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正朝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方向进行,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突破了国家包分配的观念和体制,初步实现由政府调控指导,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  相似文献   

2.
大众化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愈来愈突出.经过调查分析,就业能力不足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大量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的关键原因.针对这种现状,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公平的就业环境、竞争环境;高校应更新教育理念,调整专业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增强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扩招后在校大学生数量和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大规模增长,大学生的昔日风光不再,大学毕业生不再是用人单位争着抢着要的香馍馍。随着从包分配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体制的转变,大学毕业生在获得自由择业的自由、自主权利的同时,陡然发现要承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岗位,甚至面临失业的强大风险。大学毕业生仿佛一下子从社会精英变成了需要社会解决就业岗位的负担,一下子成了弱势群体,一下子成了用人单位按照各自预先设定的理想选材模式和标准挑来选去的普通劳动者。大学生不再是时代骄子,大学毕业生就业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  相似文献   

4.
日本大学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导致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窘境.与此同时,日本企业在用人观念上也发生了变化,使得本来就不容乐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日本政府和各大学为促进毕业生就业,解决高等教育与现实社会严重脱节的问题,通过重组学科专业、将教养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加强产学合作等措施实施了以职业生涯教育为主线的就业援助体制,这不仅使大学就业援助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也为日本高等教育带来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也在逐步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经过 10多年的积极探索 ,从统一计划分配过渡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阶段。这个历程实际上表明毕业生就业制度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人才市场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上的基础作用不断加强。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发展由其内在的矛盾运动所决定。可以预见 ,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为 :从招生开始 ,通过建立收费制度改变学生上大学由国家包下来 ,毕业时由国家包分配的做法 ;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市场和法律体系 ,使毕业生能够根据国家需要、在国…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环境下,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机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由传统的包分配转变为“双向选择”的过程。这种状况反映出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大学英语的教学之间存在着社会需求与教育的借位,也给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耿刚 《文教资料》2009,(5):210-21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也从"精英"向"大众化"转变,但随之而来的也包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差等问题凸显,这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大学生就业.然而,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并且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也变得复杂多样,尤其是农村大学生.他们是特殊的一类群体,他们的就业心理更有其自身的特色.本文旨在通过对这类特殊群体就业心理的分析,查找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从而为解决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体制与大学毕业生就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劳动力市场供给的角度,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归因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而就业能力的大小与高等教育体制是密不可分的.要改革招生制度、创新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增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9.
培训包体系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依据.然而,基于培训包的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英国功能行为主义的职业教育模式没有本质的区别,"新职业主义"成了"被控制的职业主义",职业教育沦为就业培训.其经验和教训是:职业教育需区别于就业培训.要关注就业准备.更要帮助学习者构筑宽厚的知识基础、获取职业生涯所需的职业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和个人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诚信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毕业生就业诚信,对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列举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失信的种种现象,指出就业失信的危害,分析了导致失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面对就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产生了就业困惑和就业压力,甚至部分毕业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碍.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心理方面,既具有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也有因为其教育模式的特殊性,而存在不同的心理表现.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不断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长.除了受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等客观环境因素,大学生自身素质不高,就业能力不强等主观因素也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门路狭窄,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与稳定,本文在分析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原因的基础之上,总结了拓宽大学毕业生就业门路的主要经验和做法,为探索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999年高等教育扩大招生政策出台后,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从1998年643万增加到2004年2000余万,6年间增长了两倍多,毛入学率已达19%,成为世界上大学生数最多的国家;预计到2010年,在校生要达2800万左右,毛入学率达25-27%左右。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趋势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也相应地取消了“包分配”,以“双向选择”取而代之,但是大学生就业体制等没有随之改变,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一、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问题1.就业观和就业机制的矛盾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建立了“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并确立了以市…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我国劳动力供远大于求、社会就业压力大的整体状况下,大学生就业成为难题.大学生就业指导既是高校职责所在,也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关键环节之一.对此,高校采取应对措施,从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模式、理念及形式进行创新,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根本上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可就业能力不同于"职业探索期和创立期"的就业能力,而是指在工作中获得和保持新工作的能力。通过比较可就业能力的结构模型,探讨大学理念与就业能力、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可就业能力的内在关系,并对我国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和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方向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校扩招得以进行的根本性原因,是大学生就业的"双向选择"政策.因为按照我国以前大学毕业生包分配工作的政策,在政府没有把握能够为毕业生安排工作的情况下,扩招是无法进行的.而"双向选择"政策在制度层面上为高校和政府解除了这方面的压力,使他们无须为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安排承担责任,保证了扩招活动的进行.然而,也正是这项活动,对高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暴露出了高教制度和思想方面的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就业评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在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和评价的指导思想等方面存在许多局限,无法引导研究型大学为国家培养精英人才.在分析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要建立国家、专门机构、大学和社会组成的多元化社会评价模式;要建立科学的、具有操作性的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体系;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就业评价要注重发展性维度,兼顾资源的投入产出等,以便建立与研究型大学办学定位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工作评价.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从精英教育向大大众教育转变,普通高校进行招,导致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毕业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显.因此,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使他们走上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校和社会能够正确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有很大增加,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导致我国人才市场出现了"知识失业"现象。对此,应采取深化教育模式改革、改善社会就业环境、开展就业服务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就业同轨的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从我国志愿服务的现状、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偏差、二者的内在联系探讨了同轨模式的基础.结合江苏大学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就业的实践操作,从"志愿式"就业模式的在校培养和毕业后培养两个层面,提出在新形势下推进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就业的同轨运行,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