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刘邦时期复除的范围、性质、特点等,并和汉惠文景几代的复除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刘邦复除的影响和加强地主阶级政权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左右手     
萧何与刘邦同乡,刘邦非常信任、倚重他。后来,韩信投奔了刘邦,刘邦只让他做了一名管粮的小官。萧何与韩信交谈过,知道他有奇才。刘邦的军队到南郑时,手下很多人都逃跑了,韩信因为得不到重用也  相似文献   

3.
刘邦刚一建国,就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当时恢复和发展农业有一定作用。不过,刘邦时期的商业经济仍有一定的地位,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4.
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了薄赋政策.薄赋主要是指减轻田赋.高祖时“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惠帝继位后,“减田租,复什五税一”,继续执行刘邦时期的田租政策.文帝二  相似文献   

5.
刘邦赢得了大汉天下的原引,自古以来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研读有关刘邦打天下的一些史书时,笔者对刘邦的谋上在政治、军事、外交的一系列关键点对刘邦的点化效应和高瞻远瞩的谋略,感叹万千,唏嘘不己,不由拾笔涂鸦而成此文。  相似文献   

6.
绛侯周勃     
今天的山西绛县西北,原是汉初绛侯周勃的封地。 周勃是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得力的大将。他和刘邦是同乡,都是沛县人,他出身贫苦,靠织蚕箔为生,会吹萧,常给人办丧事当乐人。秦末农民大起义时,刘邦从沛县起兵,周勃即跟随刘邦。在历次的征战中,屡建战功。刘邦建立了汉朝,封周勃为绛侯。周勃为人质朴忠厚,刘邦认为他可靠,可托以大事。 刘邦的皇后吕雉,为人阴狠毒辣,好自作主张。刘邦总有些担心。后来他在打英布时,被流箭射中。病重时,他把大臣召集到跟前,吩咐人宰了一匹白马,要大臣们歃血为盟。大伙儿当着他的面,歃了血,起誓说:“从今以后,不是汉朝刘家子孙,不得封王,违背这个盟约的,大家共同讨伐他。”大臣们宣了誓,刘邦这才放了心。 刘邦的病越来越重了,他把吕后叫了进来,嘱咐后事。吕后问他:“皇上百年之后,要  相似文献   

7.
汴河漕运在北宋的漕运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北宋政府从河道的维护治理与漕运的制度管理两个方面解决汴河漕运存在的问题,保证汴河漕运的有效运行。北宋末期,由于在汴河治理方面的懈怠与漕运管理方面的失误,使得汴河漕运不断被破坏,逐渐失去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刘邦时期,陆续分封了113个关内侯.关内侯,是秦二十级军功爵的十九级.《百官公卿表》云,商鞅为法,为二十级军功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皆秦制,以赏功劳.”据朱绍侯先生研究,认为刘邦入关前奉行的是楚制;而入关后的约法三章“标志着刘邦放弃楚制,改行秦制……在战争中,刘邦积极推行军功爵制,争取各种人的支持,这也是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漕运行程是整个漕事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朝廷着力最大、耗时最长、费资最多的环节,而清代漕运行程中的漕限、水程、土宜诸问题集中地反映清代漕运中的重大问题,即秩序、成本以及漕运与社会的交涉。清廷对于漕运各个环节的期限都做了十分具体的规定,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规制,漕限不仅维持漕船的有序行进与漕粮抵京,更重要的是保证每年周而复始的漕运秩序,秩序之于王朝的意义在漕运事务中体现无遗;清代漕运无论是江程抑或河程,“险隘处所”在在皆有,由此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漕运的高成本,集权政治具有强大的资源调配效能,但是其所造成的社会性消耗也是巨大的;而漕船附载“土宜”意在解决漕运人员的生计问题,但客观上引发了漕运人员沿途的商业贸易活动,并将漕运活动推入长江中下游尤其是运河一线的商业链条中,成为沟通南北物质交流的重要渠道。在社会变迁中,国家事务必然与社会发生深度的交涉与互动。  相似文献   

10.
刘邦斩蛇碑     
正刘邦斩蛇碑位于商丘永城市芒砀山主峰南麓的汉兴园内,是后人为纪念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而立,始建于汉文帝时期,后多次重建,现存为复制明朝石碑。刘邦,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人,为秦朝基层社会官吏泗水亭长,主要职掌社会治安与邮传,也兼管服役刑徒的征调和押送。据《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以亭长身份往骊山送服役刑徒,但路上跑了很多。刘邦自度到达骊山会全部跑掉,当走到丰县西边芒砀山附近的山泽时,刘邦让大家停  相似文献   

11.
鸿门宴是项羽兵临咸阳时与刘邦的初次较量,暴露了他缺乏远见的弱点,失去了消灭刘邦的一次大好机会,是他的事业走向衰落的预兆,同时,也显示了他作为大英雄不屑于暗算人的磊落胸怀。有人说项羽不杀刘邦是因为他的妇人之仁,而我却认为这是他的君子风度。刘邦向项羽道歉,项羽不记先前之怨恨,邀请刘邦与之同饮,是君子风度;项王认为曹无伤是小人奸细,就应当告诉刘邦,他想要光明正大地战胜刘邦,赢也要赢得光明磊落,同样也是君子风度;范增想借项庄舞剑刺杀刘邦,项羽本无杀刘邦之意,他对于这种营中暗杀的做法不欣赏,所以对项伯“翼蔽沛公”也不反对,…  相似文献   

12.
在清代,大运河漕运被视为"南北之咽喉,军民之命脉".为了保障漕运的可持续性畅通及其重大职能的实现,清朝制定了涉及漕运管理各环节的法律制度,构建了以"律、例、典、令"为主要内容的大运河漕运管理法律体系,满足了大运河漕运管理的需要,并对当代大运河保护法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先秦秦汉漕运史研究在古代漕运史研究中具有突出地位,研究成果繁富。就现有成果来看,漕运的开创问题尚存分歧,而漕运与经济的关系研究比较深入,漕运与政治军事、漕运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研究仍存薄弱的课题点。漕运工程沿革研究在早期运河史上仍然存在着争议,一些新的研究课题仍需努力探索。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是漕运高度发展、制度渐趋完备的时期,而对明代漕运贡献最大者当属陈瑄。陈以武将出身,总董漕运三十余年,为第一任漕运总兵官。他在任期间所做的通河、凿渠、运粮、建仓、置舍等工作,奠定了明清漕运的基石。  相似文献   

15.
北宋是漕运业空前发达的时代,水利在北宋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北宋漕运业的发展与水利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漕运业的发展对灌溉、减灾、治河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又给水利的发展带来矛盾。本文探讨了北宋漕运与水利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物》八一年第二期,发表了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一一五号汉墓出土的木简新资料。这批新出土的汉简所记载的内容,很大一部分与军功爵有关,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文献的不足。读过之后,很受启迪,引起了我写这篇文章的兴趣。军功爵制在刘邦时代是非常被重视的,为了奖励随他打天下将士的功劳,刘邦曾三令五申布告天下,给他的功臣将士进爵增封。因此,可以这样说,西汉初期是军功地主的黄金时  相似文献   

17.
刘邦是司马迁在《鸿门宴》中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之一。为使学生掌握刘邦与项羽的性格特点,教材后面专门设计了一道分析题。在回答刘邦的性格特点时,湖南等五省编的“教参”将刘邦说成“多谋善断”、“虚心下问”。笔者不能苟同。司马迁忠于史实,调动文学手段,匠心独运将刘邦放在大军压境、与项羽争王、双方斗争激烈的关键时刻,三用“为之奈何”,展示刘邦的性格特点: 一用“为之奈何”,宴会前,项羽拥兵四十万,刘邦只有十万。尽管兵力对比悬殊,刘邦却暗藏野心,伺机与项羽争帝,却未料左司马曹无伤将他的野心密告于项羽,项羽大怒,立即号令三军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在表现汉高祖刘邦这一圣人时贯穿着一种强烈的厌恶情绪,他毫不留情地写刘邦的劣迹,而写刘邦的成绩则一幅无可奈何的样子,充满嘲弄之意。本文对此略作分析,并试对其中的原因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土地是封建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要研究刘邦时期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种种制度,首先就要研究其土地政策。 一、发展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马克思说:“大地产是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真正基础。”毛主席也说过:“封建的统治阶级—地主,贵族和皇室,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刘邦建立的西汉,地主阶级处于统治、主导地位,因此,他尽力维护与发展地主阶级的所有制。  相似文献   

20.
徐州是明清时期运河流经的重要地区,漕运对徐州的地方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漕运的畅通促进了明清小说和地方戏曲的传播,明清时期徐州兴盛的科举教育、繁荣的建筑文化和商业文化也都与便利的漕运密切相关。明清时期漕运对徐州地方文化的作用和影响推动了徐州运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