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能与结构这一对概念,很早以来就为人们所广泛运用着.特别是近半个世纪,随着系统理论的深入发展,功能与结构这对概念更加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实质上已逐渐被提到哲学的高度,成为一对新的哲学范畴.一、事物是功能与结构的统一普通系统论告诉我们,世界上千差万别的诸种事物,都是以系统状态存在着的.所谓系统,就是由各种要素、各个部分相互联系而成的有着自身规定性并与周围事物处于联系之中的整体、体系.例如自然界,就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自然辩证法》,第54页);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庞大系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真理,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的灵魂,是一切课程实践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是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正确把握这一课程目标,方能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
<正>《光明日报》2015年11月09日13版的一篇文章《"非虚构写作"与散文的审美性》中有一段话:近年来,散文写作界掀起了一股新的写作潮流——"非虚构写作"。这一写作潮流的始作佣者是《人民文学》。这里的"始作佣者"有两个错误。一是我翻阅了《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都没有"始作佣者"这一词。所以,这里应该是作者笔误,"始作佣者"应为"始作俑者"。  相似文献   

4.
初学英语,一般最先学到的动词就是be(am,is,are),它的词义是“是”。常有老师编顺口溜“我用am,你用are,is用于他、她、它,复数要用are。”帮助学生记动词的三种现在形式。久而久之,同学们的理解会形成定势,凡见到be及它的变化形式都要往“是”上想,这样容易造成理解错误,误译或错译句子。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的扩展,be动词是不能一概理解为“是”的。本文就在初中阶段所学不能译be为“是”的情况作一归纳,帮助同学们学习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中等师范《文选与写作》第二册《孔雀东南飞》中,有“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一句,教材脚注说:“心里的愤恨哪里说得尽呢?恨恨,愤恨到了极点。”(人教社1986年6月第一版,第264页) 编注者在这里犯了一个以今律古的错误。  相似文献   

6.
“王老爷”是初语六册《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中的一个“闲人”。“王老爷”是谁?有人说 ,“王老爷”就是后文中的王子腾 ,其实不然。理由有二 :其一 ,在封建社会中 ,封建等级制度是森严的 ,王子腾是位高权重的封建大官僚———京营节度使 ,而贾雨村只是一个府尹 ,官小位卑。声势显赫的王子腾决不会屈膝去拜访一个位卑的贾雨村。而且 ,贾雨村升任应天府尹 ,靠的不是自己的真才实学 ,而是靠巴结讨好贾政、王子腾得以升官。因此只有他去拜访“恩人”王子腾 ,而决不会让“恩人”王子腾来拜访自己 ,所以 ,“王老爷”并不是王子腾。其二 ,原文…  相似文献   

7.
路上,两个人为一件小事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一位好心人上前去解围,不料被其中一个抢白:“谁要你管,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弄得这个人十分尴尬,好像自己理亏似的。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学习》2013年第10期周容先生《怎样理解"莺啼过落花"的"过"字》一文,就2013年高考语文上海卷16题诗歌鉴赏的参考答案提出质疑,指出该答案"对‘过’字理解有所偏差"。行文引证翔实,辨析精当,读后大有启迪。但美中不足的是,文章开头尚有瑕疵。周先生说:"摩诘此诗‘过’凡两见。一为诗题(按:指《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见过"连用,解释为拜访,此无异议。一即颈联(按:指"鹊乳先春草,莺啼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不少学校和教师都十分重视第二教学渠道的建设。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少、精、活”的原则,让学生从书本堆和习题海中解脱出来,腾出较多的课余时间看书刊杂志、听广播、看电视、参加学科活动、进行参观访问、做各种实验、接受大量的现代科学技术信息,以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0.
“之”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极高,据有人统计,《诗经》中“之”字出现了一千零三十九次,《尚书》中“之”字出现了三百五十四次,《左传·齐桓公伐楚》全文约三百六十字,“之”字出现了十三次,《列子·汤问·愚公移山》全文不足四百字,“之”字出现了二十二次。更重要的是它词性复杂,使用范围广阔,可以做代词、动词、介词等。例如:  相似文献   

11.
新编初中语文第一册253页练习第三题是:“把下边的形声字按照形旁和声旁结合的不同形式归成几类”。题下共列出27个形声字,其中最后的一字是“牢”字。然而“牢”能是形声字吗?  相似文献   

12.
《狼》文“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一句中的“隧”字,课本解释为动词用法,作“钻洞”讲,我认为这是不妥的。因为上句既已明确“一狼洞其中”的“洞”作“打洞”讲,那么,下旬中“洞”的同义词  相似文献   

13.
<正>若干年前,面对"犯错"孩子的辩解,我总会反问:"这是理由吗?"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认为自己的反问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在我看来,那些辩解只不过是孩子犯错后的借口而已。作业未交只是因为忘记带?应该是没做而故意没带吧!废纸是因为不小心掉在地上的?应该是没将班级形象放在心头才导致的结果吧!桌椅损坏不知道怎么搞的?应该是知道怎么搞的而不愿意说吧!因此,面对孩子们的辩解,我频频使用"这是理由吗"来反问他们。在我看来,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勇敢地面对自己犯下的错,承担起  相似文献   

14.
近来读了1991年第日期《语文知识),上面登载了杨增强同志的《“凯旋而归”之类五例》一文,其中一例是“一只驴鼠和一只北极狐在茫茫的雪野上邂逅相逢。它们都很高兴”(《人民文学》1989午8月号第96页)。杨文认为“邂逅相逢”是语义重复,架床叠屋,令人厌恶。其依据是《现代汉语词典》:“邂逅,偶然遇见。”这样一来,“邂逅相逢”岂不等于“偶然遇见相逢”了吗? 笔者对这种理解不敢苟同。持这种看法的人可能忽略了汉语在声音节奏上有成双成对的倾向。在  相似文献   

15.
邢福义主编全国通用的中学教师培训教材《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28页认为“弥漫”是双声联绵词,即单纯词的一类。我们觉得这种看法值得商榷,“弥漫”应该看成联合式合成词。  相似文献   

16.
在复习《词的不同色彩》时,我讲“怂恿”是中性词,但学生说是贬义词。他们还振振有词地找出理论根据,说书上是这么写的:“老师,看!第四册159面。”我接过书一看,果然,上面这么印着:“鼓励”和“怂恿”这两个词,都有鼓动人做某件事的意思。“鼓励”是勉励人做好事,是个褒义词:“怂恿”是鼓动人做坏事,是个贬义词。”我只好说:“可能是我记错了。”下课后,我又查了《现代汉语词典》,上面是这么解释的: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没讲鼓动别人做坏事,况且“鼓动”本身也是个中性词。我又  相似文献   

17.
心语故事究竟是谁对我好?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月月被班主任带到了心理咨询室。她刚刚被老师从四楼窗台上拉下来,原因是早上女朋友没给她买早餐,月月很生气,就爬到窗台上发脾气。班主任看到月月情绪很激动,担心她出现意外,希望我  相似文献   

18.
《语文》(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中第一册)“汉语知识”中说:“怂恿——意在挑动人做不好的事,是个贬义词。”笔者以为这一提法值得商榷。 《辞海》对“怂恿”的解释是:“怂恿,从旁撺掇;鼓动。”《新华汉语词典》对“怂恿”的解释是:“鼓动别人去做(某事)。”可见,“怂恿”并非是贬义词。 同样是在《语文》(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中第三册)课文《猫》中写到:“……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  相似文献   

19.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是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对天姥天奇丽景观的大笔勾勒。对这个"暝"字,鲁人版高中语文第五册所作的注是:"暝,天黑,夜晚。"据此,"迷花倚石忽已暝"便被解释为"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这其实是注者的误解。从诗的上下文来看,"暝"作"天黑,夜晚"解不恰当。先看上文,这两句诗的前面是"半壁见海日.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第三册《信陵君窃符救赵》:「尚安事客!」课本注释:「还要门客做什么呢?安事,何用。」一些古文选读本对此句的注释也大体与课本相同。如《历代文选》注为:「还要宾客干什么呢?」《古代散文选》注为:「还用门客做什么呢?事,用。」显然,以上注释都将「事」训为「用」。将「事」训为「用」,古籍中未见例证。我倒认为莫若将「事」仍作「侍奉、供养」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