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摆脱萎靡不振的困境,《晶报》以《立报》为师,学习其"小报大办"的成功经验。由于浓厚的商业性和对政治风险的规避,《晶报》"小报大报化"的实践不仅未能达到《立报》的高度,反而出现了时政新闻与色情文字共存的版面面貌。《晶报》的"小报大报化"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2.
丁文 《记者摇篮》2005,(9):43-44
现下.“小报小刊”、“子报子刊”的称谓使用频率颇高。人们不仅嘴上说、笔下写,而且赫然出现在官方的红头文件中。那么,何谓“小报小刊”、“子报子刊”呢?窃以为,此种称谓,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
今年4月,在南阳日报社通讯员培训班上,我听了王大莹老师讲的“小题大做”,感到很新鲜,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生括中的小事件、小人物、小问题、小典型,按常理,应该是小事小报,但对新闻来说不仅大事要上大报,“小事”有对也能上大报。因为小事发生在百姓身边,离百姓最近,与百姓生活最密切,百姓的关注程度也最高。  相似文献   

4.
英语里,单词tabloid(小报)还有另一个意思:药片。2003年至2005年,英国三大传统大报相继"瘦身",它们的发行量从刚刚改版时的大幅蹿升,到如今的连续下滑,经历了大致相同的起伏。  相似文献   

5.
引言 在2003年考取英国“志备领”奖学金后,我于2004年9月赴英国伦敦大学戈德史密斯学院攻读传媒硕士学位,为期一年。英国报业,举世知名,我借学习之机,对此进行了一次近距离的观察。观察所得源于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学习期间对英美报业史的研究;其二,与英国媒体同行的交流;其三,对伦敦走爆炸案中新旧媒体表现的思考;其四,过去一年在英国进行媒体产品消费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钟布  蒋生元 《新闻与写作》2004,(10):43-43,46
近来,美国一些大城市相继出现了一批新闻类小报,它们标题醒目,排版新潮,内容短小精悍,图片多而生动。这些小报的最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来,美国报界几乎形成了一股争办免费小报的风潮。媒体专家们说,这是美国传统报业公司和主流大报在激烈的媒体竞争过程中。与电视和网络争夺受众的自救之举[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90年代起,都市报做为一个全新的报业种类在中国兴起,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都市报作为大众化的纸质媒体,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其重要原因在于它的“俗”化特点。都市报的“俗”是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通俗”,而不是献媚于少数人的“低俗”,更不是为追求“卖点”的“庸俗”。都市报的“俗”化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郭永 《新闻窗》2007,(3):88-89
小报在中国报业发展史上虽不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却也因其近60年的历史不可忽视,如果我们沿着小报的发展脉络去探索,就会发现其在中国报纸大众化进程中的痕迹。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报业发生了十分可喜的巨大变化,自1996年元月《广州日报》建立报业集团之后,目前我国已相继成立了26家报业集团,从而使报业的整体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集团的显著特点是以省级以上或中心城市主流媒体为主体,整合多种媒介资源,呈现出跨区域、跨媒体发展的态势。所谓主流媒体,就是指在某一城市或某一地区起舆论主导作用的媒体,它具有权威性、贴近性和独创性,在受众中具有广泛的传播面和较高的可信度。从我们广东省的新闻事业发展来看,已形成了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  相似文献   

11.
12.
2008年底,《南阳晚报》正式划归《南阳日报》管理。为了“做得更好,让读者更满意”,从2009年1月1日起,《南阳晚报》高扬“责任传媒,民生立报”的旗帜,以“读者至上,新闻优先,创新第一”为改版遵循的原则,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了全新改版。凭着“欲与大报试比‘高”’的胆略和气概将小报大作,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改版后的《南阳晚报》亮点频现,读者喜爱、领导表扬、同行侧目。  相似文献   

13.
曹鹏 《新闻记者》2011,(2):27-29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报业市场领域表现最突出、最有活力的,基本上都是晚报、都市报、IT报、财经报乃至于体育报,中央大报似乎一直比较沉稳,没有什么大动作。  相似文献   

14.
15.
很多大报在各地设有驻站记者。少数驻站记者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当地的报纸找来,认真读上一遍,从中发现线索。开始的时候,自己还能去一线采访采访,进而只是补充补充,再后来连电话也懒得打了,干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播活动,就是人们之间相互进行的获取新情况、交流新信息的社会传播活动。新闻传播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的需要。文字产生以前,主要是利用口头媒介传播。有了文字以后,古代的传播活动渠道更多,手段也更为多样化。报纸是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的主要工具。小报自宋代产生后,直到清代,一直是民众获得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宋朝时“小报”出现的原因、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近来一段时间,关于“都市报的冬天已经来临”之说,在报业颇为盛行。支撑这一说法的有诸多相关统计数字(参见吴海民《媒体变局:谁动了报业的蛋糕》一,载《中国报业》2005年第11期)——如果这些数字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冬天”说确实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地市报同仁(包括通讯员)被这样一句话所困扰——“小报抄大报”。虽然这个问题也涉及到县市报等其它小报,由于地市报较之其它小报来说,历史较长,影响较大,以及其它种种原因,这个问题更突出,压力更大,有必要研究一下。  相似文献   

19.
"小报"是宋朝后期民众对与封建官报有较大差异的民间报纸的习惯称谓."小报"起始于北宋末年,流行于南宋,被当时的读者隐称为"新闻".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为"小报"."小报"记载的也是非官方发布的消息,它是我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由于这种报纸为读者提供了不少官报所不载的和官方禁止发表的文件和新闻,满足了他们对朝廷人事变动和政事活动消息的需求,成为邸报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地市报同仁(包括通讯员)被这样一句话所困扰——“小报抄大报”。虽然这个问题也涉及到县市报等其它小报,由于地市报较之其它小报来说,历史较长,影响较大,以及其它种种原因,这个问题更突出,压力更大,有必要研究一下。众所周知,“文革期间地市报是抄大报的,连排版的位置、字体的大小都要对大报,而且不能走样。那时候不抄是不行的。粉碎“四人帮”之后,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