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洋绘画是在一幅立体空间的画境中描绘出圆雕式的物体,绘画风格典雅秀美,所描绘的物象大都给人以优美、秀雅之感,相对西洋画来说,中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画是中国的画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瑰宝,具有其独特性。是用特制的纸,用黑的勾柒着色而成,在形象的表现上具有其独特之处,在表现风格上因时代不同画家追求不同而富有变化,在表现题材上分为:人物、花鸟、风景等。中国画跟西方绘画有很大区别,所用材质不同,所表现的风格也不一样。中国画是画家意境的表现,画家通过笔墨展示画家的心境,从画中可以感受出来。而西方绘画追求写实,重视真实表现物体的形状、颜色、质感和光影的变化,画家需要具有扎实的写实功力和表现技巧,还要具有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辨证的思维能力,再加上刻苦的训练,才可以  相似文献   

3.
田燕 《发明与创新》2005,(12):41-41
有人认为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色彩似乎只是依附于线条,本身的价值是可有可无的,其实不然,中国画的色彩审美观念与西洋绘画不同,中国画所表达的不仅仅是眼前光色的赏心悦目,还有更为深远的观念内涵:用笔墨抒写人生的情怀,以色彩渲染时代的兴衰,所以与西方绘画比较而言,中国画不胜以色彩炫人眼目,重在色彩所表达的内在含义,在历史的长河里,这一色彩观念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红色崇拜在大自然中艰难求生的原始人对色彩的重视显然是从身边最重要、最神圣的色彩开始的,因为代表生命的血是红色的、初升与将落的太阳是红色的、维系生活的火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当前中国画若干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对中国画文化标准、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应重新反思、定位和自我修复的论点。期许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的中国画创作语境,创作出更多富有时代美感的、健康的中国画作品,促使一个多元化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素有"丹青"之美誉的中国画,在其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批判、继承与创新,形成了"以形写神"的艺术特色。进入新世纪,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合理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丰富中国画的表现语言、体现时代精神,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画家的巨大责任,同时也是推动中国画发展与繁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黄稆 《科教文汇》2014,(1):176-177
中国画的色彩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一幅好的绘画作品,色彩的表现是尤为重要的,设色可以说是一幅绘画作品的主题,内容表现也是很重要的。一幅作品的好坏,成功与否,大部分都是色彩所决定的。尤其是一张以色彩来突出主题的画,例如:中国画中的工笔重彩的人物画、工笔花鸟以及一些青山绿水画更是突出色彩的重要性。在画面上也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  相似文献   

7.
老熊 《今日科苑》2009,(15):67-67
读顾晓东近年来的新作,在欣喜同时,亦深有感慨。中国画,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文化,特有的形象语言,在千年的发展轨道上前行。前行必然发展,发展必有各种吸收、试图融汇其他民族的文化使自己更壮大。事实上,这的确是我们中国画的一条前行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如画宏村     
宏村,位于皖南黟县东北部,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它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最早称作“弘村”,于清乾隆年间更名为宏村。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对中国画的黑白、虚实这一辩证又统一的矛盾展开论证,讲明中国画空白处理的技法,通过中国画中留白所展示的笔墨之美及所体现的形式美感论述了中国画中空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春平 《科教文汇》2009,(21):257-257
本文重点对中国画的黑白、虚实这一辩证又统一的矛盾晨开论证,讲明中国画空白处理的技法,通过中国画中留白所展示的笔墨之美及所体现的形武美感论述了中国画中空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苑明波 《科技风》2012,(24):213
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产物,是华夏民族审美的最高智慧结晶.中国画之所以形成独具特色的审美特点,是因为中国画依托的是本民族古典哲学和文化的深层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哲学和儒、释、道三大文化里蕴含着中国画中所包融的哲学深度和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在西方人眼中既神秘又博大精深。据说,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第一次访问中国时,中国政府所送的国礼是著名的国画家李苦禅先生的一幅画。尼克松一干人对这件艺术品非常尊重,将它挂在白宫,中国画在美国也因之提高了声誉。  相似文献   

13.
早期的美术教育对儿童聪明才智的开发和良好性情的陶冶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那么,应当如何正确地看待、评价儿童画,应当如何教学才能激发并保持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4.
继承与创新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对于中国画的继承和如何创新这两个问题,目前仍然是中国画问题的焦点。在已有五千年历史上,世世代代总是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优长之处为己用,而不会被外来文化所同化。特别是每当实行开放政策的时期,更是善于吸收外来文化长处以发展继承民族文化。传统中国画,就是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营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传统绘画中的线描而论,如果不是印度笈多式的雕刻传入中国,在线描上也就很难产生曹仲达“曹衣出水”,在南北朝,佛教传入我国,以梁代张僧繇为代表的画家,多用色彩,注重晕色,尤其是张僧繇本人,创造了“没骨…  相似文献   

15.
肌理的运用促使了中国画材料得以丰富与改革,推动了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创新,丰富了工笔重彩画的形式语言,为艺术家个人风格的形成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6.
论文通过分析《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颁布的背景,从教育理念、个人修养与行为、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方面探讨其意义,提出《专业标准》实施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李少田 《科教文汇》2008,(24):F0002-F0002
潘天寿原名天授,字大颐,别号雷婆头峰寿者等,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他和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并称20世纪“传统中国画四大家”。在上世纪中国文化受到西方文化强烈冲击的大环境下,他们仍固守着中国画的笔墨传统。从笔墨深层次的寻求突破发展,成为并峙的4大高峰。我们就潘天寿的卓越贡献和杰出成就,从他创出具有民族派的又有独特个性的代表作品和西方文艺复兴时“三杰”之一的巨匠米开朗基罗代表作品相比较。  相似文献   

18.
儿童的创造能力是需要教育工作来挖掘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与探索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本文介绍了培养儿童画创作画一方面需要在技能上给予一定的指导,另一方面还需要坚持“三不”原则:不临摹、不修改、不批评。  相似文献   

19.
石木 《科教文汇》2013,(25):F0003-F0003
会作诗的是诗人,会画画的是画家,能让诗情充满画卷,画卷洋溢诗情的,需要的不只是妙手偶得的技巧,更是用生命诠释的优雅,用生活酿出的美好。  相似文献   

20.
黎际文 《科教文汇》2009,(30):246-246
“类思维”是以与西方以“点思维”为代表性思维模武相区别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主导性思维模式,它在汉字和中国画的造型上都有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