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近代画坛上,可谓大师济济。林风眠却是其中甚为特别的一位——作为中国近代两所国立艺术学府的执掌者,却以归隐方式退出;作为早年曾极力提倡走上十字街头、艺术救国的前行者,晚年却又决然返回到艺术的象牙塔  相似文献   

2.
见惯了满月光华,完满无缺,那一弯弦月却以沉默的睿智的空缺,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观遍了浩荡沧海,无端无涯,那一涓细流却以灵动而隽永的渺小,让思想者探究生命的奥秘。识尽了喧嚣红尘,拥堵繁盛,那一片空山却以沉稳而清新的寂寥,让归隐者顿悟宇宙的深义。  相似文献   

3.
苏轼在诗词文赋中反复吟唱"归去",却终生未曾真正归隐。这种仕与隐的矛盾心理在谪居黄州时期表现尤为突出。苏轼黄州词中的归隐情结,集中反映了士大夫文人追求人生理想,完善自我人格的精神需求。而苏轼正是凭借这一时期的创作成就,成为宋代士大夫文化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4.
盛唐诗人李颀一生中的许多时光是在隐居中度过的,然而他的归隐却是在仕途无进、久沉下僚之后的无奈选择.归隐田园后的诗人并没有忘怀时世,他为怀才不遇者鸣不平,劝勉友人在仕途上有所作为,自己也从未放弃出仕的希望,这也正体现了身处盛世之中的诗人们的一种隐居心态和状态.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和苏轼,一个是东晋的隐逸诗人,一个是宋朝文官政权下士大夫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归隐情结,而在面对仕与隐的人生命题时,他们做出了不同选择。陶渊明历尽仕途坎坷,经过一番心灵挣扎,最终隐居田园,"归隐"之于他,是回归自然,回归生命的本真状态,是一经决定绝不动摇的人生信念。苏轼始终徘徊在仕与隐之间,内心矛盾,最终没有迈出归隐的那一步,"归隐"之于他,是无奈,是向往,是对现实的逃避,却不是生命价值的终极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6.
《归去来兮辞》是晋陶渊明的述志作品。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与鄙视.赞美了农村美好的自然景物和安适的田园生活.显示了他归隐的决心。初读时,总觉得是抒写陶渊明的“归隐”之乐.总觉得“归隐”后的陶渊明是一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舍之翁,闲适之祖”。而今细细咀嚼.走向田园的诗人寄情自然却未忘怀世事,猛志常在,并非久久地悠悠然。  相似文献   

7.
《新作文》2006,(4)
见惯了满月光华,完满无缺,那—弯弦月却以沉默的睿智的空缺,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观遍了浩荡沧海,无端无涯,那一涓细流却以灵动而隽永的渺小。让思想者探究生命的奥秘。识尽了喧器红尘,拥堵繁盛,那一片空山却以沉稳而清新的寂寥,让归隐者顿悟宇宙的深义。而后,生命以退让、以不完满的空缺显现,于拥堵中开辟沉寂,于完满中留下空白。  相似文献   

8.
归隐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独树一帜,儒道两家都有对归隐思想的阐述,由于它们的核心观点不同,儒家归隐思想和道家归隐思想有本质的区别,儒家的归隐是为了再次出仕,是"假隐",道家则为了保身,是"真隐"。元代文人因为仕途受挫而归隐的状况成为一种常态,有的是儒家式归隐,有的是道家式归隐,少数民族散曲家贯云石一生两次为官,两次归隐,他的归隐主要由他的民族性格、家庭背景和佛道思想所决定,通过分析他的文学作品可以看出他的归隐很坚决很彻底,是道家式归隐。  相似文献   

9.
孔子一生渴望参与国家政治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是一位积极的入世者,但在《论语》中却记载着不少孔子流露出归隐情绪的话语。在仔细研读《论语》的基础上,分析了《论语》中体现的孔子的"隐"与"见"的思想以及"隐"的原因,探讨了孔子的隐逸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揭示了孔子"隐"与"见"两种矛盾思想的统一以及孔子隐逸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初中教材中的重要古代作家陶渊明的归隐原因作了一些解读,因为作者个人认为只有正确理解陶渊明的归隐原因,才能正确理解陶渊明,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对陶渊明的归隐原因理解,本文从外部原因和内在原因作了一些探讨,以此想说明,陶渊明的归隐是他在那样的社会环境和自己的人格操守下的必然选择,而并不仅是大家一直认为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诗史上,陶渊明是拥有众多崇拜者的伟大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归隐,成了后世知识分子的永远牵挂,也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但是,不少人认为,陶渊明的归隐是一种逃避,是一种消极行为。我却不那样认为。  相似文献   

12.
归隐山水是我国汉晋之际知识分子较为普遍的人生追求,然而能够实现隐逸生活的人却少之又少.仲长统有隐逸高蹈之心却始终放不下世事,他的隐逸理想也不得实现;陶渊明弃官归隐田园,将众多知识分子所希冀的隐逸理想变成了现实.仲长统的《乐志文》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都是作者详述个人隐逸理想的文章,然而两篇文章所描述的隐逸生活却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源于仲长统和陶渊明的性格和思想意志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对于陶渊明出仕及归隐的原因,研究者虽不乏其人,看法却基本一致。陶渊明出仕,不少研究者持"为贫而仕"的说法,而他的归隐,则被认为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即不向权贵低头,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结果。这里作者对陶渊明的"贫"提出疑问,进而对"为贫而仕"提出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4.
陶潜出仕及归隐的原因,这期间他的思想状况和政治态度,研究者虽不乏其人,看法却基本一致。陶潜出仕,不少研究者持“为贫而仕”的说法;他的归隐,则被认为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即不向权贵低头,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结果。关于后一个问题,笔者已  相似文献   

15.
对于陶渊明出仕及归隐的原因,研究者虽不乏其人,看法却基本一致。陶渊明出仕,不少研究者持“为贫而仕“的说法,而他的归隐,则被认为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即不向权贵低头,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结果。这里作者对陶渊明的“贫“提出疑问,进而对“为贫而仕“提出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苏轼词中的归隐情结的角度出发,从归隐情结的表现、缘由、特点、实质这四个方面分析,窥探苏轼这一大文豪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7.
盛唐诗坛流行隐逸,但是杜甫是这个时代的特例。他有过归隐的情结,甚至为归隐作过努力,但是,最终他都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归隐。对壮游时期、“度陇客秦州”时期、成都草堂时期的分析可见杜甫的归隐情结,以及他最终放弃归隐的内外原因。  相似文献   

18.
<连城诀>中,狄云是全书中唯一的全胜者,绝世的武功,红粉佳人,盖世的财富,但狄云却毫不犹豫地全部放弃,归隐远去.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原本拥有一切的狄云却又心甘情愿的回到原点呢?  相似文献   

19.
崇尚归隐自然山水的隐逸文化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的园林艺术大多数与山水有关,源于造园者的指导思想;因为无论古代帝王或者文人臣子,他们的特使身份和社会角色使得他们归隐山林的人屈指可数,而对于自然山水的仰慕和追求便迁移到园林的建造中去,而构筑园林时无不受到中国山水画诸如立意,构图等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诗文中的"自然"概念是道家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认识的总概括,陶渊明本人是这一思想的忠实践行者,"不为五斗米折腰"只是归隐的诱因,而不是根本原因,陶氏的归隐并不表现其高风亮节,而是人生观的重大转折。回归田园的逍遥自在的生活就是"自然"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