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应该有客观的、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科学依据。这种科学依据包括符合教育客观规律的理论依据,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路线、方针的政策依据以及反映我国高校的实际,并受社会实践检验的实践依据。研究高等教育评价的科学依据,对于促进高教评价理论的发展和指导高教评价的实践活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评价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教研究》自公开发行后,发展迅速,较快地形成了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发展高等教育类期刊,必须准确定位、办刊立场坚定,走特色发展道路,以展示高教最新研究成果、扶持高教青年后备力量为己任。今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应充分发挥编委会作用,着力培养高教学术共同体,办好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智库作用、传播高教"好声音",帮助高教实务工作的提高,促进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及高等教育管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在世纪之交,面对急剧变革着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新态势,高等教育在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下;正在而且必须有领导有力度地推进改革,而在全国高教界自觉、广泛开展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不仅较好地体现出这场改革在有序健康发展,而且随着新的教育思想观念的逐步明晰,将对高教改革起到更好更重要的先导作用。改革的呼唤:一场俏然兴起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方向与成败。随着高教改革的深人,必然遇到众多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更会涉及许多理论和思想观念问题。如果不能理顺…  相似文献   

4.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浙江高等教育实现由小到大,并逐步由弱向强,形成了合并重组、借力成长、扎根创新、集聚发展、民办促进、战略推动等六大省域高教治理模式。浙江高教强省建设中的困境,具有我国高教强国建设的代表性,这些问题体现在: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足、区域对高等教育建设的支撑不足、区域高等教育的自身发育程度不足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系统、战略思维,要坚持历史逻辑、现实和理论逻辑的有机统一,并继续通过国家治理的省域实践为高等教育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教研究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面对新的形势,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作用受到质疑,出现了三大问题:高教研究机构作用的发挥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高校建设发展的实际要求相去甚远,信誉危机和生存危机同时存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实践的现实更加强烈呼唤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应成为"智库".要发挥好"智库"的作用,高教研究机构要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必然是更加科学先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先进的科学的高等教育必须以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而先进的科学的高教理论的形成、传播和对实践的指导 ,必须有赖于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和支持。当前 ,我国有一千多所普通高校 ,绝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一些知名大学的高教研究机构正在进行一些关于中国高等教育重大的、全局性问题的研究 ,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决策、改革和发展发挥着相当的影响和作用。高校的高教研究机构 ,如何为自己的性质和任务定位 ,如何为地方高等教育的决策特别…  相似文献   

7.
潘懋元先生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提出了一系列有创见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形成了一个系统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涉及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意义、含义、"过渡阶段"、实施途径、质量和分类定位等方面.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是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中国化,是对大众化理论的继承、发展和丰富,是基于高教改革实践、并服务于改革实践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的高等教育思想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学者去探索它的真谛。这些学者中,有的专门探讨了洪堡的高教思想;而更多的则在探讨有关柏林大学、德国教育史和其它德国教育问题时,涉及到了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这些学者的努力使我国对洪堡高教思想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尚未尽善尽美,其中有的还难免存在不妥和疏误之处;而在中国深化高教改革,努力建设“211工程”的今天,在更高、更新层次上重新探讨洪堡的高教思想,就具有了更为迫切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国内学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所承担的职责和所起的用途 ,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逐步扩展的 ,它的新的历史使命是以往任何时代所不可比拟的。为新世纪高等教育职能定位 ,并寻求新世纪我国高教职能扩展的新路子 ,无论对现代高等教育理论 ,还是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寻求跨越式发展的实践 ,都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10.
试论教学评估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评估起步较晚,至今不过20多年的历史,尚处于实践、探索和完善阶段,但开展教学评估所取得的明显成效已得到高教战线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以辩证的眼光正确看待和评价教学评估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对于我们进一步坚定信心,高质量地推进教学评估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孔子在司马迁心目中是一位不朽的"至圣"。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孔子做了"世家"。司马迁之所以如此推尊孔子,一是受春秋公羊学派的影响,二是受家学渊源影响,三是与他的遭遇相似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有关。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既还原了被春秋公羊学派神化的孔子,打破了今文经学的学术传统,又给西汉思想界注入了理性的光辉,突现了可贵的学术良知和传统的史官精神。  相似文献   

12.
石培花 《成才之路》2021,(11):34-35
钱梦龙老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提出“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的理论设计和结构模式。钱先生的探索几乎触及中学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每一个角落,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语文教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三个方面探讨钱梦龙先生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3.
从高等教育角度简要回顾了钱伟长的生平,探析了钱伟长教育思想背景,梳理了钱伟长高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介绍了钱伟长在上海工业大学及上海大学的改革实践。他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卓有成效的思考和探索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深受汉世文化精神的影响,尤其是汉儒经世治用文学观的浸润,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之进取精神为主体,兼取各家之长为我所用的治世思想,树立起文为世用的强烈责任感。表现在他的创作思想上,就是自觉地用儒家思想去观照历史,去评价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自觉地以史的述作来反映社会现实,为社会服务,为政治教化服务。另一方面司马迁因遭逢厄运,创作的目的和动机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的"发愤著书"说突破了汉儒的美刺文学观,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自觉而明确地对著述寄予了深切而丰长的生命,他饱蘸血泪、满怀真情的倾诉,超越了汉儒"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教条束缚。司马迁的文学思想中既有对汉儒文学观的传承又有对汉儒文学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司马迁记录“程婴救孤”故事不是“采摭荒诞”、“爱奇”,而实是司马迁开拓挖掘历史材料的重要表现。司马迁记录“程婴救孤”故事有其深刻的心理基础,是其现实人生体验与历史人物遭际发生共鸣的结果,其中蕴涵着司马迁深刻的幽愤和人生思考。  相似文献   

16.
郭莎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3):138-139
司马迁《史记》的最后一篇是《太史公自序》,介绍了《史记》写作的缘起和主要内容。《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二者历来是研究《史记》、司马迁生平、思想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拟从司马迁创作《史记》的主客观原因来探寻司马迁的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17.
欧阳修与司马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历史上,欧阳修是继承司马迁最有成就的文史大家。在人格精神方面,欧阳修继承了司马迁硬骨头精神,不屈不挠从事史书写作;在史书修撰上,继承了司马迁的史学思想;在文学思想方面,既继承发展了司马迁“发愤著书”说,提出“穷而后工”理论,又深得司马迁文学创作的神韵。  相似文献   

18.
思想与时代的关系是思考钱钟书诗学思想的一个基点———对于钱钟书诗学思想的理解,必须关注钱氏诗学思想产生的时代。如此才能避免在理解钱氏思想过程中的鲁莽与灭裂。钱钟书诗学思想的重要之处,在于其对诗之为诗的强调即解诗必须立足于诗歌本身,但学术研究过程中的开放性却是钱钟书的一贯追求。钱氏的诗学思考同时涉及了对“诗史互证”诗学范式和“阶级分析”诗学范式的反拨。但作为博雅型的学者,钱氏对于诗学思考诗意表达的追求以及个人过分的才情,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语言迷宫的产生,也部分误导了后学对其思想的理解。对于钱钟书的诗学思想的理解,同时也是一个新时期的学术研究如何与传统沟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钱钟书博学多才,学贯中西,被学术界尊崇为“文化昆仑”。时下,一些学者对钱钟书的学术地位质疑,认为钱钟书治学多是“吊书袋”,在学术上没有重大建树。本文对此持不同的态度,并以钱钟书读莱辛的《拉奥孔》后所著的两篇文章为例,探究其治学门径,认为钱钟书治学严谨,对前人理论采取了“述而有作”的态度。将钱钟书与同时代的学者朱光潜、王朝闻等作比较,更能看到其睿智的光辉  相似文献   

20.
试述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懋元教授作为我国名的教育家,高等教育学的创始人,在他长期的理论工作和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他的高等教育思想,为我国高等教育理论和改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对潘先生的重要高等教育思想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归纳,从高等教育目的观、价值观、发展观、质量观以及教学思想方面阐述其高等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