,又是大队辅导员的我,喜欢带领学生开展带点语文味的活动。半学期以来,我们班的语文学科活动已经开了六次了。近期的一次“我行我秀课本剧比赛”活动就吸引了32个学生参加,这32个学生分成八个组参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