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管理者应关注基本哲学问题研究。一般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其实不同时代不同派别的哲学对此有不同的理解。自哲学诞生以来,哲学集中关注的问题可以大致概括为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方面。当代哲学研究的问题呈现越来越多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张世英先生在《哲学导论》等作中,认为哲学的根本问题可概括为人生在世的“在世结构”问题,认为它可分为两个层次、三个发展阶段;并从本体论、认识论、审美观、伦理观、历史观等方面阐明了这个基本思想的具体表现;指出哲学是提高人生境界之学。本对此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3.
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根据恩格斯的概括,把哲学基本问题规定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认为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而且一般只讲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即世界的本原到底是精神还是物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  相似文献   

4.
综观整部西方哲学发展史,不难发现它的主流形态是围绕在、思、言及其关系问题逐步形成并拓展开来的,对它们的研究分别产生了本体论、认识论(知识论)、逻辑学(语言哲学)三种最基本的哲学形态.从长时段的角度来看,虽然人们习惯性地以古代本体论、近代认识论和当代语言哲学来简单地概括整个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段的主流哲学形态的嬗变,但是这仅仅就不同历史时段哲学所关注的基本主题和核心问题而言才有其合理性.事实上,每一个特定历史时段的哲学思考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涉及在、思、言及其关系问题.因此,可以说本体论、认识论(知识论)、逻辑学(语言哲学)并非分别作为某一特定历史时段的固有哲学形态,而是任何一个历史时段的哲学思考都必然会涉及的带有普遍性的共同论域.  相似文献   

5.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内容应包括两个方面呢,还是三个方面? 几十年来,我们的传统哲学教科书中,对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下列提法:第一,认为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还可以被表述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思维和存在什么是第一性的问题”,(二)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即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回答不同,古今中外所有  相似文献   

6.
对立统一法则不仅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一把钥匙,也是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一把钥匙。思维与存在的对立统一。恩格斯第一次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提到哲学基本问题的高度,并进而将这一问题分为两个方面。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论述揭示了精神对自然界,思维对存在、意识对物质在本原问题上的对立。他把这种对立,即何者为第一性的差别,作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恩格斯的论述,不仅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而且具有认识论的意义,伹主要侧重于前者。列宁继承、捍卫和发展了恩格斯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建构是整体的建构。以往学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世界观的学问,或看成认识论,或看成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学说,都不能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哲学基本问题为“纲”,以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为“目”的系统化的学说。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关键是要把握其哲学的逻辑体系及其意义延伸。  相似文献   

8.
哲学的突出特点.在于其基本问题的不断转向,即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和自我创造。古代本体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为何物的问题,近代认识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把握存在的客观性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把握存在的方法论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现代转向.必须立足于实践.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但存在又有两个方面,一是主体的存在,二是客体的存在。因此,研究认识论的基本问题,就不仅要研究思维与客体存在的关系,而且还要研究思维与主体存在的关系。因为认识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而存在的,所以在哲学史上,不同的认识论派别不仅是通过它们对于认识和认识客体的关系的不同观点获得表现的,而且主要地也是通过它们对于认识和认识主体的关系的不同观点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哲学思维方式历史演变的角度,论证了哲学思维方式本质上是本体论地把握思维与存在关系的方式。古代哲学提出了思维与存在同一基础上的本体论思维方式,其后虽然经过亚里斯多德的实体说、神学本体论和近代哲学的认识论提问,但仍没有解决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康德哲学在解决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时形成的二律背反,构成思维方式转变的契机,而开了近代辩证思维方式的先河。到黑格尔终于完成了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揭示了思维与存在的辩证法,从而展示了哲学思维方式本身,即真理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而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是实践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的确立则基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改造。阐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关于本体、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传统本体论研究的是关于“存在(或世界)是什么”的哲学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全部哲学史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围绕着思维与存在、精神与自然界的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而展开的,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相似文献   

12.
哲学基本问题之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在近代认识论哲学中由于本原方面的对立 ,导致了认识中倚重一方轻视一方的倾向 ,终以反复论证的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和存在的客观实在性的形态相互分离地局限于唯心主义的虚假立场和唯物主义的消极性质之中。马克思从实践论哲学立场出发 ,克服了近代哲学两大对立学派的缺陷 ,实现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实在性两大成果的结合 ,以能动的反映论或实在的规定论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随着这一问题的解决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不再是马克思实践论哲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哲学中,关于”实在”的问题是讨论最多的内容之一,可以说,关于实在问题的讨论是了解西方哲学发展的一根主线,它既是贯穿西方哲学发展的线索,又是产生新问题的基础。关于实在问题的讨论可按照西方哲学的发展阶段归纳为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论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既有各自的侧重点,又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而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论的不同研究方法和所研究的不同问题,也都有内在的逻辑性,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论无论作为哲学的基础理论,还是作为不同的哲学学派,都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4.
对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本真精神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与对哲学本真精神的认识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哲学精神”,就有什么样的“哲学问题”。以“本体论”精神解读哲学,就会把哲学基本问题规定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并形成“本体论—认识论—知识论”的哲学史模式。但哲学除“本体论”模式之外,也一直存在着“人生价值论”模式。这两大模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体论”构成认识基础,并促使哲学科学化,“人生价值论”则构成认识升华,并保持哲学的形上本质,其基本问题即理性和信仰的关系问题也构成了西方哲学史的主题与本真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鸣不平邸乘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则是哲学基本问题本身所包含的两个方面。关于这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传统的观点是:“第一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作了科学的总结和高度的概括,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  相似文献   

17.
哲学家在探讨本原论问题时,从一开始就与美学本体论问题纠结在一起.西方哲学与美学本体论的错位经历了古代的历史遮蔽与混淆、近代的历史游离与困惑、现代的历史反思与还原三个时期.历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错位就在于唯心主义哲学对唯物主义美学的遮蔽,在于将美学的感性存在第一性误解为哲学的物质存在第一性.“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与美学基本问题及其本体论的交错;审美的“感性存在”就是哲学的唯物存在;美学的“唯心主义”(精神实体)就是哲学的“唯物主义”(感性存在).极端的唯名论属于美学范畴,极端的唯实论属于哲学范畴,而温和的唯名论与温和的唯实论及其调和论使得哲学与美学进一步混淆.在整个西方哲学史和美学史的复式历程中,哲学学科在研究辩证思维规律而在美学的对象中为自己寻找丰富的材料时,或美学在考查原始经验而把思想和意识带回到它们的起源上去时,往往越俎代庖——成为“哲学帝国主义”或“美学帝国主义”,从而造成了唯心主义哲学与唯物主义美学的历史错位.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与中国哲学传统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继承和发展超越关系。毛泽东赋予“实事求是”以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把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改造发展为实践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传统提炼上升到时代精神的最高峰,在哲学基本问题、认识论和发展观三个方面体现了丰厚的中国文化渊源与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与超越,显示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哲学以实践所提出的根本任务为根本内容,以实践为它所提供的条件完成自己的使命。简言之,哲学适应实践发展的规律就是哲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它的内容看,哲学的发展经历了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三个发展时期;从它对世界认识的方法看,哲学的发展经历了直观性、抽象性和具体性三个发展时期。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又是关于方法论的理论,它对世界的正确认识集中体现为它对世界本原的科学认识;哲学发展的过程是真理战胜谬误的过程,因而各个时期哲学发展的最高成果总是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科学认识。 认识论哲学的最高成果是列宁对物质的科学定义,它在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可以说,二十世纪是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世纪,因此,新世纪哲学基本上就是唯物主义哲学。那时,哲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人类活动与物质运动的关系问题,哲学斗争的主旋律也  相似文献   

20.
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第二个高潮 ,最终从不同方面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形成和确立 ,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论及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问题很自然地联想到宋明理学。以下拟就从宋明理学的本体论、运动观、认识论几个方面谈谈传统思维模式的几个特点。一、思维模式的单一化倾向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指出 :宋明理学无论是本体论 ,还是认识论 ,“实际上都是服务于建立这个伦理主体。”这是很中肯的。先看其本体论 ,宋明理学的著名代表人物如周敦、邵雍、二程、朱熹 ,虽然他们的学说各有差异 ,但其本体论 ,或以“太极”为本 ,或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