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站立式起跑是田径比赛中的一种起跑方法。也是小学体育与保健课教学中的重点教材之一。它在省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体育与保健课本三年级上册第十三课“快起快跑”中安排,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小学阶段起跑方法的重点,意在发展和提高儿童快速反应和起跑能力,如果教师不重视站立式起跑的教学,站立式起跑错误动作的纠正就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2.
一年级新生初学站立式起跑时,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同手同脚”现象即手和脚在同一侧的错误动作。而我在四年级的教学中竟也出现了不少学生依然我行我素--“同手同脚”。   为了更好地纠正错误的“同手同脚”动作,我们首先来讨论“同手同脚”动作是怎样形成的 ?我认为,站立式起跑的“同手同脚”动作形成的因素是:   1.学前教育的忽视   站立式起跑的“同手同脚”动作最早出现在幼儿活动教材的跑类游戏或竞赛中。可是由于幼儿教学目标和要求的相对简单的缘故,幼儿教师对“同手同脚”动作普遍没有引起重视,从而使儿童“先入为主”,…  相似文献   

3.
在短距离跑练习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技术上的错误动作,影响了速度的发挥。现针对短跑中易犯的错误,提出纠正方法。1、"蹲踞式"起跑,"预备"时重心没前移,臀部没有上抬。纠正方法:按各就位、预备做起跑的分解练习,强调重心前移,或采用学生两人一组相互纠正错误动作。2、蹲踞式起跑时抢跑。纠正方法:教师讲解起跑时的动作要领,提出要求,克服紧张情绪,针  相似文献   

4.
站立式起跑是小学的教材,中长跑起跑一般都采用站立式起跑,而自然站立式起跑在球类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是常有的事。站立式起跑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起跑姿势和培养学生快速反应的能力。但体育课堂教学不同于一般训练,全班几十个学生怎么组织,如何做到万马奔腾“活而不乱”呢?怎样才能使三年级学生到六年级学生“百练不厌”,在掌握技术的同时,收到增强体质效果呢?我的教法是:一、掌握教材重点,让动作要领在儿童头脑中深化1.讲解示范采用讲中练、练中讲、讲练结合的办法。教师讲“各——就位”,学生也默念”各就位,教师讲“各就位”动作要领,学生也默念动作要领:“两脚前后开立,前脚  相似文献   

5.
根据水平四(七年级)蹲踞式起跑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的几点错误动作,笔者运用印有动作要领的学习纸张,有针对性来解决这些易犯错误动作.根据蹲踞式的动作要领编成容易理解并能够迅速记住的口诀,配上图示,制作一份学习资料,同时学习资料也是解决易犯错误动作的重要道具.其中“超越流星”“穿越时空隧道”等手段在实践教学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体育师友》2015,(6):8-9
利用跳绳辅助练习快速跑起跑加速,运用下颚夹绳、游戏牵绳、有序摆绳、拉绳穿越四种方式,逐步规范学生起跑加速动作,纠正学生练习时的错误动作,避免重复练习的枯燥,让学生在游戏、竞争的氛围中有效地掌握起跑加速动作。  相似文献   

7.
<正>中学生学习蹲踞式起跑时,经常出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容易产生后坐,二是重心偏低,由于这两个原因,而导致了起跑时后蹬无力,以及起跑动作错误等等,如何解决中学短跑起跑教学训练的这一难题呢?一、蹲踞式起跑的动作顺序蹲踞式起跑有三个信号。"各就位"时,先放后脚,再放前脚,按动作要领作好蹲踞静听第二个信号;"预备"时臀部逐渐抬起略高于肩,颈部放松,眼看前面1-3米地  相似文献   

8.
在很多省体育高考测试过程中,测试100米是不使用起跑器的,但使用的是蹲踞式,在平时训练过程中,为了适应高考测试环境,100米起跑训练也不使用起跑器,就造成很多错误动作出现,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现给予纠正,方法如下:一、起跑动作团身不紧在高考测试过程中,100米起跑是在起跑线后的塑胶地上做蹲踞式起跑动作的,  相似文献   

9.
<正>一、第一步:打好“起跑”动作基础起跑是50m跑完整动作技术的第一环节,规范起跑姿势、注重细节改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快速起跑能力,为50m跑打好动作基础。笔者在观察四年级新接班学生起跑动作时,发现学生能做到异侧手脚起跑,有蹬地意识,但起跑速度不够理想。经分析,确定身体重心靠后和蹬地不充分是造成起动不快的问题所在,于是提出“前后一脚半、  相似文献   

10.
<正>在短跑的技术教学中,起跑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动作技术能否稳定发挥,影响到运动员能否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在教授蹲踞式起跑的过程中,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各种错误动作,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即通过进行"哨声"与"动作"技术的完美结合,使学生在教师的哨声中有效地完成了对起跑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并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小学六年级教材要求学生初步学习蹲距式起跑。在教学中,笔者示范、讲解动作要领之后,按照“各就位”、“预备”、“跑”的口令,集体练习时,发现近1/3的学生起跑姿势错误。主要表现在:前脚掌和两手同在起跑线上,后脚要么拉得太远,要么靠得太前,经重复示范、讲解,并逐个指点之后,仍不得纠正。究其原因是初学阶段手脚不协调,定位能力差等。后来,我设计用“三线”定位法,效果颇佳。具体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2.
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是短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跑时的反应速度和起跑后的加速能力是衡量蹲踞式起跑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短路的起跑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精确、协调有力地完成较为复杂的全部技术动作、所以初学者学习时难免顾此失彼,出现错误。  相似文献   

13.
正蹲踞式起跑技术在短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及时而又正确的起跑,对于争取起跑时的每一个0.1秒的时间有着现实的意义,而且是跑好疾跑,尽快发挥出最高速度的先决条件,同时,良好的起跑能增强跑好全程的自信心,产生极大的鼓舞作用。中学生学习蹲踞式起跑时,经常出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容易产生后坐,二是重心偏低,由于这两者原因,而导致了起跑时后蹬无力,以及起跑动作错误等等,如何解决中学生短跑起跑教学训练的这一难题呢?本文针对起跑这一难题,提出相应的教学与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读了1989年第五期《体育教学与训练》王万鹏同志所写的“对站立式起跑动作要领的看法”一文,文中作者认为《中学体育教材》(教师用书)中对站立式起跑动作要领的阐述是违反《田径竞赛规则》的,是错误的。对他的观点,我有不同的看法。在800米以上距离的短跑竞赛中,运动员是容许取用任何一种起跑方式的,特别是中小学生的竞赛,既有人用跪式起跑,又有人用立式,如果站立式起跑用二个信号,而跪式起跑是用三个信号,比赛就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15.
背越式跳高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在学习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时会产生一些错误动作。而这些错误动作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和教师的上课质量,因此及时准确地纠正教学中的错误动作就显得非常重要。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   一、助跑方面   1 助跑的最后几步减速,助跑时拉大步或捣小步。   产生原因:助跑步点不准,惧怕杆,不敢跑,起跑时精神不集中,助跑节奏掌握不好。   纠正方法:丈量好步点,反复检查和调整助跑,最后确定合适的步点。   以布带、橡皮筋等代替横杆;要求前两步要积极后蹬,起跑时精神集中;…  相似文献   

16.
在蹲踞式起跑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近2/3的学生出现错误动作。具体表现在:①两手和两脚同在起跑线后沿上,或后脚拉得太长,定位太差。②重心不会前移,蹲踞式起跑蹬跑时,腿部力量用不上。③起跑后上体抬得太高或突然抬起。因此,在教学中摸索出一种用“四线、杆压”练习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短跑技术是由起跑、起跑后的疾跑、途中跑和终点跑(撞线)四个紧密联系的部分组成。全程跑的成绩取决于起跑的反应速度,起跑后的加速,保持途中跑高速加速的能力以及终点冲刺压线技术。在指导中学生运动员学习短跑技术时,经常发现一些较为典型的错误动作,随着训练水平和跑的能力提高,这些错误也会随之纠正。下面就中学生短跑运动员在学习短跑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错误及纠正方法加以阐述,其目的就是找出缺点,纠正错误,为今后中学生运动员在学习短跑技术时少走弯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新编《中学体育教材》(教师用书),1987年第二版,第15页关于站立式起跑动作要领的阐述中谈到,站立式起跑是按照“各就位”、“预备”、和“跑”或枪声,这三个信号进行的。但对照《田径竞赛规则》中所说:800米以上的赛跑项目,(也就是采用站立式起跑的比赛项目),只喊“各就位!”,等所有运动员稳定后即“鸣枪”;是按两个信号进行的。因此《中学体育教材》(教师用书)中对站立式起跑动作要领的阐述是违反《田径竞赛规则》的,是错误的。假如说,书中按三个信号采用分解教学法是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和学习动作易于掌握的话,那么,其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我们常常在学校  相似文献   

19.
快速跑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点,完整技术包括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终点冲刺和撞线)。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练习中易犯的错误分析原因,进行纠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是教学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短距离跑技术是由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跑四个紧密相连的阶段组成,只有合理地掌握技术,才能提高运动成绩,发挥运动员的潜力。但在练习中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动作,影响了速度的发挥。本人在长期训练中,归类总结了短距离跑的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与大家共同切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