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萌欣 《新闻记者》2003,(7):34-34
为纪念陆定一同志《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发表六十周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将于2003年9月下旬召开“党报传统与时代创新”学术研讨会。 1942年的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是我国党报的第一次新闻改革,由此确立了我们的办报传统和党报的  相似文献   

2.
荐书窗     
《中国编辑》2004,(2):94-95
《编辑学新论》张积玉等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定价:25.00元 立论稳妥扎实,观点多有创新,对推动编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和编辑学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中国期刊的出路——中国期刊高手论坛》杨洪祥 主编新世纪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定价:298.00元(含六张专家讲演VCD光碟) 全国六十多位社长、总编以及资深传媒研究学者、专家的精彩论文,涉及期刊每个层面的具体操作,是专家群体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3.
李兰 《兰台世界》2008,(4):50-51
本文分析了《救荒六十策》的思想价值.并指出其局限性和不足,时人们正确认识《救荒六十策》一书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9年6月17日,美国联邦地区法院在纽约曼哈顿审理了有关《麦田里的守望者》版权侵权一案,法院裁决禁止瑞典作家克尔汀的新作《六十年后——走过麦田》在美国境内出版。近年来,多个有关版权的案例都涉及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如何续写过去的经典作品才算是合理使用?《飘》的续作《飘然而逝》构成合理使用,而《六十年后——走过麦田》却被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提高《北京档案》质量,扩大《北京档案》的发行量,本刊编辑部于10月13日,召开了第一次通讯、发行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北京档案》通讯员和部分负责发行工作的同志,共六十多人.市档案局黄玉竹副局长到会并讲了  相似文献   

6.
书情书讯     
《出版六十年》本刊讯(记者杨嘉)继《出版文化》丛书之《文集系列》之后,中国书籍出版社推出《出版六十年》系列图书。该丛书包括《名著的故事》《编辑的故事》《书店的故事》三本,展示了新中国60年出版业的艰难探索抒写中国书业60年辉煌  相似文献   

7.
兰姆的世界性文学声誉竟是建立在几本薄薄的小书《伊利亚随笔》正续集、《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与姐姐玛丽合作)上,多少让人有些吃惊。而更让人吃惊的,是在《伊利亚随笔》的六十多个单篇中,“包括了许多至今写得最好的英语散义,历代读者最喜爱的散文也绝大多数出于...  相似文献   

8.
汪原放先生是我国第一个用新式标点和分段整理中国古典小说的老一辈出版家。从1920年起至1926年,他标点、分段出版了《水浒》、《儒林外史》、《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10多种古典文学名著,为祖国的文化出版事业作出了贡献。六十年代初,汪老退休之前,我在原上海出版文献资料编辑所与汪老同在一个编辑组学习,听他谈过有关当时标点古典文学名著的情况,还看过他撰写的100多万字的《亚东图书馆六十年》。我想借《编辑学刊》的一角,介绍汪老整理《水浒》等标点本的一些片  相似文献   

9.
海安县有线广播站注意把《新闻通讯》作为提高基层通讯报道员业务水平的一本好教材,从1985年来,连续三年收订100份以上。全县四十二个乡镇专兼职通讯员和六十多名特约通讯员人手一册。今年,邮局收订开始,他们就办理了收订1988年《新闻通讯》120份的手续。海安县有线广播站采编人员普遍感到,《新闻通讯》杂志刊载的内容深入浅出,指导性强,与基层新闻工作者的距离近,  相似文献   

10.
泰县大泗乡党委今年在全乡各村和各企业单位聘请六十名爱好新闻写作的干部、职工和农民为业余通讯员。为了帮助通讯员提高新闻业务素质,乡党委为他们订购了六十份1985年下半年的《新闻通讯》。每期《通讯》一到,乡  相似文献   

11.
1948年10月18日,并不是一个什么了不起的日子,只不过碰巧手头上有两份形成于这一天的材料,而且有点意思,随手写来,以为试笔。一份是大溪档案中蒋介石给当时上海市长吴国桢的电报,见《筹笔》第10册《京沪失守与反共戡乱上》,编号16280。上海吴市长:关于扬子公司事,闻监察要员要将其开办以来业务全部检查。中以为依法而论,殊不合理。以该公司为商业而非政府机关,该院不应对商业事业无理取闹。如果属实,可属令侃聘请律师进行法律解决。先予详讨其监察委员此举是否合法,是否有权,一面由律师正式宣告其不法行动,拒绝其检查。并以…  相似文献   

12.
对读者的研究与为读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陆 《图书馆论坛》2007,27(1):18-21
批评了图书馆“见物不见人”的错误倾向,认为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应当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知识管理与读者服务相统一、“对读者的研究”与“为读者的研究”相统一,以促进信息功能与教育功能的全面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施博  魏佳 《传媒观察》2020,(5):82-87
新型冠状病毒暴发后,很多艺术类高校的学生积极以"艺"抗"疫",用艺术的视角,聚焦当前疫情环境下的民生问题,表现出极高的媒介素养。本文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探讨融媒体时代艺术专业媒介素养的教学与实践,分别从图片、影像、音乐、社交平台、产品设计以及装置等抗击疫情的艺术作品来分析媒介素养教学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学科馆员"制度与"以人为本"理念的契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分析"学科馆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指出"学科馆员"制度与"以人为本"理念的内在契合点:学科馆员服务的主动性、个性化与专业化.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5.
以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精神与公平理念为契点,强调通过公共图书馆的免费服务满足全民自由获取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BPR不能再停留于对旧有制度与流程的修补,应该回归到以服务和用户为中心的根本层面上来。本文对图书馆BPR的根本性进行解析,指出“习惯”“假设”与“优化”是阻碍BPR项目实施的重要因素,认为要重视组织目标重组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大胆创新,冲破限制。  相似文献   

17.
对照“工业4.0——智能制造”的内涵及四个工业时代的阶段划分,回顾近现代图书馆业发展史和技术进步史,提出“图书馆4.0”概念,将与其相关的四个时代分别命名为科学分类方法时代、机读目录时代、数字-网络化时代、智能图书馆时代,并探讨了“图书馆4.0——智能图书馆时代”的内涵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浅阅读"是具有人文价值的有效阅读形式,它的存在有多方面的必然性和局限性,否定与排斥"浅阅读"对提高全民阅读率是不利的,正视"浅阅读"的存在、挖掘它的价值、引导其发展方向才是学术界最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馆员第一"是图书馆实现"服务第一"的根本保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樱 《图书馆》2007,(6):70-71,80
本文就图书馆馆员的现状,结合图书馆的服务宗旨的探讨,力图说明“馆员第一”是图书馆“服务第一”的根本保证,呼吁图书馆上级领导部门和图书馆管理者重视人才建设,重视馆员的价值,大力开发图书馆人力资源,保证馆员质量,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字出版时代,为优化编辑出版流程,提高书刊文稿编校质量,期刊编辑在"看"的"他者"视域下,需清醒地认识到期刊编辑工作中唯"他者意识"为尊或唯"自我意识"为崇所导致的极端现实问题,需从社会空间、历史时间、自我立体视角出发,反省自身内在及外在,提升自身多维度的跨界意识、交往对话的超越意识及换位立场的交互意识,使"自我意识"借助"他者意识"的内在化,建构起编辑所具有的"看"的"他者意识"策略,提升期刊编辑的自我素养,以适应数字发展时代编辑的华丽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