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写作教学中的困惑 从事15年语教学以来,一些问题严重地困惑着我:语基本功的训练往往被大部分学生轻视或忽视。有的甚至不以为然。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和长期观察表明:产生学生能力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受升学率的影响,学生很少有时间广泛涉猎课外崭新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以致语知识面窄,思路不畅通,理解分析能力欠缺,加上学生不重视语基础知识的学习,致使语基础功底差。写起作来错别字连篇,病句迭出,语言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2.
语创造性思维教学就是以语课程内容和学生的语知识经验为基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语学习环境、启发学生创造动机,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去发现,解决新问题、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并把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转化为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从而获得愉悦和满足的语教学过程。那么如何在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3.
在语教学中,教师在传播语知识的同时,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美感因素,借助语言字的美、课的意境关、人物形象美等美感因素,激发学生学习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水平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凡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语教师都有这样的同感:师生的“激情”在语教学中确实是太重要了。语课堂没有激情,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爱:学生学语没有激情,也很难进入所学本之中,更谈不上深入研究本并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语能力。那么,怎么使我们的语教学情感激荡,让学生带着激情去学习呢?下面结合一些典型案例,谈一谈我的感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我的形象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现实语教学仍然没有摆脱知识教学的窠旧。《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语素养,素养的显特点是它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本就如何落实语教学实践性问题提供一些具体可行、操作性强的方法。即:通过创造具体可感形象,来培养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的语言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位语文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节完整的语文课离不开‘三语’:导入语、过渡语和结课语。精彩的导入语,犹如芬芳宜人的花香,能将采蜜的学生引入知识的百花丛中;精妙的过渡语。恰似攀登云端的天梯,能帮助学生攀上知识的天宫;精美的结课语,好像余音绕梁的音乐,能够绕学生之耳三日不绝。”本着丰富一线语文教师的口语教学艺术。强化“三...  相似文献   

7.
语教学的改革,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最有效地扩充知识的含量,提高学生的语素质和语能力。实践证明,低年级语教学在完成基本知识点的教学的同时,同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素质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其前言部分明确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同时取消了“基础知识”的专门条目。一时间各种争论风起云涌。有认为不应淡化语系统知识教学的,如果淡化将是语教育的灾难;有对知识建构提出新设想的;有认为面对语教育首先要反思与重构的是语知识观而不是语知识体系;等等,不一而足。我们认为,不管是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还是知识观的重新建构都要研究历史,研究语知识建构的百年历程。因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可以得到新的启示。百年语知识建构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无到有阶段,逐步淡化阶段,反思争论阶段。  相似文献   

9.
“语教学生活化”是这次语新课改中的亮点之一。到底什么是“语教学的生活化”?简而言之,就是让语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为学生打开语学习之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的热情,在生活实践中获得语知识,提升语素养。正如于漪老师所言:“变语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10.
一、加强语基础知识教学,是语教学的基本任务 语基础知识教学的关键是落实,即让学生不但要理解,还要学会运用。为此,教师就要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材料,在大量的语实践中掌握运用语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语教育的现代化需要有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与之相适应。《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语教学评价的新概念,即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界定了语教学评价的新概念,全面考察学生的语素养。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课本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范例,它是我们教学的主要凭借,但如果教死抠课本,势必会制约学生的发展。我们的语教学要做到“三要”,努力让学生学到的课本知识得到延伸,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14.
语课程应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语学习活动的总和。它始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它的目标是立体的。采用了三个维度的设计。这样。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共同构成了一个血肉丰满的生命体——语素养。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新大纲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巧,全面提高语能力。”随着新大纲的推行和实践,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语教育观念滞后,课堂教学形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严重妨碍了学生语素质的培养和优化,也妨碍了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笔认为语活动课对改变语教学中这些弊端,对全面发展学生的语素质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语活动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延伸。我们的语作业一般是让学生抄写生字词、背诵课、完成思考与练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比较单调枯燥,缺乏弹性,离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较远,难以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布置作业时,学生也只是机械地完成,评讲作业更是毫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对语课外作业的设计进行了改革,在巩固一些必备知识的基础上,增加趣味性作业,以弥补课堂作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语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教学的一些内在矛盾日益凸显,诸如:淡化语知识与重视语素养,重视知识的传授与注重学生的自身体验,注重语言的学习与注重情感的熏陶,语学习的专门化与语学习的宽泛化、生活化,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师的讲与不讲、多讲与少讲等等。可以说,当下的语教学正处在一个问题丛生、矛盾重重的迷惑阶段。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设置“语综合性学习”在于落实课程理念,拓宽语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体现语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注重跨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将课堂内外、学科内外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为他们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语实践机会,提高语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语课是一门内容涉及各学科门类知识的基础性课程,其学科性质决定了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在当前的小学语教学尤其是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片面地注重语言字知识的传授以及对书面语言的运用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语教育更为重要的综合性任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下面谈谈我在语教学中是如何实施综合素质培养的。  相似文献   

20.
孟丽 《教育论坛》2004,(3):34-35
语的天地是广阔的,内涵是丰富的,承载语传授任务的课堂应该是灵性、富有诗意、色彩斑斓的。作为教师应该给身处语课堂的学生以美的熏染,以引领他们步入神圣的学殿堂。然而,现在语课堂过多地重视单纯知识的传播,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耳闻目染,把语肢解成枯燥乏味的字、词、句,缺乏对语言美的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