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4 毫秒
1.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 ① 半江红。可怜② 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 ③ 月似弓。[注 ]①瑟瑟 :形容颜色碧绿。②可怜 :可爱。③真珠 :珍珠。《暮江吟》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 ,也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诗中描写了两组景物 ,一是红日西沉的暮江之景 ,一是新月初升之景。第一句写夕阳 ,一个“铺”字将太阳接近地平线时余辉泛照的情景表现得形象 ,同时“铺”字节奏舒缓 ,也可突出秋阳柔和的特点。第二句写江水在夕阳余辉的映衬下半绿半红 ,水面波光粼粼。诗的三、四句又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月夜图。头上是一轮圆月挥洒着清辉 ,“…  相似文献   

2.
彭樟清 《初中生》2006,(25):38-39
"三句半"是一种流传民间的滑稽诗体.因其前三句每句五字,最后半句二字,故亦称"十七字诗".也因"三句半"似有站立不稳之势,有瘸脚之嫌,故又称"吊脚诗""瘸脚诗".它不但可以吟诵,而且可以供舞台演出,由四个人敲锣打鼓走上台去,甲、乙、丙三人各念一句,丁最后念半句,这最后半句可谓"点睛"所在,滑稽而又可笑.  相似文献   

3.
古诗鉴赏     
蓦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相似文献   

4.
◇原文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①瑟瑟②半江红。可怜③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④月似弓。◇作者点击白居易(772-846),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历官秘书省校书郎、左拾遗、左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刑部尚书等职,多有佳政。在文学上曾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后世并称为“元白”。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通俗易懂、感叹时世、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注释①江:诗中的“江”指的是唐都长安…  相似文献   

5.
暮江吟     
一道斜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相似文献   

6.
在人教版第九册语文教材中,编者选用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暮江吟>一诗.在教学这一课时,学到"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句,当学生们都沉浸在诗句为我们描绘的美好画面中时,"老师",一声高喊打断了学生们的遐思.  相似文献   

7.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历来被认为是炼词造句的典范,特别是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其实在这句诗里不仅仅是这个"绿"字用得好,还有一个也用得十分恰到好处的"又"字,通过这个"又"字,使全诗上下联  相似文献   

8.
暮江吟     
诗意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江面上,江水一半碧绿,一半艳红。九月初三的月夜多么可爱,露珠晶莹像珍珠,新月精巧如弯弓。编辑洪静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唐@白居易 @青池 $华泰工作室~~  相似文献   

9.
阿·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动词用得精确,往往能使文章陡然生色,锦上添花,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活用形容词“绿”为动词已经传为美谈,人人皆知。我们再来看看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里的动词“铺”字就用得很讲究。黄昏落日斜照,余晖透过晚霞射到江上,江水波光粼粼,一半染成红色,一半仍是碧色,形成无比瑰丽的景色。一个“铺”字把夕阳斜照的动感写出来了,且赋予了人的动作、行为,有层次,有方位,使人感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许多诗词中既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又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我们在欣赏这些诗词时,不仅要挖掘诗词的思想内涵,而且应探讨诗词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自然规律。请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首诗中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残阳铺水中”是由于光的反射、镜面成像而形成的。“半江红”是由于红光的波长长,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使晚霞呈红色。“九月初三夜”说明“露”这一自然现象一般发生在秋天。“露似珍珠”说明露珠呈球形且晶莹透亮。呈球形是因为液…  相似文献   

11.
暮江探究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暮江吟》一诗中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暮江,表达了一种天使般的热情。我的学生们在孜孜不倦的探究中含英咀华,收获甚大。"一道残阳铺水中"生动地再现了"残阳"和"水"的关系。而反映这一关系的"铺"字够迷惑人的了,不然,为什  相似文献   

12.
<正>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歌大意夕阳的余晖铺洒在江水之中,江水一半呈现幽冷的青绿色,一半被染得通红。最惹人喜爱的是九月初三的夜晚,露水圆润如珍珠,新月高悬似弯弓。  相似文献   

13.
古诗的艺术魅力在于“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因此,古诗的审美教学,应紧紧抓住“亦画、亦情、亦理”的特点,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一、诗中有画──色彩美大凡名家高手无不倾心于“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他们往往以精美的文字,展现出一幅幅色彩明丽的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请看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瑟瑟,这是指碧绿的颜色。诗人运用红、碧两色,寥寥几笔勾画出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夕阳返照,水波不兴…  相似文献   

14.
“半”这个字,辞典上解释说,一为“二分之一”,二为“在……中间”,三为“不完全”。若将它运用得当,那独特的涵义,却令人叫绝,以致有人把它称作“半”字文化。“半”字在古典诗词中,可谓俯拾即是。如自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夕阳照水,半江波光闪闪,半江红浪滚滚,多  相似文献   

15.
师 :请同学们朗读古诗《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把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共同磋商。生 :平时我们描写太阳常常用“一轮” ,这诗里为什么用“一道”呢 ?师 :(用红粉笔在“道”字下面画了一个大问号。)是呀 ,为什么不用“一轮残阳” ,而用“一道残阳”呢 ?难道是伟大诗人白居易用词不当吗 ?请大家各抒己见。生 :大概因为夕阳是残缺的 ,所以用“道”吧 !师 :既然夕阳一半下山 ,一半没下山 ,为什么不用“半轮”残阳呢 ?(笑 )师 :“道”作为量词时 ,常和哪些词语搭配呢 ?(老师降低坡度 ,从“道”字入手要学生组词。)生 :…  相似文献   

16.
大家一定听说过王安石诗作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中的"绿"字,作者曾选用过"到"、"过"、"入"、"满"等字,但总觉得不满意。最终突然想到了"绿"字,顿觉这个字表达的意  相似文献   

17.
清代王士祯的《香祖笔记》云:"高适官两浙观察使,过杭之清风岭,题诗云: '绝顶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山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天竹房,。至台州事竣、复登僧房,欲改为半江。僧言:'前有一官过此,称诗佳矣,但'一'字不如半字,。适惊间何人,僧日:义乌骆宾王也"。王士祯所记这则故事  相似文献   

18.
据魏泰《临汉隐居诗话》记载,传说唐代苦吟诗人贾岛在《送无可上人》中“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两句诗后注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足见他在作诗铸字炼句上的工夫。其实,自古以来诗人写诗都十分讲究用字,追求一字之工常常是诗人梦寐以求的事。一、一字之工源于生活唐代边塞诗人高适有一首七言绝句诗:“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翔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半江水,僧在翠微闲竹房。”这是他做两浙观察使时巡察路过杭州清风岭,留宿僧房,夜晚赏月而在庙墙上写下的一首诗。诗中“半江水”原为“一江水”,怎么改了呢?原来钱塘江水是随潮汐涨落的…  相似文献   

19.
白居易的古诗《暮江吟》脍炙人口 ,清新优美。它描写了深秋季节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美丽的景色 ,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江山的情感以及无比愉快的心情。作者用词贴切 ,比喻传神 ,颇具匠心 ,却无雕琢之嫌。从审美的角度入手对学生讲授此诗 ,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通过讲授诗人对夕阳、江水、露珠、月亮的描绘 ,可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暮江吟》这首诗只有 2 8个字 ,却描绘了两幅大自然的风景图。“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两句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的情景 :最后一道残阳的晚霞斜照在江面上 ,被照到的江水犹如玛瑙…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诗的本体--"情气"着眼,解读著名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对这一诗学细胞中所包涵的"情、象、意"等诗的基本要素,作了深入的"细读";同时,本文还从诗学的审美心理和创造心理、从语言学的语言传承、语言传达、读者接受等角度,对王安石这一诗性创造作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