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点综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热点综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 ,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也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规定。这是我们党在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中 ,第一次明确地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出部署 ,并将它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 ,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位一体”的目标 ,这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文明是政治学的重要范畴 ,指的是“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  相似文献   

4.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适应了新时期高校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新要求,是新时期高校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指针。高校必须以“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敬业精神,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构建以民主、平等、诚信、和谐为基本特征的师生关系,进一步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信,是中国古代社会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也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做人也好,处事也好。都需要讲诚信。在市场经济日益健全的今天.“诚信”二字却被冷漠了.而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讲诚信的呼声再次引起了人们对诚信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论高等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胡奕信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所在”。(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物质文明是基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握,毫不动摇,但是精...  相似文献   

7.
诚信,即诚实而有信用。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倡导的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信为德基,无信不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言必行,行必果”。诚信要求人们诚实不欺.遵守诺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把“明礼诚信”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今天,“以诚信守信为荣,以背信弃义为耻”,诚信又做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出现,这对于在全社会形成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礼仪之邦.当前诚信问题却也受到挑战,诚信危机成了一个严重关注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我国,大学生历来被视为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军,是富有朝气和创造力的优秀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对于社会的诚信状况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诚信环境的构建,诚信之风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诚信作为公民的道德规范,其基本内涵是“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真诚,不自欺,不欺人”,“信”就是“守信、遵守诺言”。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立业之基,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及党的十六大报告都把“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教育部也将“诚信”写入新《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不仅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而且更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奋斗目标。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这就指明了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责任和作用,而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不断创作出充盈和谐音符的优秀作品,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自己的贡献。新版本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以它独有的芬芳醇香,似一个激越的音符,为构建和谐社会礼赞歌唱。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范围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夺取全国政权后 ,以实现和建设社会主义为宗旨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是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同时又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对社会主义建设中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大胆探索 ,力求对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难点以及前沿和争议问题 ,做出积极回答 ,在体系与框架上也力求有所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教育更要讲诚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印发后,“诚信”再度引起国人的广泛关注。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首先是针对经济领域存在的不诚信现象,人们大声疾呼要大力加强诚信教育,搞好信用建设。“打造诚信中国”、“诚信是通行证”、“诚信是第二张身份证”、“诚信是资本”、“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诚信”……这些的语言,无不体现了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人们对“诚信”的渴望和追求。作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诚信不只是经济活动的需要,同样也是各行各业的需要,尤其是教育。我们认为,教育诚信,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对新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的创新和发展,而且是继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之后,解决了党“怎样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两周年之际,2003年9月20日被定为我国第一个“公民道德宣传日”。这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切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纲要》第一次从“公民”的角度提出道德建设的问题,并且概括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这对于全社会通过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道德冠以“公民”,以及由此提炼出20字道德规范,无疑属于“责任伦理”的范畴。作为现代公民,其基本立…  相似文献   

15.
诚实守信就是忠诚老实、信守诺言,它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延绵不绝的传统美德,一种为人处事的规范和原则。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以信用取信于人;二是对他人要给予信任。“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民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我国历史上许多史书都记载了“诚信”两字在个人道德价值取向和社会稳定、发展中的重要性。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诚信已成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本质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6.
荣辱观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而逐渐形成的关于光荣和耻辱观念的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回答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耻辱的。今天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胡锦涛总书记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为“八荣八耻”,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江泽民同志在 2 0 0 1年“七·一”讲话中再次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论述 ,是我国现阶段安邦治国的基本方略 ,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基础上 ,对建设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18.
道德是一个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我们的社会不仅呼唤着民主与法制建设,同样也呼唤着道德建设。近几年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绩是显著的。但另一方面道德的滑坡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加大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一、抓紧道德规范的建设工作,构筑新时期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道德规范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要求人们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和阶级对人们行为的基本要求和概括。通过这些规范,使人们逐步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由往今来,不…  相似文献   

19.
列宁晚年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蕴含着哲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可以将其归结为“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一切都在于实践”和“问题在于掌握分寸”等。列宁晚年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向方法论的具体转化,显示了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的深刻把握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光辉。深刻把握列宁晚年建设社会主义思想蕴涵的方法论特征,有助于人们深化理解和认识其思想精髓与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而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它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同时,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1.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所谓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贯彻落实,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得到保证,这是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