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先从一幅儿童画《心愿》说起,画面上画的是一轮金月挂在蒙蒙的夜空中,柳条垂下来,纹丝不动,一条轻淡的斜线将月亮分为均匀的两份,一半画了边防军手握钢枪站在山峰上,一半画了年轻的母亲坐在摇篮边。不难看出这画便是歌曲《十五的月亮》的"影子"。小画家将声音(听觉的美)转化成画面(视觉的美),把对这种美好思想的赞颂从音乐角度  相似文献   

2.
被歌手赵雷的《画》打动,原因无他:曲风质朴纯情,画面温馨祥和。歌词所选取的意象充满生活气息,叠加的意象、和谐的韵律,使得一幅幅看似平常而浓郁的画面铺展开来: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把我画在那月亮下面歌唱,为冷清的房子画上一扇大窗,再画上一张床。画一个姑娘陪着我,再画个花边的被窝,画上灶炉与柴火,我们一起生来一起活。画一群鸟儿围着我,再画上绿岭和青坡,画上宁静与祥和,雨点儿在稻田上飘落……。学生的作文里你总看到絮絮叨叨地说着事件起因经过,总看到亘古不变叙说着相似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明湖居听书》的公开课接近尾声了。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文章的1——5段的内容应该删掉。删掉它,既不影响中心的表现,又紧扣文题、开门见山,还短小精悍;而不删,内容显得庞杂,而且给人一种兜圈子、绕弯子的感觉。”对此,我没有轻易地否定,而是——师:1——5段到底该不该删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还是先看一幅简笔画吧!(边说边在黑板的右边画一个大圆)师:这幅画的画题叫《十五的月亮》。“十五的月亮”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生:(异口同声)圆。师:画面上的月亮圆吗?生:(齐声)圆。师:简直是“…  相似文献   

4.
记得暑假里,我画了一幅画,名字叫《月亮上的小姑娘》,你看,蓝蓝的天空中有一条金黄色的月亮船,船上坐着一位可爱的小姑娘,多美呀!本来我想把这幅画交给老师,装扮校园,但看着自己精心绘制的图画作品,我有点舍不得了,于是就把它偷偷地藏了起来。  相似文献   

5.
花生 《高中生》2015,(4):18
曾在一次展览中看过一幅国画,画面上的古代文人醉倒在一艘小船上,不远处的柳条像在轻轻飘动,岸边的水面上被划出几道波痕。画的上半部分大面积留白,只有一个缺了半边的月亮。看上面的题款,才发现画家想描述宋代词人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不用推敲就知道这幅画对照的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传世名句。既然是“传世”之作,就难免会在“传”的过程中被  相似文献   

6.
《越南传说故事与民俗风情》收集了《吴刚进月宫》、《大骗子坐在月亮上》和《月亮上的人》三篇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但此书编者没把原文编进范碧河搜集翻译的《月中的吴刚》中,只简单地介绍了这一文本的梗概。从梗概看,与《吴刚进月亮》大同小异。以这几个文本与中国的相关文本做比较,发现这些文本的变异轨迹经历了"月亮本身的起死回生(复活)———月亮上的树的起死回生(即愈合)———神树(药树)与奔月———月华"这么个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7.
一、欣赏歌曲,引发学生感受师:今天我们上作文课。首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弯弯的月亮》。(欣赏《弯弯的月亮》录音。)听了这支歌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生:我感到作者有点悲哀。生:我觉得那儿的环境很宁静,很美。师:从歌曲的哪些地方感受到那儿很宁静,很美? 生:从开头一句。师:开头一句讲的什么? 生:开头一句讲了遥远的夜空有个弯弯的月亮,月亮下面有弯弯的小桥和弯弯的小船。这些就像一幅画一样,描绘了故乡宁静、美丽的景色。  相似文献   

8.
教学片段描述 片段一:这是来自辽宁省辽阳杨老师的课,她的教学内容是八年级《维护受教育权利》一框。整节课的亮点是她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名为“梦想剧场”的教学场景。杨老师先引导学生们看一幅很常见的漫画——《我要上学》(画面上是女儿哭着要上学,父亲坚决不准,村长上前劝说),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揣摩画中“冲突”的起因、经过、结果(可能是多种的)。  相似文献   

9.
师:(在黑板上画一颗爱心)看到这个画面,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想到了“爱”! 师:(迅速画出许多颗爱心)这回,你们又有什么新感受? 生:(纷纷回答)我感觉好像有许多亲朋好友围在自己的身旁!我感受到了温暖!这么多爱心.我感到很热闹!……  相似文献   

10.
王恩波 《学语文》2013,(4):16-17
一、教学实录(一)品读画面师:上节课我们从画面塑造的角度对课文进行了梳理,概括出了五幅画面,并对第一、第二幅画面进行了赏析。这堂课我们一起品读"寒村微雨图"。师:先请同学们听第7段的朗诵音频。注意语速和语调。朗诵的声音使我们沉浸在一种画意之中,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生1:悠闲。生2:美。  相似文献   

11.
利用PowerPoint也可制作优秀的动画,操作方法如下:一、启动PowerPoint,建一张新幻灯片,在上面画一座山峰(或高楼或树木,或云彩);画一圆并着为黄色当作月亮。二、选中月亮,用复制命令,在弧形线位置上连续单击粘贴命令,将复制出的月亮一个紧挨着一个地排列在弧线上。按月亮升起的时间为序,从升起处沿弧线排列到落下处,千万不可倒置。三、月亮的出现可从山前也可从山后。如果希望从山尖后走过,则实现的方法为:选定山峰,弹右键找到“叠放次序”命令下的“置于顶层”命令,这样月亮便设为底层从山后时隐时现地移过。(如果设为…  相似文献   

12.
春节与年     
邓可 《初中生》2010,(2):16-16
年的概念,最初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解字》:“年,谷熟也。”据说,夏朝时已产生了夏历(又称农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将一年划分为12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目的子时为岁首。  相似文献   

13.
杨清磐(1895—1957)的漫画《靠不住的》发表于1920年的《解放画报》。画面中一位妇女坐在地球之上,背靠写着“三从四德”的破石.一根烂木头支撑着破石。在世界风云(进步潮流)下,石柱正摇摇欲坠,象征着封建礼教已“靠不住了”,广大妇女应从“三从四德”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4.
作品点评     
李凌 《早期教育》2007,(9):20-21
无题 水彩画 许清源(5岁) 辅导教师:刘瑞伶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 这幅画给人的感觉画得比较轻松、自由,大块的色彩好像是用水彩笔芯快速擦出来的。缩紧的花布帘下展现出一个“家”,画上方的方框像是一幅装饰画,在方框的下方展开了一排水果。画面中的紫红色与沉静的土黄色和谐自然。画面明快、空灵,虚静淡远,有水墨交融的渗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月亮》一课的主题内容来源于教材中的《月光启蒙》、《望月》、《荷塘月色》三篇文章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探索月球奥秘》、《星夜的密语》两个单元。另外,师生共同从网络上查找了若干关于月亮的古诗词、传说、别称、诗歌、对联、四字词语、散文等,共计5万字。此前,利用两周时间统合学习,教师和学生一起读月亮文字、唱月亮歌曲、奏月亮乐曲、写月亮书法、赏月亮画月亮。  相似文献   

16.
【片段一】丹青妙笔,再现庐山神奇姿态 师:庐山之美在于它的云雾,正是因为有了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庐山的景色才显得十分秀丽迷人。那,庐山的云雾都有哪些姿态呢?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章第二自然段,用笔在纸上画一画云雾的姿态。(生自由读文、绘画。师巡视,选出三幅不同姿态的云雾画并展示)  相似文献   

17.
张志盛 《新作文》2004,(11):25-25
据载,宋徽宗时设画院,每年以考画录取新生。有一回。主考官以“深山藏古寺”命题,让考生们精心构思,挥笔作画。结果,有的画面上画了高山峻岭.山下一座古庙;有的画面上是苍山幽径.深山丛林中闪现一个古庙的塔顶。其中有一幅画既没有古庙,也没有塔顶,只在云山缭绕的山脚下溪流旁边,画着一个汲水的老和尚。主考官对这幅画大加赞赏.认为这幅画充分表达了“藏”的意境,技法高超。不落俗套。  相似文献   

18.
佳句储备库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宋·邵康节《山村咏怀》)(巧妙嵌入“一”到“十”的数字,描绘了静美如画的乡村风景图。)  相似文献   

19.
我记得的第一位老师是《列那狐》。那时我大约五岁,已经认识不少字了。“牛”字旁边画着一头牛(印象最深的是这头牛身上一块白一块黑,和我只见过的黄牛大不相同),“食”字旁边一碗米饭一双竹筷,单调的“看图识字”我已经不想再看了。连生表哥比我要大十多岁,他看的《天雨花》我一点也不懂。可是真应该感激他,不知道从哪里给我找来了一本开明书店出版、郑振铎翻译的《列那狐》。一翻开灰绿色的封面,洁白的洋纸上印着的精致而又生动的钢笔画,立刻深深地将我吸引了。  相似文献   

20.
《少年电脑世界》2011,(3):27-27
小编在很小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动画片——《聪明的一休》,里面有个让画动起来的方法,跟这个视频灰常灰常类似,利用不断地翻页或者换页,将有接近的画面串联起来,造成视觉上的错觉,看起来好像画动起来一样(小快嘴:Flash软件中帧的走动产生动画也是这个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