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分析茂名"城中村"的现状与特征,结合茂名市的自身特点,借鉴发达地区大城市"城中村"问题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先进思想,提出了茂名市"城中村"更新改造的一些建议,旨在避免走大城市曾经走过的弯路,降低或防止因"城中村"问题带来的危害,为小城市治理"城中村"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城中村"社区治理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基层管理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泉州市"城中村"社区治理仍是政府主导下行政型的社区治理模式,在这一治理模式下存在着许多管理方面的问题。要适应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治理的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培育公民的自治能力,必须创新"城中村"社区治理模式,实行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的合作型社区治理模式。而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界定政府职责,积极有效引导社区居民和社区自治组织共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是实现这一治理模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城中村”是位于城市中的村庄,每个城市、每个“城中村”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根据青海西宁“城中村”的现状、经济能力和城市规划的发展要求,青海西宁“城中村”的改造宜采用“撤村建居”的“渐进式改制”方式。应通过加强管理、寻求替代阶段、弱化“城中村”的改造障碍后,才能对“城中村”进行彻底的清除改造。  相似文献   

4.
城市"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与有效途径,改善民生是推动城市"城中村"改造的基本着力点和关键突破口。要准确把握"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实践要求,增强推进改造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分类推进"城中村"改造,有效激发城市"城中村"改造动力,增强"城中村"改造合力,巩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根基,优化城市现代化建设环境,推动首府南宁城市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中村"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城市建成区或发展用地范围内处于城乡转型中的农民社区。"城中村"改造的完成,有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制约着"城中村"改造的进程及彻底性,直接决定着"城中村"改造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6.
“城中村”不适应现代城市经济的发展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区域经济的竞争,“城中村”的改造问题将成为各个城市不得不面对的迫切问题。文章探讨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同时介绍了一些城市“城中村”改造的经验,提出了加速改造“城中村”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城中村“村民”公民道德方面重私德轻公德为中心,分析了“村民”道德存在的问题,道德认知的模糊、道德情感的淡漠、道德意志的薄弱、道德行为的失范。  相似文献   

8.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而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国家未来明媚的述求。"城中村"这一社会形态是城市化发展的折射镜,反应着城市扩张中种种发展无力的现实。寻找到帮助"城中村"儿童成长的方法,也就找到了"城中村"长久发展的"钥匙",是"城中村"发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缓和了城市化给这类人群带来的间接伤害。文章通过构建"城中村"儿童发展的理想内容,结合实际发展状况,探寻改造"城中村"社区从而改变"城中村"儿童的途径,来促进"城中村"儿童发展。  相似文献   

9.
合肥市在推进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产权确权难、拆迁补偿存争议、配套设施不健全、各方利益不协调、被拆迁居民对未来生活忧心忡忡等问题,相关部门应在完善相关制度的基础上,以人为本规范拆迁程序、合理补偿;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完善物质、精神生活设施;使他们安居乐业,融入城市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中村”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现象产生了。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与城市整体发展的不协调性日趋明显,很多城市对“城中村”进行了大规模改造。然而,改造过程中出现了环境破坏、重复建设和低质建设等诸多问题,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不利于城市整体发展。本文从“城中村”改造规划设计的独特视角,以武汉市为例,对当前我国“城中村”改造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城中村”改造规划设计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1.
"城中村"社区具有从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过渡性的显著特点。在这里不仅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遗留,而且存在居民素质较低、社区和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适应新制度的管理与运作方式等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城中村"社区向真正城市社区的全面转型,必须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正确处理"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向真正城市社区的过渡与衔接关系,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居民和居委会及企业管理人员也要尽快实现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12.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起源于中华报派对村治思想的提倡和实践。国民政府北伐胜利后,以《村治月刊》为核心,米迪刚、王鸿一等人以“三民主义”为旗帜,将村治运劫推向新的阶段;后期粱漱溟、吕振羽等人的加入更使村治派在思想和实践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3.
采用面向对象分析法OOA(object-oriented analysis)对影响泉州中心市区城中村的邻里关系进行详实的社会调查和探究,通过调研试图基本了解和掌握城中村居民的信息,对邻里关系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文章通过对泉州中心市区中典型的“城中村”进行实地考察,借鉴国内外城中村改造的相关研究,从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思考;在此基础上就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选取兰州市安宁区银滩街道和孔家崖街道两个安置点,以社会学调查方法为指导,对城中村改造后居民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城中村改造彻底完成后居民的稳定收入(来源)减少,生活成本较改造前上升,在不同居民之间有可能会逐步形成阶层分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海陵区"城中村"改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中村”是城乡二元社会的缩影,以“亦农非农、亦城亦乡”为其典型特征。“城中村”的存在,是城乡二元体制矛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凸现,是制约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瓶颈。妥善解决“城中村”问题,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稳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运用治理与善治理论方法,从我国乡村治理的历史起点及演进逻辑出发,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角度,探讨我国乡村治理的目标选择和路径依赖,提出"乡村善治构建和谐乡村"的理论设想。  相似文献   

17.
仲岩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6):69-71
“城中村”居民普遍存在着受教育程度偏低、劳动技能缺乏、文化生活落后等问题,阻碍了“城中村”的城市化进程。发展社区职业教育,不仅能够为“城中村”居民提供劳动技能培训,改变劳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更能够提升其文化素质,促进“城中村”与城市文化的融合,加快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传统民间组织与当今农村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相似性,决定了传统民间组织内部治理模式对于当今村庄治理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家族宗族和乡约是古代最重要的两类乡村民间组织,主要通过族长、家法族规和乡约规则进行治理。而善堂善会、会馆和行会等则着重通过财务公开提高组织的公信力,从而增强其生命力。传统民间组织内部治理模式启示我们要加强农村民间组织建设,完善村民委员会治理结构,并形成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9.
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杭州的城市文明,推动了城市经济各方面的繁荣,并催生出以西湖游赏为独特内涵的城市审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社会政治的变革与经济的进步是推动杭州城市文化兴盛的根本基础,外来移民及其文化则加速了杭州城市文化的重组与变革,创造了新的城市文化精神。历代杭州城市建设,在极大改变了城市外观和空间格局的同时,有效适应了当时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城市区域内部职能的分化,使杭州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发面成为全国闻名的大都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