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一项在南京市1000多名小学生中进行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有同伴与自己一起玩耍;有46.7%的孩子缺乏玩伴,经常一个人玩;平时只有9.7%的家长经常和孩子玩,节假日也只有15.6%的家长能陪孩子玩.近50%的孩子找不到玩伴,这种"伙伴危机"将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南京市小学生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近日对该市1000多名小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有43.7%的孩子放学后常和同学、邻居玩耍;有46.7%的孩子由于缺乏玩伴,经常一个人在家里玩。平时只有9.7%的家长经常和孩子玩,节假日也只有15.6%的家长能陪孩子玩。其实,孩子没有机会与同龄的伙伴在一起玩,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南京市一个地方。上海、重庆等地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也显示,有近一半的孩子没有“玩伴”。这表明,在我国少年儿童中已普遍存在“伙伴危机”,这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同龄的小伙伴们在一起游戏、玩耍,不但能让孩子自小培养交流…  相似文献   

3.
《幼儿教育》2012,(Z5):44-45
玩耍是孩子成长的阶梯。玩耍有利于培养孩子勇敢的品质,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有利于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品质。玩耍中有很多游戏需要和他人配合才能进行,在游戏中,  相似文献   

4.
儿童通过玩耍来探索世界,这是他们身上天然的学习驱动力。父母要鼓励孩子巧妙、愉快地玩,发展孩子的“玩商”:这不仅能帮助孩子多学知识,还能使他们愉快地生活,与别人和谐相处。具体来讲,玩耍有诸多益处:通过玩耍,儿童能了解自己周围的事物,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关注圳人;玩耍能培养儿童与他人相处的能力,能促使儿童集中注意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在玩耍中发展儿童天生的好奇心,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性;玩耍能促进大脑发育。  相似文献   

5.
正脑科学研究表明:婴幼儿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会思考,得出结论,做出预测,寻求解释,甚至进行实验。孩子和科学家一样,都是宇宙间最优秀的学习者。而玩耍,正是符合孩子天性的最佳学习方式。花时间、高质量地与孩子一起玩耍,胜过昂贵的玩具,胜过早教班。一项关于北京市新生代父母的调查表明:75%的父母认为玩耍对孩子是重要的,然而45%的父母却表示不太知道该如何陪孩子玩。  相似文献   

6.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哲人说过,孩子不玩是长不大的。但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主动给孩子创造机会与伙伴玩耍的家长只有37.9%,经常一个人玩的孩子达46.7%;14.8%的孩子"没有知心朋友",17.6%的孩子"常常感到孤独"。孩子没有玩伴,会失去很多对社会规则的学习机会,体验不到交际的快乐,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帮助这些孩子走出"伙伴危机"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1.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惟有这样才能让他  相似文献   

8.
王霞 《考试周刊》2013,(12):190
幼儿教师要在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后,有计划、有目的地带孩子去玩耍,让孩子在玩耍中了解自然,探索自然。要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2岁多的孩子是否可以很好地在一起玩耍呢?这个年龄的孩子非常喜欢户外活动,那么,让几个2岁左右的孩子一起玩耍是不是最好的选择呢?是否有更好的结伴游戏形态呢?  相似文献   

10.
新观点     
自由玩耍能够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社会技能。自由玩耍给予孩子一个发挥他们创造力、增强他们自信心的途径,他们通过玩耍学会自己探究尝试,掌控环境。如果玩耍没有特别的安排,那么孩子在冲突解决、协调以及领导等方面会变得足智多谋,而这些往往在有成人组织的氛围下难以自然显现。在  相似文献   

11.
<正>1.街道是孩子一生所有旅行的开始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些城市中心的街道被称为“玩耍街”。政府修建这些街道的初衷,是希望在特定的时段将其作为非正式的游乐场使用。遗憾的是,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对“小时候是否有过每天在家门口快乐玩耍的经历”这个问题给出肯定回答的比例,已经由之前的71%下降到如今的21%。原因多种多样——对孩子生命安全的担忧,家长宁愿孩子不出门或者少出门;城里虽有公共绿地和儿童游乐设施,但距离太远,来回奔波让人心力交瘁;或者孩子太小,出门一趟要带很多东西,浩浩荡荡的,  相似文献   

12.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玩耍是儿童的工作,有哪个孩子不爱玩呢?可是,在怎样指导孩子玩的问题上,不同的父母却有不同的作法。有的父母对孩子娇生惯养,生怕别人欺负自己的孩子,因此,不愿意让他们跟其他孩子一起玩;有的父母纵容孩子跟别的小孩子打架,没几天,小伙伴都躲远了;还有的父母工作忙,有小孩来家玩,嫌他们吵闹影响休息,等等。在对待孩子玩耍的态度上,怎样才算正确呢? 应该热情鼓励他们跟邻居的小朋友、小伙伴玩。长大了,要鼓励他们跟同学玩。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让孩子参与到游戏中,寓教于乐,是芬兰人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在芬兰,基于游戏的教学,不光体现在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也非常突出。芬兰人认为,游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沟通方式,玩耍是孩子发展过程中最高级别的任务。芬兰人非常注重孩子的发展,他们认为玩耍具有重要的作用。有人认为玩耍要有游戏规则,而著名教育家弗雷贝尔则认为玩耍没有目的,学前教育就是玩耍。对九年义务教育或进入高中的学生,芬兰教育仍然注重在游戏中教学。  相似文献   

14.
<正>1.误会☆☆☆☆☆在美国阿拉斯加,有一对年轻夫妇,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个孩子。先生忙于工作,没有人看孩子,于是就训练一只狗来帮忙。那狗聪明听话,很快学会照顾小孩,叼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还和孩子玩耍。  相似文献   

15.
新闻月评     
“散养”的孩子有同情心 2014年4月25日《生命时报》讯美国波士顿学院心理学家彼得·格莱博士在其新著《自由学习》中指出,在没有成年人指导的情况下,孩子可以在自由玩耍中更好地克服自我陶醉心理,更好地培养同情心。而如今,父母们都是时刻陪在玩耍的孩子身边,“散放式”与邻居孩子一起玩耍的场景越来越少见。  相似文献   

16.
佚名 《成才之路》2011,(23):98-99
在现代社会,由于竞争压力的变大,很多时候家长只是一味地关注孩子的分数和特长,很少关注孩子的情感,然而快乐才是孩子们最应该得到的。1.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唯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想象力无拘无束地发挥。  相似文献   

17.
爱风的孩子     
爱风的孩子,是活泼天真的孩子。他们总喜欢走在有风的小巷里,和风儿玩耍。  相似文献   

18.
正玩耍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学习方式,孩子在玩耍中学会各种各样的本领。近期,养育新观察系列直播活动针对孩子玩耍的问题,专门邀请了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苏彦捷老师,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刘肖岑老师和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猫博士工作室创始人袁坚老师,分别从玩耍背后的脑发育秘密、引导孩子科学地玩电子游戏,通过玩耍看到更大的世界等不同的角度分享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不少家长知道孩子需要玩耍,就陪着孩子去玩,却忽视了孩子需要与伙伴一起玩耍。常常是两个甚至几个成人陪着一个孩子玩。粗略一看似乎没什么不好,然而其中就可能包含了父母  相似文献   

20.
儿歌     
All work and no play,只学习,不玩耍,Makes Jack a dull boy,聪明的孩子要变傻;All play and no work,净玩耍,不学习,Makes Jack a mere boy.聪明的孩子也没出息。儿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