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偶尔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篇小文章: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至今依然保持着一种古老的仪式: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其站在村落的中央,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教训”他。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依次告诉这个犯错的人,他曾经为这个部落做过哪些好事。每个族人都必须将犯错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叙述时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允许出言不逊,而且不能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赞美,整个赞美的仪式,要持续到所有族人都将正面的评语说完…  相似文献   

2.
红红 《同学》2002,(10)
在南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许多优秀的生活礼仪和处世方式。譬如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错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但最值得称道的是:每当这种时候,整个部落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理疗”他的心灵,修正他的错误,引导他以此为戒,总结教训,重新做人。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然后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依次告诉这个犯错的人,他今生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善事,哪些好事。每个族人都必须将犯错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调叙述上一遍。叙述时既不能够夸大事实,也不允许出言不逊。对前面已经有人提及的优点和善行,后面的人不能再重复叙说。总之,每个人在叙说时,都要有新的发现,新的褒扬。整个“赞美”的仪式,要持续到所有的族人都将正面的评语说完为止。“赞美”的仪式结束以后,紧接着便要举行一场盛大的庆典。庆典在老族长的主持下进行,部族中的男女老少都要参加。人们要载歌载舞,用一种隆重而热烈的礼仪,来庆贺犯错的人脱胎换骨,改过自新,重新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看过这样一篇文章: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当族里的某个人犯错误的时候,族人便会让他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赶来,自动分出长幼,然后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依次告诉这个犯错的人他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善事,好事。每个族人都必须将犯错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  相似文献   

4.
<正>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一种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了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教训"他。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然后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依次告诉这个犯错的人,他今生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好事。每个族人都必须将犯错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  相似文献   

5.
赞美如药     
在南部非洲的巴贝姆民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许多优秀的生活礼仪和处世方式。譬如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错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但最值得称道的是:每当这种时候,整个部落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治疗”他的心灵,修正他的错误,引导他以此为戒,总结教训,重新做人。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然后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依次告诉这个犯错的人,他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善事,哪些好事。每个族人都必须将犯错人的优点和善行…  相似文献   

6.
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一种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错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囤住,用赞美来“教训”他。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有个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的某人犯了错误时,族长便会让犯了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整个部落的人将这个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教训"他。每人必须将犯错人的优点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直到所有人都将正面的评语说完为止。巴贝姆巴族人是智慧的,我们班主任教师也应该做个智慧型的老师,容纳、包涵暂时犯错的学生。班主任不因一个学生有错而妄下断言,如"朽木不可雕""早晚进监狱"。这些有伤学生自尊的话不要说,这类暴力语言应当避免,以免给学生造成身心的  相似文献   

8.
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一种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错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教训“他.……  相似文献   

9.
赞美如药     
在南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许多优秀的生活礼仪和处世方式。譬如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错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但最值得称道的是:每当这种时候,整个部落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理疗”他的心灵.修正他的错误.引导他以此为戒.总结教训重新做人。  相似文献   

10.
读过一个智慧故事: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一种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其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教训”他。  相似文献   

11.
赞美如药     
在南部非洲的巴贝姆民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许多优秀的生活礼仪和处世方式。譬如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错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但最值得称道的是:每当这种时候,整个部落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治疗”他的心灵,修正他的错误,引导他以此为戒,总结教训,重新做人。  相似文献   

12.
读过一个故事: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一种古老的仪式: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其站在村落的中央,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教训"他。  相似文献   

13.
曾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一种古老的仪式,当族里的某个人行为有失检点或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错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的话语来激励他,使他自醒,从而改正错误。看了这个故事使我想起了我和小伟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一、“巴贝姆巴”式赞美的定义 在南部非洲有个巴贝姆巴族,族里有个古老而特别的仪式:当族里有人犯错误的时候,族长就会让他站在村子中央,整个村里人都来赞美他。按照年龄的长幼依次真诚的赞美他,历数他的优点、他曾做过的好事,以此达到教育犯错人的目的。巴贝姆巴族这种通过“赞美”来教育犯错人的方式就称为“巴贝姆巴”式赞美。它最大特点的是人性化——对犯错人不是埋怨、斥责、惩罚,而是抚慰、宽容、接纳。  相似文献   

15.
赞美如药     
在南非州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许多优秀的生活礼仪和处世方式。譬如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错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但最值得称道的是:每当这种时候,整个部落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理  相似文献   

16.
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人们至今依然保持着这样一种习惯:当族里的某个人做错事时,族长便会让其站在村落的中央,这时,整个村落的人都会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教训”他。  相似文献   

17.
曾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一种古老的仪式,当族里的某个人行为有失检点或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错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的话语来激励他,使他自醒,从而改正错误。看了这个故事使我想起了我和小伟的故事:小伟是在二年级时转到我班上的,很惹人喜爱。就是上课老爱做小动作,总不好好听课。如今,小伟升入了四年级,学习自由散漫,我行我素,这使刚做班主任的我感到束手无策,我翻阅了书籍,知道在教育…  相似文献   

18.
看过这样一篇文章: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当族里的某个人犯错误的时候,族人便会让他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赶来,自动分出长幼,然  相似文献   

19.
《新作文》2007,(11)
当人犯了错误的时候,一般都会受到不同形式的一定限度的惩罚,然而,世上还有一种惩罚叫赞美。在南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一种绝妙的生活礼仪和处世方式。当族里的某人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错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种时候,整个部落的  相似文献   

20.
古代,将居住在南方的人,泛称为“蛮族”。而南方各族中亦包括“黎族”人。据说有“九黎族”。所谓“九黎族”,就是当时有九个部落,都是“黎族”人。相传这九个比较大的部落,每一个部落里又有九个兄弟氏族,总共由八十一个兄弟氏族组成。蚩尤就是“九黎族”的首领。由八十一个兄弟氏族组成的“九黎族”是勇悍善战的强大部落。他们比较早地进入中原地区,由于这个地区土地肥沃,非常适于种植和发展农业。所以,成为古代强大部落族之间互相争夺之地。古代,将居住在西方的人,泛称之为“戎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