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五十年前,“东亚病夫”这顶帽子压在中国人民头上,伤痛和耻辱,罄竹难书。今天,我们已彻底甩掉了这顶帽子,成果辉煌,前景喜人。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和记取,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本文对“东亚病夫”的由来、病根及其启迪作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2.
有的同志认为,在清朝末年,日本体育比赛属武事类,举办运动会是不准华人观看的。《杭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一篇文章《我国近代体育教育家——徐一冰》就持这种观点。文中说,徐一冰先生留学日本时,由于中国人不准观看日本的运动会,但他希望把运动会传入中国,以提高中国人民进行体育活动的热情,洗刷“东亚病夫”的耻辱。于是,便不  相似文献   

3.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也一去不复返。中国的体育事业结束了旧中国时期附属于教育范畴,由教育部门管理的现象。安徽体育在省委的重视领导下,经过各级体委和广大体育工作者多年的齐心协力,把原来体育设施一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中国体育以五大文化逻辑——基于去“病夫”的逻辑起点,在增强人民体质的使命履行中,形成甩掉“东亚病夫”帽子的现代化;基于“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理念,在以人民为中心的重大政策制定与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形成人民共建共享的现代化;基于中国历史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实践形成的举国体制,在实现快速赶超发展、提供“中国创造”的实践中,成就创造竞技体育奇迹的现代化;基于中国历史与国情,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友谊与比赛相结合的发展理念与体育文化新形态的中国方案中,走出“并联式”发展的现代化;基于文化的民族性,在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责任担当中,形成讲述中国故事的现代化——书写了中国式体育现代化建设体育强国的文化篇章。  相似文献   

5.
建国后,毛主席对新中国体育工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指出了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是我们体育工作的基本方针。过去,由于我们正确地贯彻执行了这个基本方针。大力开展了群众体育活动,努力完成了体育为增强人民体质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任务,我们已经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体育事业得到了举世公认的发展;中国各族人民的体质大大增强了,健康水平也提高了。  相似文献   

6.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仅有36年多的时间。在这不长的时间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艰苦创业,经过崎岖的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体育事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解放了的新中国经过30多年的努力,彻底扔掉了旧中国“东亚病夫”这顶帽子,跃入了亚洲体育强国的前列,并以坚强的信心,高昂韵斗志,朝着在本纪末建成世界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7.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领导全国人民抓纲治国取得伟大胜利的大好形势下,在举世欢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的喜庆日子里,我们满怀革命豪情,迎来了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光辉题词发表二十五周年。毛主席的光辉题词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它指明了我国体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照亮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道路,是我们做好各项体育工作的依据和准则。早在一九五六年毛主席就指出:“过去说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经济落后,文化也落后,又不讲卫生,打球也不行,游水也不行,……但是,经过这六年的改革,我们把中国  相似文献   

8.
谈起新中国体育事业的飞速前进,人们常常会连带提及“东亚病夫”一词。在旧中国,“东亚病夫”是外国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污辱性称呼,它包含着贫穷、疾病、落后等许多意义。但是,最早在谈论中国局势时使用“病夫”一词的却是一个中国人,他就是戊戌变法时期的著名改良思想家严复。1895年3月,严复在天津《直报》发表的《原强》一文中,第一次把中国比作“病夫”。他说:“盖一国之事,同于人身。今夫人身,逸则弱,劳则强者,  相似文献   

9.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方针的由来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是我国发展体育的一个基本方针。四十多年来,在这个方针精神的指引下,我国的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人民被污为“东亚病夫”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弄清这个方针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体育人口的质及传统影响因素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80年代后,我国运动员在国际体坛上取得了许多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竞技场上的胜利消息,一扫昔日“东亚病夫”给中国人心灵深处的耻辱,极大地振奋了民族自信心,使他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具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由此引发了大众性的“体育热”。伴随着“体育热”的出现,体育人口这一术语开始在体育理论界应运而生。如今,在报刊有关的报道、论文里,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体育人口这一术语,对它已不再感到陌生了。但是,理论界在论述体育人口时,其侧重点大都集中在对体育人口量的表述上,对于其质,以及与质相关的一些问题则较少  相似文献   

11.
在旧中国,“东亚病夫”是外国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污辱性称呼,它包含着贫穷、疾病、落后等许多意义。 但是,最早在谈论中国局势时使用“病夫”一词的却是一个中国人,他就是戊戌变法时期的著名改良思想家严复。1895年3月,严复在天津《直报》发表的《原强》一文中,第一次把中国比作“病夫”。他说:“盖一国之事,同于人身。今夫人身,逸则弱,劳则强者,固常理也,然使病夫焉,助  相似文献   

12.
一、重视体育,倡导德、智、体三育并重 清朝末年,政治黑暗,社会腐败,帝国主义的侵略日益加深,民族危机严重,人民穷困到了极点。统治阶级长期以来推行重文轻武、文武分途式的教育,致使国人身体孱弱,疾病丛生。被西方列强扣上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国人民受尽了凌辱。为了摘掉这顶帽子,不少仁人志士不畏艰难,披荆斩棘,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从日本引进了一种新式教育——军国民注意教育(指体育和军事训练)。在这些进步知识分子的倡议下,中国教育界逐渐形成了一种学习体操、从事武术和军事训练的风气,文武并重的新式教育从此得到发展和普及。体育被列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杨贤江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十分重视体育活动。他说:“体育是造成健全的人格,养  相似文献   

13.
在五十多年前的旧中国,女子篮球队出国比赛是一件很难得的事。上海两江体专女子篮球队经过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远征日本、朝鲜凯旋而归,作为第一支出国比赛的中国女子篮球队,她们为国争光,为民争气,雪洗了“东亚病夫”的耻辱,更是不易的。  相似文献   

14.
二十五年来,在毛主席革命体育路线的光辉指引下,我国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深入开展,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体育事业飞速前进,广大工农兵成了体育运动的主人,增强了体质,振奋了革命精神,彻底抛掉了帝国主义加在我国亿万人民头上的“东亚病夫”的耻辱帽子,在“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家”的群众运动中,在贯彻毛主席革命外交路线上,都起到积极作用。可是,王、张、江、姚“四人帮”,为了实现其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把黑手伸进体育战线,打出“体育革命”的旗号,别有用心的把体育战线说得一团  相似文献   

15.
读完贵刊今年第七期上的“中国人打败中国人”,我感慨万千,在与一位朋友的通信中我也不禁大放“厥”词,朋友回信亦表示与我共鸣,略感欣慰。中国是一个大国,但历史上,中国在体育方面又是一个小国。昔日洋人诬蔑我们是“东亚病夫”,这也是一个原因。但是中国人终有崛起的时候。只要是中国人,谁都忘不了那许多“零的突破”,谁也忘不了女排五连冠的辉煌,谁  相似文献   

16.
陈咏声先生早在三十年代就从事女子体育教育,是中国妇女体育运动的先驱。她生于1900年8月23日,从小喜欢体育,当时中国饱受列强侵略,她在青年时期就认为“强国要先强身”,立志从事体育事业,为祖国洗刷“东亚病夫”的耻辱。1917年,陈咏声从家乡湖南长沙只身来到上海,先后在中国女子体操学校、上海女青年会体育师范学校上学。1923和1948年,她曾两次赴美,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和德克萨斯州的培勒大学(BarlorUni-Veysity)O先后在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中西女中(上海市第一中学、第三女子中学前身)、北京国立女子高等学校、南京金陵…  相似文献   

17.
民主革命胜利以后,由于各个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不同,我国的群众体育及组织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各个阶段的发展很不平衡。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摆脱“东亚病夫”的耻辱和医治人民体质瀛弱的问题,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人民健康问题,毛泽东在1952年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奠定了五十年代我国体育的基调。当时我国开展体育运动的方针是:“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使体育运动普及和经常化。”贺龙同志、蔡树藩同志等还针对群众体育组织化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厂矿企业单位可在工会基层工作委员会下设体育运动委员会”“现在群众性的体育运动缺乏领导和技术指导,往往只是  相似文献   

18.
一个最早荣获奥林匹克勋章的中国人走了。毛泽东称他是管六亿人民大事的人。他见证了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人”的历史巨变。一个最初开拓新中国体育处女地的奠基人走了。邓小平向他面授发展体育运动的五条纲要:他履行了“成立体委、修建场地、创办院校、设专业队、开全运会  相似文献   

19.
一、当代中国体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历史的需要新中国的体育事业,是在旧中国贫弱落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东亚病夫”的称号或一个奥运会上的“大鸭蛋”足以表明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先天不足,不可否认,近代中国体育由于中西方的交融、合流而有一定的发展规模。但不能...  相似文献   

20.
建国后,毛主席对新中国体育工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指出了我国体育工作的根表任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是我们体育工作的基本方针。过去,由于我们正确地贯彻执行了这个基本方针。大力开展了群众体育活动,努力完成了体育为增强人民体质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任务,我们已经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体育事业得到了举世公认的发展;中国各族人民的体质大大增强了,健康水平也提高了。今天,在新形势下,我们应怎样正确地认识、准确地理解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方针?在具体工作中又怎样结合区情、体情有效地做好我区的体育工作?值得我们重新学习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