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贸易是推动中国和中亚国家经济复苏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建立国际合作竞争优势的关键途径。借助国际竞争力相关指标,基于“熵值法”测算,对比2005年到2019年间中国和中亚国家的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得出中国数字贸易竞争力水平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并对中亚国家长期保持领先地位。基于“钻石模型”选取重要影响因素,对中国和中亚国家分别构建计量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数字贸易竞争力方面,服务贸易出口额、数字贸易依存度、每十人宽带用户数对中国和中亚国家数字贸易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由于数字贸易人才供求不匹配,导致高等教育入学率对中国和中亚国家产生负向影响。因此,在多层次数字贸易合作平台搭建、共建数字贸易基础设施、数字贸易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有助于推动各国数字贸易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通过借助贸易结合度、显性比较优势、贸易互补性三项代表性评价指标,分析近年中美两国的双边图书贸易情况可知,中国是美国重要的图书贸易伙伴,中美两国之间的图书贸易关系极为密切,贸易互补性显著.中国要继续保持与美国之间良好的图书贸易关系,一方面应进一步改善贸易结构,优化政策环境,加强文化输出,优化贸易方式与版权保护机制;另一方面也应注重本国综合国力与文化软实力的整体提升,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全面推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陶莉 《出版经济》2003,(3):23-25
建立成熟的版权贸易观念——专业化发展的战略眼光 一个更开放、更自由、更有竞争力的出版环境正在成为我们进行出版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中国的出版产业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间的版权合作和版权贸易参与到新一轮的资源分配中来。《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2002年报告》的内容让人相信在过去的24年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大量引入图书出版业,今天出版业这个朝阳产业更呈现了勃勃生机。一种全新概念的国际版权贸易方式——“网络版权贸易”正在悄然兴起。 1999年美国一批颇具网络经营管理经验并深谙出版业务的专家发起组建“国际版权在线”公司 (Rightscenter.com, Inc.),并开通了版权贸易专业网站“国际版权在线” (www.rightscenter.com)。它的诞生是网络技术与出版信息交流、版权贸易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当代国际版权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及新颖的操作理念和运作方式。   “国际版权在线”不是普通的商业性营销宣传网站,也不同…  相似文献   

5.
胡粤 《大观周刊》2012,(6):18-18
近代以来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以及不平等条约签订,日中贸易的往来程度也在逐年增长,而在日本战败后,由于战争影响,政治局势变化,经济制度转型等各方面原因,日中贸易又呈现出新的情形。本文说明这一时期日中贸易的基本状况,并从日本战败,美国势力介入,中国内战三个不同因素带来的影响而分析。  相似文献   

6.
参与成长     
化兵 《出版参考》2005,(9X):i0001-i0001
九月的北京,空气已有一丝凉意,无论是传说中的“麦莎”还是让人备感煎熬的“桑拿天”,都已渐行渐远,秋高气爽就在眼前。9月1日-5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如期在国际展览中心召开,这是我国最大规模的国际图书版权交易活动。为迎接此次盛会,本期封面故事特推出“且行且成长——版权贸易之民营篇”,阐述了民营公司从事版权贸易的基本运作方式,民营公司灵活、高效的生存优势及目前的发展瓶颈:政策支持与知识产权。版权贸易,民营力量不容忽视,民营从事版权贸易未来如何,这个话题值得读者进一步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影视贸易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凌  彭祝斌 《新闻界》2005,1(6):33-35
在国际贸易市场上,服务贸易异军突起,1980-1995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3%,高于同期国际商品贸易5.6%的平均增长速度。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服务贸易的发展更是急剧加快,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5.7%。影视业是近年贸易增长幅度极大的行业,发达国家影视业产品出口增长很快。美国的娱乐业被归为“以版权为基础的”制造、世,1998年,它的电影、电视制作及相关的录音带、音乐出版行业总收入达600亿美元,占美国出口额的第一位,其中120亿美元是由影视业直接创造的,至2000年底,影视业直接出口额猛增到180亿美元。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商品、服务与生产要素“跨国化”流动的规模日益扩大,文化商品的进出口贸易在整个贸易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文化经济及其影响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在文化产业中.影视业作为最国际化的媒介产业,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不仅直接关系到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而且对于整个国家经济增长也起着非常莺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电视剧     
《视听界》2006,(4):105-105
电视剧市场一片“减产”声数量要下来质量要上去,中韩化贸易不对等 中国电视剧输入韩国受限,[编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版权贸易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也离不开作为中国最有效的版权贸易平台——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以下简称为“北京图博会”)。了解“文化走出去”的背景,在此环境下纵向梳理通过北京图博会进行的版权贸易量,文章力求对北京图博会版权贸易的变迁进行探讨,并探索其未来发展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0.
晓筱 《网络传播》2005,(8):50-51
进入2005年,国际贸易纠纷一直困扰着人们的视线。继美欧飞机贸易纷争之后,中国与美欧之间的纺织品贸易争端更加引人注目。各类媒体或制作头版头条,或策划专版专栏将这件事炒得沸沸扬扬。以7月25日上午11时为例,从Google键入“中美欧贸易争端”专题,一共得到212000项符合相关专题的查询结果。  相似文献   

11.
科技报告管理工作亟待加强刘宝元(国家科委科技信息司)“中国科技报告管理办公室”自1991年10月成立以来,至今已两年有余。在此期间,该办公室在国家科委科技信息司的指导下,对我国的科技报告管理现状进行了调研,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国科技报告管...  相似文献   

12.
在中美出版物与版权贸易中,中方一直是逆差,特别在版权贸易方面,中国引进远远大于输出.由于统计方面的原因,许多出版物进出口数据缺乏,特别是中美之间的统计数据很少,因此,本文有些数据使用了美国有关方面的统计.  相似文献   

13.
随着2013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之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更加引入注目。人民币与主要贸易伙伴直接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在著作权法实施不到一年半的1992年10月,我国又正式成为《伯尔尼公约》与《世界版权公约》的成员国,只有从这时起,中国内地出版社才有了全面开展国际版权贸易的环境与法律依据,中国的对外版权贸易才向正规化之路,近十年过去了,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也有了比较固定的合作对象,美国,英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韩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已成为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的重要伙伴,认真回顾分析一下与入要贸易伙伴的版权贸易状况,对于做好今后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对近些年来中美,中英,中德,中俄,中法与中日间双边版权贸易情况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出版参考》2006,(9S):I0007-I0007
近日,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委托非工委就“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规划的相关内容,向民营书业企业征集意见。上海季风书店负责人严博飞召集了多家书业企业,在版权贸易、海外投资、图书贸易、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征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有一位美国人,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时期,热情地为中国人民服务。他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了35年。然而,在此期间,他两次蒙冤入狱,在铁窗中苦苦煎熬了16年多,只享受了19年的自由。获释回到美国之后,由于他在美国和中国都有广泛的社会关系,而且深刻了解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致力于发展中美贸易。在耄耋之年,仍然不辞辛苦,万里之遥.飞来飞去,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尽心尽力。  相似文献   

17.
在所谓的“中国军事威胁论”问题上,一向是五角大楼烧火,《华盛顿时报》鼓风。五角大楼最新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刚给中国贴上所谓“潜在军事威胁”的标签,《华盛顿时报》就公开了2000年至2004年美国“商业”卫星偷窥中国军事情报的内幕,以期强化美国五角大楼的“中国潜在军事威胁”的论调。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附属版权”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附属版权”贸易魏龙泉美国的出版商把版权贸易作为一项重要的出版资源,大力开发和利用,在美国国内和国外已形成一个较为成熟和数量相当可观的“附属权”(SubsidiaryRight)市场。出版社把“附属权”作为图书销售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样下功夫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远交近攻”,就是地缘政治的基本原理之一。地缘政治今天还在决定着各国政府的政策。按照地缘政治的理论,他们谎称为维护本国的最高利益,政府有责任在本国重要利益范围内,抑制另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国家出现。抑制或者说遏制的办法主要是分裂其国家,以及各种封锁和制裁。一个贫穷落后的,特别是四分五裂的中国符合美国的利益。二战后,美国在许多中国军事要地驻军,直接维护美国在中国的特权和利益,特别是保证中国不会成为美国的对手。  相似文献   

20.
期刊     
《中国新闻周刊》2003,(19):73-73
《远东经济评论》刊指出,尽管不是完全可兑换,人民币在中国以外的地区作为硬通货越来越受到欢迎——这是它有可能担当“亚洲货币”职能的第一个迹象。在中国香港以及中国的东南亚邻国可以发现,受中国蓬勃发展的贸易和旅游业的推动,一个新兴的人民币区域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